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子:今天的第五更)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
??這首詞的上闋一出,全場的人都愣住了!
??臥槽,你不是說了沒打算創作嗎?!
??怎麽這麽快就創作好了?!
??而且。
??按照這首詞的上闋,這隱隱又是有神作的影子了啊!
??這尼瑪,就過分!
??(╯°Д°)╯︵┻━┻
??而周友才和其他一眾對古詩詞有研究的人,此刻都忍不住渾身顫抖!
??單單是開頭兩句,就已經奠定了神作基礎!
??醉裏,挑燈,看劍!
??第一句雖然隻有這兩個字,卻用了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征性的動詞!
??塑造出一名劍客的形象。
??簡簡單單的三個詞連貫在一起,便讓聽者有足夠的空間,去想象人物所處的環境,這實在是意味無窮啊!
??劍客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
??思潮洶湧,無法入睡,隻好獨自飲酒。
??醉了之後,便繼之以“挑燈”,又繼之以“看劍”。
??翻來覆去,總算睡著了。
??便續上了第二句的六個字。
??夢回,吹角,連營。
??劍客在夢裏回到了軍隊。
??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響起一片號角聲。
??響起的號角聲,富有催人勇往無前的力量。
??而那位劍客,也正好是統領這些軍營的將軍。
??於是,他一躍而起,全副披掛,要把他“醉裏”“夢裏”所想的一切統統變為現實。
??起二句極富戰爭氛圍,看劍是寫視覺,吹角是寫聽覺,視聽交匯,起筆已攝人心魄。
??而之後的兩句,更是兩個對仗極工而又極其雄健的句子。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既突出地表現了雄壯的軍容,又表現了將軍及士兵們高昂的戰鬥情緒
??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
??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鬥樂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齊的隊伍。
??將軍神采奕奕,意氣昂揚,“沙場秋點兵”。
??這個“秋”字的含義,在場的人隻有周友才能夠想得到。
??為什麽是在秋天的時候,點兵出征?
??因為暗示著秋高馬壯,這個時候出征,肯定是戰無不勝的!
??正是周友才能夠想到這一點,他才更加感到沈浪就是個天才!
??這種古詩詞的天賦,簡直就是他前所未見的!
??所以,他現在的心裏麵,就隻有一個問題。
??為什麽這樣的人才,要去混娛樂圈啊?!
??這簡直就是華夏文學界,最大的損失啊!
??不行!
??我一定要找機會,將沈浪拉回正途!
??——
??此時。
??趙弘濟派係的成員,紛紛死死盯著沈浪,眼珠子瞪得滾圓。
??至於郭金明,更是雙手緊緊攥著拳頭,心頭震撼無比!
??這沈浪,不是創作不出來了嗎?!
??為什麽?!
??為什麽,又這麽快就創作好了?!
??光是這上闋便已經是字字精彩,郭金明很難想象下闋究竟是怎麽樣的!
??但他明白,他可能要輸!
??而沈浪稍微停頓之後,便又繼續念出下闋。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