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道家經典
清微道長一共給了淩雲幾本道家經典,《道德經》,《心印經》,《北鬥經》,《三官經》,《清淨經》,《度人經》,還這是道家入門,必讀的幾本經典,如果要是連這幾本經典都沒有讀過,幾本可以認定是個假道士了。
實話這些道家經典,哪怕淩雲沒有接觸過神秘世界之前,也都聽過,尤其是道德經,隻要是個華夏人,估計就沒有不知道的。
隨便抓出一個人來,應該也能上幾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來。
是能出來,而且清微道長給他的,這些道教經典,也都是簡體字版本,每一個字淩雲都認識,但連起來,淩雲就懵逼了。
想著詢問一下,清微道長,的都是啥意思,結果清微道長一看,淩雲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開始詢問,直接道:“先不著急理解,看不懂不要緊,先看下去,多讀一讀,慢慢就理解了!”
淩雲感覺,清微道長在敷衍他,但清微道長也了,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尤其是這些道家經典,每個人的感受禮節都不同,隻有自己理解,才是最好的,聽其他人的解釋,或多或少的都會帶有私貨。
雖然看不懂,但清微道長都這麽了,淩雲也隻能是,逼著自己,每早上尖這些道家經典,誦讀上幾遍。
不得不這些道家經典,確實有效果,哪怕啥都看不懂,光是每誦讀上幾遍,也都讓淩雲,感覺自己安定了很多,在修煉十三太保橫練,也總算是有了效果。
雖然看不懂什麽意思,但通過這幾的了解,淩雲也知道,這些道家經典的用處了,道德經就不了,這個可以是道家存在的基礎了。
其中《心印經》是丹經之祖。《北鬥經》、《三官經》,有消災解厄,度化生死之用。《清淨經》,明白清淨根本。《度人經》,積德行善,廣修道緣。
淩雲估計,古代靈氣尚存,依然可以修行之時,這些道家經典肯定有些神奇之用,可惜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在看到了。
實話,從拿到這幾本道家經典之後,淩雲也不是沒有在網上查過資料,但《道德經》的主題眾紛紜,從不同角度解讀,呈現出不同麵相。
兩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體哲學或者管理哲學,如法家的韓非子就是從這個角度理解的。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論基礎是《道德經》;三國時期王弼也是這樣,他從管理角度來解釋;還有的從軍事角度解讀,比如《孫子兵法》;還有人這是為人處世之道、生存之道,委曲求全,以柔克剛;也有從養生的角度來解讀《道德經》,修煉元氣然後得道;還有從成仙的角度來講。
反正看完網上那些解釋,不僅沒讓淩雲解惑,反而讓他更加懵逼了。
武當山的日子過得很平淡,每幾乎都是固定的行程,研讀道經,練功,每周而複始。
不過隨著淩雲對於十三太保橫練功夫,越來越熟練,他也總算是有了一些空閑的時間。
利用這些時間,淩雲幾乎轉遍了整個武當山,領略了武當山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然奇觀。也探訪了武當山不少的宮觀。
兩個月下來,武當山的道人們基本都知道了,這個道號師雲的三豐派年輕的弟子。
其實拜訪各宮觀的道人們,淩雲主要是為了,觀摩一下,武當山各派的武學傳承,一開始淩雲還擔心有什麽門戶之見,萬一和之中寫的那樣,偷學其他門派武學是大忌,可就麻煩了。
後來從師行師兄這裏得知,門戶之見確實還存在,不過就武當山而言,並沒有太過明顯的門戶之見,隻要在武當山修行,任何門派的武學都能修煉,畢竟很多門派其實傳承以及瀕臨滅絕,隻要有人習練就好,根本不會在乎什麽門戶之見。
其實想要就武當派在江湖上的地位而言,想要拜師的人肯定很多,但武當很多門派傳承,依然瀕臨滅絕,主要原因還是道門自己的問題。
道門講究道法自然,收徒拜師,也不會強求,講究一個緣分,哪怕遇到縱奇才,道門也不會死皮賴臉的收徒,用網友的話來形容,道門對於傳道都不上心,對於大眾的態度也是,愛信就信,不信拉倒,不要打攪貧道修仙。
而入了三豐派,淩雲更是深有體會,想要當一個合格打道士,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人還真沒有那個資格,山醫命相卜五術都得了解,起碼也得有個精通的。
就山醫命相卜這五術,淩雲是一個都不了解,距離一個真正的道門弟子,其實差的還很遠。
而且修道講究四要素,財侶法地,首先就得有錢,不別的,普通道人習武,光是增補氣血之力的藥丸,每個月也得吃上幾顆,這沒個萬八千的,你都玩不開。更別真正入道,還要給自己的父母家人,留下足夠生活的錢財,還要遊曆下,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現在這個社會,不管是坐車還是坐飛機,可都得需要錢。
而道門又不像佛門那麽,能拉下臉麵來,寺廟到處弄個公德箱,到處化緣,相對而言,道門這些門派都不算富裕,也沒有那麽多錢,足夠給弟子用,想要拿到足夠的修煉資源,隻能自己想辦法。
就好比師行師兄,現在三豐派的二代嫡係弟子,堂堂暗勁初期高手,平時的主要工作,竟然是教導一些有錢人養生之道,幫助他們辟穀,調養身體。
好在淩雲不用吃藥丸,他現在的修煉十三太保橫練,主要目的就是消耗體內狂暴的藥力,否則就他在協會那點工資,還真堅持不下去。估計到時候也得去找外快,而山醫命相卜他又一點不會,估計隻能擺攤去忽悠人,給人算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