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做客家人
這幾天老公總停留在公公在世的時候,不是讓他爸吃飯,就是在他爸家。算算離周年不遠了,真是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走的走,殘的殘。
??公公去世的前一天,婆婆打電話讓兒子去幫忙重鋪鋪床。第二天下午就走了,婆婆把老公和兒子都叫回去,三人給穿的壽衣。等老大父子倆從外地趕回來,兩兒兩孫跟著靈車回村子了。村子早已夷為平地,在附近租了個專門辦白事的院子。直到晚上才得到公公去世的消息,第二天早晨小姑子兩口連夜飛回來。婆婆把銀行卡交給大媳婦,讓把錢取出來,人家今天不用去,在家等女兒,我們幾個開車回去。
??一個停放過多少死人的院子,進去也不覺得害怕。換到平時,看到這種地方大老遠就繞開走了,哪敢進去?不就是自家長輩,才沒有異樣的感覺。
??老大這次可逮著長子權威的機會,簡直分工明確:自己是總管家,老婆管錢,女兒管煙酒,兒子管采購,弟弟是跑腿的,侄子是打雜的;其他人都是親戚待遇,想幹啥幹點啥。一切事宜都是他說了算,好像跟弟弟妹妹沒關係。人前人後說出的話,更是讓親戚朋友以為就他自己出錢辦喪事,就他是大孝子,就他一家人在忙。
??兒子從小到大,爺爺奶奶也沒看過,一年吃過的飯也可以數清楚。爺爺去世愣是守了六天靈(第七天就出殯了),讓回家好好睡一覺也不願意。兩個孫子比兩個兒子都盡孝,半夜也要出去查看幾次,看看香燒盡沒?東西是不是讓風刮倒了。
??在我們當地,辭靈是最講究的一天,該來的親戚朋友上午都會來祭拜。雇上鼓匠吹吹打打,中午要吃席;下午女人們去墓地安家,隻有長子長媳下去,其他人在附近等著;因為遠,這個環節免了。傍晚孝子賢孫不知取水還是上廟記不住,反正出去走一圈,女人們在門口跪著接過取回的東西。一夜幾乎不睡,輪著跪在棺前燒紙錢守靈。辦喪事,長子、長媳、長孫唱主角,其他子女都是配角。讓幹啥幹點,有講究的事看著就行。
??那幾天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讓我更明白一個道理,即便父母為了自己晚年傍著大樹好乘涼,也會不分場合地巴結討好那個子女。一天,大家圍坐在一圓桌折金銀元寶,婆婆從紙箱子扯下一片來,走到大兒媳跟前,當著眾人麵,硬是墊在大兒媳屁股底下,嘴裏還念叨著:凳子涼的,別坐壞了。一樣的兒媳婦,在這種場景下,另一個心裏會舒服嗎?
??岀殯那天中午,老大更是岀瘋頭出到了極致,酒桌上肆意宣揚自己的孝子風範。聽得實在聽不下去了,和老公到車上坐了一會兒。大概妹夫心裏也不怎麽舒服,下午回到婆婆家後,就要求把賬算清楚。兄妹三人算清賬,我把自家的那份微信轉賬後,一分鍾也不想停留地離開那個是非之地。
??不是多給幾個錢才叫孝順,任勞任怨的陪伴比錢更重要。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