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張燕來了(2)
卻說張燕,常山國真定人士,與赫赫有名的趙子龍乃是同鄉。本姓褚,名燕。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趁黃巾之亂,褚燕於真定聚集盜匪流民對抗官府,往來冀州各郡國山林之間,連連重挫官軍。次年,黃巾渠帥張牛角收攏黃巾殘部,自號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於真定繼續對抗官軍。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聚眾數萬攻打城池。一次戰鬥中,張牛角為流矢擊中,傷重不治,臨死前命部下奉褚燕為首領。張牛角死後,褚燕遂改姓張,便是張燕。
??張燕其人身輕如燕,故軍中稱其為“飛燕”。張牛角死後,張燕積極發展勢力,其兵馬不斷壯大,除卻常山還與中山、河內、趙郡、上黨等地叛匪聯絡,其中孫輕、王當等小部首領紛紛帶領部眾歸順張燕。不出數年,其麾下部眾便發展至百餘萬人馬(多為流民百姓)號黑山軍。自此,黃河以北各處郡縣為張燕襲擾,朝廷官軍無力圍剿。張燕趁機遣人上書請求歸順;鑒於此,尚在位的漢靈帝隻得下詔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其統管黃河以北山區事務,每年可向朝廷推舉孝廉。
??漢靈帝駕崩後,朝政混亂,董卓趁機奪取大權,廢立皇帝。袁紹、曹操等十餘諸侯聚兵擊之。張燕聞訊意欲引軍會盟,不料為袁紹等所阻,未能成行。董卓焚毀雒陽,西逃長安,不久關東諸侯各自散去。袁紹奪取冀州隨即派軍討伐張燕。至建靖二年(公元197年)袁紹遣文醜並呂布(被俘後與袁術一起放歸河北)大破黑山軍。張燕引二十餘萬眾逃往青州,又為青州刺史袁譚伏擊,損失頗大。不久,文醜引軍追至,張燕又走,一路狼狽奔逃至徐州境內。麾下僅剩十萬餘眾。文醜等見張燕逃進徐州,便不再追擊,引軍返歸鄴城複命。
??琅琊郡,郡城附近一處丘陵原野。一眼望去盡是密密麻麻的營地。此為張燕所部駐紮之所。“渠帥?那狗官如此低聲下氣,莫非其中有詐?”部將杜長說道。“你傳我軍令,夜間多布巡哨”張燕說道。“是”杜長領命。“渠帥,我軍糧草將盡,請渠帥速速決斷”杜長剛走,另一部將孫輕趕來報告。“還夠幾日?”張燕皺著眉頭問道。“至多二日”孫輕說道。“好,二日後起兵,尋太守借糧”張燕隻能鋌而走險,名為借糧,實則搶掠。
??“太守,有朝廷使者到”琅琊郡太守府中,小吏急報。“速請進來”太守大喜過望。“參見太守,此乃皇叔鈞令”信使的話很簡略。“哦,使者辛苦,請往館驛歇息”太守一邊打開絹帛一邊說道。“多謝太守,小人當即歸郯城複命”信使說完就轉身離去。“好,好,皇叔令我打開全郡糧倉放糧與張燕,如此一來這十餘萬黑山軍便無法在我防地作亂,皇叔英明啊”太守說道。琅琊郡隻有萬餘郡兵(戰鬥力極其低下,隻能維持當地治安)把守,正規季漢軍僅兩千人,充任郡城守備,實在無力抗拒十萬餘黑山軍殘部。
