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北宋一匹夫> 第838章 大軍雲集

第838章 大軍雲集

  半個月後,濟南城下。


  十餘萬宋軍,旌旗招展,兵強馬壯,百裏連營,將濟南城圍得水泄不通!

  在朝廷成功利用風箏,送出情報,並以罷官,發出了最強烈的威脅後,眾多實權官員,將領,終於再不敢以‘未接到旨意’的借口,推脫下去,紛紛點起精銳兵馬,殺奔濟南府,以求救回安德帝姬,一雪前恥。


  率先殺奔到濟南城下的,卻不是距離最近,兵力也最強的劉延慶所部,反而是李綱,寧策帶領的青州軍!

  寧策在城下駐紮了數日,每日閉門不出,而完顏闍母也沒有出戰的意思,似是因樂安港一戰,大傷元氣。


  在青州軍的帶頭示範下,其餘附近州府,試探過後,也開始大膽地調兵遣將,逐漸會師一處,不斷向濟南城聚集,


  時至今日,宋軍越來越多,濟南城下,已經足足聚集了十餘萬大軍!

  所謂人多力量大,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宋軍上下的膽氣,頓時便為之一壯!

  宋軍大帳之中,李綱,蔡京兩位文臣,高坐正中,

  再往下依次是鎮北王寧策,經略使劉延慶,登州知府趙鼎,濟州太守時文彬,琅琊節度使項元鎮,陳州兵馬都監吳炳彝,鄭州兵馬都監陳翥,東昌府兵馬都監張清等人。


  眼看眾人濟濟一堂,兵強馬壯,蔡京不禁哈哈大笑,

  “國難思良將,板蕩知忠臣!

  諸位不懼金兵淫威,率軍前來救援帝姬,拳拳報效之心,天日可鑒!

  來日我軍擊敗金兵,救回帝姬,老夫定會上奏朝廷,為諸位請功!”


  眾人聽了,紛紛稱謝,臉上神色,都是較為輕鬆。


  他們樂觀是有理由的,根據情報得知,完顏闍母在青州,被寧策輕鬆殺敗,大敗而逃,丟下無數輜重,據傳逃回濟南府的金兵,隻有一萬餘人,並且士氣低落。


  反觀宋軍這邊,兵力最強的,便是帶了足足五萬大軍的劉延慶,隨後登州知府趙鼎,濟州太守時文彬,以及諸位節度使,兵馬都監等,也都帶來萬餘左右的兵馬,


  隻有最先率軍殺到濟南城下的鎮北王寧策,帶的兵馬最少,隻有可憐巴巴的三千人。


  總共算下來,宋軍共計十一萬大軍,在數量上,相比金兵,形成碾壓的優勢。


  難怪完顏闍母如此驚懼,眼看宋兵殺來,居然一反常態,不但沒有出城作戰,反而緊閉四門,做出一副死守的架勢。


  李綱,蔡京並列而坐,李綱不苟言笑,蔡京卻是左右逢源,跟誰都能說上兩句話,


  李綱作為堂堂兵部侍郎,氣勢居然還沒有旁邊已經致仕的老太師蔡京強。


  登州知府趙鼎見此場景,微不可查地歎了一口氣,


  原因他也知道,所謂強者為尊,蔡京背後是劉延慶的五萬大軍,

  但李綱的背後……


  隻有寧策的三千兵馬,

  兵力遠遜於人,


  難怪李綱腰杆子硬不起來,


  蔡京的目光,有意無意在寧策身上,淡淡一瞥,

  輕咳一聲後,老太師徐徐開口,“聽聞帝姬被劫,老夫心急如焚,當即與劉延慶將軍,率領五萬大軍,星夜來此,


  諸位也是盡起麾下精兵,趕來救援,

  老夫感覺奇怪的是,

  寧策,你身為鎮北王,

  為何此次出兵,隻帶了三千人?

  難道你就靠著這點兵馬,去勤王麽?”


  琅琊節度使項元鎮,原本便與蔡京交好,當即也望向寧策,冷冷一笑,

  “王爺深受朝廷重恩,為何此次出兵,卻是如此敷衍?”


