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子:前麵那一章被說短了,又補了三千字(??_?)
??“沈老弟,你這次可真是來得巧了!”
??沈浪才剛剛坐進劉長春的車,就聽到他眉飛色舞的說道。
??不免就有些好奇的問道:“怎麽說?”
??“書法協會那幫老東西,這一次淘到了幾幅書法大師的真跡,剛好就今天開始展覽,我們可以一睹為快了!”
??“.……”
??沈浪很禮貌的笑了一下,但心裏麵卻提不起半點興趣。
??對於他來說,看書法大師的真跡,還不如去看幾部動作片有意思。
??畢竟他身懷係統,想要成為書法大師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情?!
??而劉長春看到沈浪這幅表情,就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沈老弟對書法不感興趣嗎?”
??“還好,主要還是不怎麽懂。”
??“不怎麽懂?”
??劉長春有些愕然,隨後又笑了起來。
??華夏傳統的文人八雅,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其中擅長作詩的文人,多少都對書法有所研究。
??所以像沈浪這種隻會作詩,卻沒有研究過書法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但劉長春聯想到沈浪的年紀,也就覺得沈浪不懂書法也是正常的。
??畢竟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夠在詩詞一道擁有如此天賦,已經非常難得了。
??要是再在書法一道也涉獵頗深,那他們這群老家夥豈不是都要羞愧而死?!
??“想不到我還能聽到你說這句話,看來今天算是不虛此行了啊!”
??“.……”
??接下來,劉長春便和沈浪兩人聊起了金秋盛會。
??雖然說是由五大協會共同舉辦的盛會,但主要還是作協、曲協以及書法協會牽頭。
??美術家協會和舞蹈家協會,也就是來湊個數,助助興而已。
??其中書法協會的話語權最大,而作協次之,曲協最差。
??按正常情況來將,華夏作協哪怕是憑借龐大的人數基礎,也應該獨占鼇頭的。
??但近幾年,華夏的書法以及名畫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追捧。
??而國內的學者,也提出了古代“書畫不分家”的優良傳統,將其並入書法協會。
??於是,書法協會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增長,話語權也就相對應的不斷提升了。
??——
??月軒。
??是這一次書法協會用來展覽書法的地方。
??在一排排的展覽櫃裏,陳放著一幅幅書法大家、或者國畫大家的作品。
??當然,也有目前書法協會成員的一些字畫,供大家欣賞。
??劉長春和沈浪各自出示了身份證明,便走了進來。
??此時是自由展覽的時間,許多展覽櫃前都有人在欣賞字畫。
??由於這種內部展覽書法字畫的機會,每五年才有一次。
??而且這裏麵一些真正珍貴的書法字畫,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在公開展覽的場合。
??所以,基本上有機會進來展覽的人,都不可能會缺席。
??“天呐,這難道是王書聖的真跡?!”
??人群裏有人說了一聲,劉長春便連忙拉著沈浪湊過去看。
??“應該不是吧?我聽說,真跡早就流落海外了!”
??“嗬嗬,你們仔細看看這落款的印章,再看看這筆畫之間的連貫程度,我覺得有極大可能不是贗品。”
??“這確實是王書聖的真跡,是孫會長從海外高價尋回的。”
??“什麽?!原來這幅畫是孫會長的展品?不行,我一定要臨摹一幅才行!不然,下一次再想看到,就不知道得何年何月了啊!”
??……
??聽到周圍的人在交流討論,各抒己見。
??沈浪也感到頗為好奇的看著這幅書法,隻見字體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而且看上去,頗有一種字體要透出紙張的感覺。
??哪怕沈浪從來沒有研究過書法,卻也被這幅字給驚豔到了!
??過了沒多久,展櫃周圍就圍滿了人。
??沈浪眉頭微皺,便抽身從人群之中擠了出來。
??就在這時候,人群裏響起了一聲驚喜的叫喊。
??“浪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