??自張燕殘部逃進琅琊以來,當地富戶士族人心惶惶,太守緊急派人往郯城稟報,他自知不敵張燕隻得派人好言勸說張燕不要作亂並劃出一地令其駐紮。如今劉備下令開倉敞開供應,如此一來張燕殘部便不會因缺糧而危害當地富戶士族,琅琊郡也可免去一場兵禍。“張將軍,太守命我為將軍送糧,總計二萬石”一官吏奉命押送糧草至張燕處。“哦?多謝太守,我等正巧無糧可用”張燕正為糧草的事情發愁,便有人送糧上門,甚合其意。“隻求張將軍約束部下,勿要縱兵為害鄉裏才是”小吏說道。“我知曉了,汝無須多言”張燕說道。“是是,將軍所言極是,下官告退”小吏將糧草卸下就帶著人走了。
??“渠帥,我等是否還出兵借糧?”部將孫輕問道。“不了,太守如此大義,我等不應生事,速令各營人馬前來分糧”張燕倒也是個明白事理的人。“是”孫輕應聲。營地內熱熱鬧鬧的,各營頭領帶人來分糧食。不幾日,張遼、徐晃的二萬兵馬趕到郡城。“張將軍,徐將軍,請”太守府內,太守擺下酒宴給二人接風。“多謝太守”二將一邊飲酒一邊回應。“皇叔遣二位將軍前來,我琅琊郡有救矣”太守說道。“皇叔遣我等來此,將張燕麾下精壯者充入軍中,其餘遷往汝陰安置”徐晃說道。“如此甚好”太守心頭一塊石頭落地了。
??第二日,張遼、徐晃引軍往張燕駐地。二將分散兵馬悄悄將張燕的營地包圍。“渠帥,數裏外兵馬靠近我營地”部將孫輕驚慌而來。“渠帥,南麵也有兵馬”“渠帥,不好了,西麵也有”其他部將也趕來稟報。“什麽?可有旗號?”“有,一為鎮西將軍張遼、一為鎮南將軍徐晃”張燕驚問,孫輕回答。“啊?中計也,這太守起先放糧與我,好騰挪時間引來援軍殺我,你傳令各營,準備迎敵”張燕命令道。“是”孫輕趕緊去傳令了。“渠帥有令,各營禦敵”傳令的卒子來回奔跑呼喊。“敵軍來了快跑啊”張燕麾下的部眾已經出現了混亂,一些人已經開始逃跑或準備逃跑。
??“渠帥,部下人馬四散奔逃,軍令全然無用,我等如何是好”孫輕、杜長等將實在控製不住局麵,趕緊跑來稟報。“什麽?敵軍未至,為何先逃?”張燕趕緊查看情況。“這。。這是。。”來到營外,本應有數萬人列陣的,結果就看到稀稀拉拉千餘人,餘者四散而逃。“請張燕將軍答話”一名季漢軍小校騎馬李於陣前大聲呼喊。“我乃張燕,汝等引軍而來意欲何為?”張燕大聲回話。“張將軍,在下奉命傳話,汝等已被我十萬大軍團團包圍,插翅難飛,汝當識時務,放下兵器投降,可免去罪責複為良民;軍中青壯編入我軍,餘者遷往汝陰安置;降與不降,請張將軍思之”說完,小校撥馬而回。
??“渠帥,事不可為,不若降了吧”孫輕當即就要投降。“一派胡言,我等怎能不戰而降”杜長怒斥對方。“如今敵軍將我團團包圍,且營中多為將士家眷,如何死戰”孫輕指著營地內慌亂逃離的人群。“渠帥,降了吧”部將王當也要投降。“哎呀,降了”張燕無奈隻得扔下手中大刀宣布投降。張遼、徐晃隨後引軍將張燕部下繳械,並當麵傳達了劉備的命令。張燕等人拜謝,名噪一時的黑山軍就此消失於曆史長河之中。
??“張燕被我大哥封為平北將軍,還加封了安國亭侯,他的部下杜長、王當、孫輕都被封為都尉,我們在他的部眾當中篩選了兩萬名精壯的士兵編入了季漢軍,餘下的全部赦免並且送到了人口稀少的汝陰郡安置,太守糜芳奉大哥的命令給他們分發土地、房屋、糧種,平白得了十幾萬人口,這對我們的大業是有幫助的”李悅內心獨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