  寧策微微低頭,彈去衣衫上灰塵,


  李綱卻急忙替他分辯

  “諸位的轄區,並未遭受戰火,是以實力未損,


  而寧策麾下,先是最精銳的六千鐵甲兵,跟隨索超,前去勤王,幾乎悉數壯烈戰死,以至於元氣大傷,

  老夫接手樂安港時,城中隻有二百可戰之兵,

  雖然近日鎮北王大力募集兵馬,日夜訓練,


  但新兵戰力,畢竟有限,


  加之還要分兵駐守濱州,淄州兩地,

  是以這三千兵馬,已是他竭盡全力,方才籌謀而得,並非有意隱藏實力。”


  李綱一番話,合情合理,蔡京,項元鎮頓時住了嘴,

  劉延慶愛惜羽毛,擁兵自重,從不與金兵交鋒,所以麾下十萬大軍,實力未損,


  其餘眾人,管轄地區,也沒有遭受戰火,所以能調動至少萬餘大軍。


  但寧策的主力先是被索超揮霍一空,然後又跟金兵苦戰兩場,又要分兵護衛地盤,

  能拿出三千兵來,已屬不易,在座眾人,有不少暗自點頭,暗忖寧策不易。


  濟州太守時文彬笑道:“無論兵力多少,我等皆是全力以赴,並未留手,這一點便已足夠,

  更何況鎮北王兩敗金兵,大振我軍士氣,而今又是率先兵抵濟南府,可見其勇猛無畏,

  項大人適才之語,未免有失偏頗。”


  項元鎮臉色一冷,並不做聲。


  眼看場中氣氛有些沉悶,登州知府趙鼎便笑道:“如今頭等大事,乃是攻破濟南城,救出帝姬,所謂兵貴神速,更有金將完顏闍母,放出狂言,要在三日之後,迎娶帝姬,我等應盡快想法應對才是。”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


  完顏闍母雖然被宋軍包圍在城中,卻依舊氣焰衝天,就在今早,他居然派人送來一封書信,請眾人於三日之後,觀賞他納安德帝姬為妾的儀式,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便炸毛了,沒想到金兵如此猖獗,


  略一沉吟後,劉延慶率先開口,

  “趙大人言之有理,本將打算下午時分,便率領兵馬,攻擊城池,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紛紛讚同,


  寧策皺了皺眉,沒有做聲,

  蔡京見狀,不禁心中暗笑,想了想,便陰笑道:“王爺莫非對劉將軍之言,有些不以為然?”


  寧策想了想,便說道:“此地城高壕深,乃是堅城,強攻此地,未必能得手,死傷必重,


  本王以為,想要破城,還需另尋他法,


  我軍……,

  不宜強攻,


  此外,金兵一向狡詐,我軍不可傾巢而出,免得被敵軍偷襲。”


  劉延慶聞言,不禁哈哈一笑,“王爺用兵謹慎,末將佩服,既如此,稍後本將便率軍,前去攻城,還請王爺坐鎮營盤,為我等後盾。”


  趙鼎聽了,不禁暗自皺眉,心想金兵一向擅攻不擅守,加之又是連敗兩場,人數也遠遠不如己方,


  劉延慶若是強攻,多半會得手,

  他請寧策守營,卻是未安好心,想要獨吞破城之功。


  李綱有些不悅,


  他感覺寧策說的有道理,用兵謹慎,總無大錯,確實需要有人坐鎮營盤,

  仔細一想,卻又感覺劉延慶的話語,哪裏不對,

  但是若讓其餘眾將守營,李綱卻又不放心,


  正在為難時,

  卻見寧策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也好,那本王坐鎮營寨便是。”


  “但本官以為,完顏闍母乃名將,劉將軍不可輕忽……”


  劉延慶哈哈一笑,擺了擺手,“王爺無需多慮,本將自有主張!”


  趙鼎見了,正待出言提醒寧策,卻沒想到旁邊的時文彬,偷偷拉了拉他的衣衫,

  時文彬微微傾身,低聲道:“鎮北王隻有三千兵馬,兵微將寡,若是上陣,定會有所折損,倒不如坐鎮營盤,可以稍稍保存實力。”


  趙鼎聽了,心中也是無奈,又見寧策泰然自若,一副心意已決的樣子,隻得作罷。


  在座其餘眾人,誰看不出劉延慶心思?

  當即項元鎮,陳翥,張清等將,紛紛請戰,人人踴躍,

  於是正午過後,


  李綱,蔡京,劉延慶等人,紛紛帶著麾下精銳,前去攻城,而留下寧策一人,率本部兵馬,坐鎮營盤,看守輜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