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滾蛋(4)
“李自成鼠輩爾。”張獻忠嗤笑道:“若非聽信劉宗敏那鼠目寸光之輩玩出追贓助餉的把戲,何以會將原本已經歸附的吳三桂逼反,吳三桂不反,清軍就算再怎麽驍勇善戰又如何能進入數十年都不得突破的山海雄關,清軍不入山海關,李自成就不會有一片石的慘敗,自然也就不會有接踵而來的狼狽逃竄。”
張定國連忙應是道:“父皇說的沒錯,但兒臣以為若不是追贓助餉,李自成就不會得罪新近歸附大順的北直隸豪紳士族乃至百姓。”
“大明百姓因苦於崇禎暴政久矣,李自成兵進山西才能讓絕大多數府州望風而降,北京城內的百姓甚至可以說是簞食壺漿迎接李自成的王師入城,為什麽會如此,隻因為一點那就是李自成要推翻大明王朝乃是人心所向。”
“但是劉宗敏拷掠士紳甚至百姓之舉,便是將這民心拷了個一幹二淨,幡然醒悟的百姓突然間發現大明雖然暴虐,但是咬牙忍忍未必活不下去,但是在李自成的治下則隨時隨地都有被拷掠到死的風險。”
“於是失盡民心的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敗之後逃回北京,心裏也很清楚,如今的北京城內百姓對他甚至對大順已是恨之入骨,若是留下來死守北京,城內百姓多半會策應清兵,目的就是為了趕走大順。”
“在百姓的眼裏誰會入主社稷他們並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誰當了皇帝以後能給他們一條活路,李自成給不了,他們理所當然的想要將李自成趕走,所以李自成敗退回北京呆了不過兩天便倉惶逃竄,因為他知道留下來的下場隻有一個死字!”
張獻忠皺眉道:“你是想說朕若是焚了成都便會失盡四川民心,日後若是還有卷土回來的機會時,四川的百姓會抗拒大西國?”
張定國點頭道:“父皇經營四川數年,百姓安居樂業,心中對父皇感恩戴德,父皇可謂深得四川軍民之心,如今明軍勢大難以力敵,可火器終歸隻是外物終歸隻能依仗一時,等到大西國持有同等利器之時,何愁不能殺回四川重振王圖霸業,此時為了泄一時之憤焚毀成都,傷了四川民心,他日回來四川百姓豈能不抵觸王師,父皇也不想自己的治下百姓隻能用屠刀去威逼他們屈服吧。”
張獻忠的眼角不自覺的抽了抽,沉默片刻道:“說的確實在理,隻是明帝欺人太甚,讓明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將成都占去,朕如何能咽的下這口惡氣。”
“兒臣倒是有個三全其美的法子,不知父皇可願意聽上一聽?”
張獻忠笑罵道:“起來吧,你小子打仗有一手鬼主意倒是沒見你出過多少,有什麽法子能三全其美,朕倒是好奇的很。”
張定國站起身來說道:“兒臣觀察明國小皇帝的種種作為近日來也小有體會,兒臣以為想要讓一國昌盛不衰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是強軍,近月以來我軍迭遭慘敗,非是戰力不及實在是因為明軍火器太狠,我軍輸在器利之上並無其它原因。”
“第二便是籠絡民心,不管明帝是真心還是假意,總之他以害民的名義鏟除了南方四鎮兵馬,並且將無惡跡的兵卒整編成了新伍,另一方麵再次以害民的名義斬殺上千官員,大明走到今日早已是國貧民困,明帝也知道沒有銀子就沒有強軍,所以以各種愛民惜民為借口查抄貪官汙吏,懲治為富不仁的富商巨賈,此舉不但為其迎得了民心,還讓大明財政一舉走出困境,手段可謂高明至極。”
“因此兒臣以為大西若是想要在以後數十年中正麵抗衡明軍而不落下風,最重要的有三件事必須去做,第一件事便是強軍,現如今要強軍的首先要做的是想方設法弄到明軍的火器煉製之法,再不濟也要通過各種辦法買到這種新式鳥統,然後編練新軍加以強訓,否則西軍便隻能一直被明軍壓著打,而且還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第二件事是和大明朝廷爭取民心,爭取民心的辦法有很多種,但兒臣以為不如照搬明廷之法,懲處害民之官打擊豪族劣紳,如此一來民心自然歸附,就算大西撤離了明國境內,來日殺回來的時候因為民心仍在,就不怕百姓群起而反之。”
“第三件事是弄銀子和糧食,這是一支軍隊由弱轉強的根本,沒有足額餉銀兵勇沒有鬥誌,沒有糧食則一切休提,如何弄銀子,兒臣就四個字‘殺人抄家’!”
“這便是你所說的三全其美之法?”張獻忠皺了皺眉。
“不全是。”張定國搖頭道:“大西暫避明軍兵鋒乃是以退為進之策,方才諸位大臣為退往何處建立基業爭執不下,而父皇對於將一個完整的四川交給明軍心有不甘,故而兒臣以為可以多管其下!”
“怎麽個多管齊下?”
張定國道:“諸位臣工提議退軍的三個方向,兒臣以為皆可一試,首先遣一重將統兵一兩萬進入印度殲滅莫臥兒帝國,印度黑奴向來順服,隻要大軍一至必然聞風而潰,故而兒臣以為兩萬兵力足以,然後父皇率主力進入緬甸與定北王匯軍一處,尋東籲主力一決死戰,隻要占領整個緬甸,那麽大西就得到了一塊足以休養生息的地盤,退一萬步說即便明國料理了境內瑣事,能騰出手來進軍緬甸,我軍能抗則據土力抗。”
“不能抗則耗,緬甸地勢雖不如四川險峻,但叢林密布毒蟲蛇蟻遍地都是,明軍不服水土,戰力必然大打折扣,我軍大可慢慢耗死他們。”
“再退一步說即便耗也耗不過,大西也不是沒有退路,進兵印度的大軍想必那個時候早已將莫臥兒帝國擊潰,我軍可以從容退往印度避開明軍鋒芒。”
“第三個方向是右相提議的進兵兩廣雲貴攪亂大明南方腹地,讓大明疲於奔命,兒臣以為此計甚佳,但切不可莽撞行事,大西軍主力更不得全軍進入,因為人馬越多行動力必然下降,明軍若是圍追堵截,我軍轉行不便遲早免不了敗亡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