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兩軍對壘
“嗚~~~”
??悠揚的號角伴隨著呼嘯的狂風重新席卷過關中的土地。
??漢人的軍隊,在闊別了一百年後,終於重新矗立在這片大地。
??東西橫貫關中的渭水匍匐在這支漢軍身邊安靜的流淌,星夜護在天穹,給予他們最安全的守護。
??身穿一身鐵甲,斜趟在渭水邊的劉義真看著對麵的南岸,詢問起身邊的沈田子。
??“沈將軍可知對岸是什麽地方?”
??沈田子語塞,隻能搖搖頭。
??此次隨軍一起出征的還有滎陽鄭氏的兩兄弟——鄭鮮之和鄭曄。
??由於劉義真將關中政務交予了王買德,他們二人倒也沒什麽事務纏身,所以也隨軍一同出征。
??鄭鮮之抬頭看著星辰方位,又左右打量了一下河岸兩側,有些不確定的說道:“這裏莫非是高祖宣皇帝與武興王對壘過的五丈原?”
??晉高祖宣皇帝便是司馬懿。
??而武興王則是諸葛亮。
??按理說晉朝、曹魏、漢室這才是正統王朝的延續,劉備所建立的蜀漢反而是地方政權。
??所以諸葛亮嚴格來說是個反賊,不該有如此高規格的封號。
??但是一來,諸葛亮和司馬懿可是老對頭。
??司馬懿都沒在諸葛亮手中占過多大便宜,要是晉室貶低諸葛亮,其實也是變相貶低了司馬懿這個老祖宗。
??二來,司馬懿和諸葛亮雖是老對頭,但卻對彼此互為欣賞。司馬懿也常對自己的兒子、孫子誇讚諸葛亮,這就導致等司馬炎繼位正式建立晉國後,直接將諸葛亮封為武興王。
??三來……
??諸葛亮離世雖已有二百年,但是他的事跡卻經久不衰,無論是其謀略、人品都廣受讚揚,在民間有著極高的聲望,這也是晉室需要考慮到的影響。
??和後世把諸葛亮貶成村夫不同,現在的諸葛亮地位直追管仲、樂毅這種上古名臣,反倒是後世牛逼哄哄的關二爺在這個時代的地位不是那麽高。
??劉義真遠眺對岸:“沒錯,那裏便是五丈原,我們現在駐紮的地方就是當時宣皇帝率領魏軍抵禦諸葛武侯的地方。”
??恍然間,仿佛時空錯位。
??一個羽扇綸巾,坐著三輪車的老者就這麽出現再對岸微笑的看著劉義真。
??劉義真想要伸手觸摸,那道虛影卻又消失不見。
??他閉上眼睛,歎息道:“恨吾晚生二百年,不然還真想見見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
??身邊的人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畢竟這話貌似有些僭越。
??“傳我命令,明日吾等在此祭拜一番諸葛武侯,借諸葛武侯亡魂壯我軍威勢,誓要一舉擊潰西秦!”
??“諾!”
??——————
??第二天劉義真在渭河南岸的五丈原以“王”的規格祭祀完諸葛亮後,大軍便重新向西開拔。
??一路到達天水郡附近,大軍才停止了前進。
??這裏便是三國交界處。
??西方是鮮卑人乞伏熾磐統率的東秦州。
??南方是氐人楊玄占領的武都郡。
??天水郡的郡守就是本地世家之人擔任,接待工作布置的也很妥當,大軍一至便獻上了供全軍食用的肉食。
??劉義真自然十分滿意,不過他還是問了句:“這些肉食可都是官府買來的?切不可因此事盤剝百姓。”
??那郡守趕忙賠笑:“自然不可能,將軍有所不知,天水郡及北部的平涼郡隻見本身就是水草肥美之地,羊群無數。何須盤剝百姓?”
??“善。”
??劉義真橫著扒拉了幾口羊湯,又問道:“這裏可有戰馬養殖?”
??一提這茬,那郡守滿臉苦相。
??“將軍,這裏原本確實有十萬匹戰馬養殖,但因西秦乞伏熾磐和胡夏赫連勃勃屢次來襲,圈走戰馬,這裏戰馬早已破敗。”
??郡守所言也是實情。
??就算這裏有戰馬,也輪不到劉義真來吃這塊肉,早被周圍的餓狼叼了去。
??不止如此,郡守還向劉義真開始訴苦:“乞伏熾磐屢屢侵犯天水,擄走了不少漢人百姓。”
??“正因如此,天水城西邊的一些小縣城的人口都已經遷徙到了東邊,不少人遠離故土,還望將軍作主。”
??“自然。”
??邊疆百姓的生活自古以來過的都不是特別如意,在這大西北更是如此。
??“近來你可聽聞乞伏熾磐有什麽動向?”
??劉義真還沒來得及向西邊布置斥候,隻得先詢問天水郡守。
??“回將軍,有消息稱一個月前,西秦共有五千餘人聚集於東秦州,後來陸續又匯聚了不少騎兵,現在東秦州少說也有一萬騎兵。”
??這個情報讓劉義真、沈田子同時皺起了眉頭。
??一個月前西秦突然又陸續開始增加軍隊,顯然是得到了劉義真軍隊行動的消息。
??隻是沒想到對方動作這麽快,一個月便召集了一萬騎兵,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公子,乞伏熾磐估計亦是知曉了我方兵力不足,故引而不發,積攢兵力。”
??“兩軍對戰,最重士氣。我軍還當先發製人才是!”
??沈田子率先請命,希望劉義真打閃電戰,占得先機。
??如果王鎮惡在這估計馬上又要嘲諷沈田子老是打這種不靠譜的仗了。
??劉義真也不敢在未弄清對方虛實的情況下冒然出兵,萬一對麵不是一萬騎兵,而是幾萬,劉義真小命怕是要交代到天水。
??“報————”
??就在劉義真要拒絕沈田子時,一個天水郡兵慌張的跑到眾人麵前。
??“將軍、郡守,西秦發兵了!距城不過百裏!”
??劉義真轉頭看向沈田子:“看來對方有人和將軍想到一處了,想要先發製人。”
??“那我們會會他便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