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明末皇太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態度

第一百五十二章態度

  光陰似箭轉瞬即逝,整個南方如今都進入了一股狂熱的建設狂潮當中,四麵八方全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


  天子廢除徭役,如今應召做工不但管兩頓飽,每個月還有一兩五錢的銀子拿,這種好事從前那是連想都沒趕想過,而且現在做工全憑自願,如今又不農忙大家閑著也是閑著,隻要看見招工點不但是精壯漢子就是壯婦都爭相應征。


  相比起南方的熱鬧,黃河以北的百姓卻是再次遭受浩劫,剛剛消停沒幾個月的廣大地區再遭兵災,無數百姓競相逃亡,整個十一月遍地戰火,滿清大兵與大順軍頻繁交手,清軍兩路突進,大順軍終於呈現頹勢,敗走榆林退守延安,順軍大將李過、高一功死守榆林延安防線,總算是將清軍死死牽製住,清軍諸部連番大戰也是人困馬乏,攻城之勢稍緩,總算是讓大順有了一絲喘息之機。


  聖武天子昭告天下興辦院校,讓窮苦百姓子弟有書可讀的消息早已在南直隸地域內傳的沸沸揚揚,這年頭讓家中兒子有書讀是什麽概念?那表示自己的孩子即將有機會獲得進身之階,讀書人隻要有了功名那就是士子,在如今這個年代就是特權階級可以光宗耀祖的啊。


  三兩銀子的師資,對以往的窮苦百姓來說或許還是個不小的負擔,可天子廢除雜稅徭役,百姓又因身處相對富庶的江南,一年結餘三五兩銀子問題並不大,現如今光從街頭巷尾無處不在的議論幾乎隻有兩個話題,一是清國興兵戰火會不會燒過來,其二就是天子口中所謂的教育興國。


  天子聖武詔書裏麵說是要推行什麽分級教育製度,第五等的鄉學是為了讓孩童擺脫蒙昧提高大明百姓的整體素養,要是成績好就能升入第四等縣學,縣學隻要能合格結業就是童生,以後沒準就有機會在鄉裏任職,至於第三等的府學和更高等的道學和京學則沒怎麽說明,不過已經有不少讀書人在暗暗揣測聖天子是不是要改革科舉製度了。


  身為這次興建各地院校的督辦太監,苗宣一直以來都在試行教育製度的幾座府州之間來回奔波,相對於往日如同一潭死水般的宮廷生活,苗大太監如今似乎習慣了忙忙碌碌的宮外生活,可話又說回來了,這不也正是體現了天子對他的信重嗎?


  兩千萬兩銀子的工程督造,苗宣隻要願意抬抬小指頭就能有數十萬落入自己的腰包,太監貪財古來皆然,然而苗宣絕對算的上是其中的異類,他原本隻會是一個親王伴隨,可甲申天變,自己服侍的皇子一下子登上了皇位,他也自然而然成了內廷主宰,實為內相不敢說像幾位前輩那樣權傾朝野,可他說出來的話又有幾個人敢等閑視之!

  天子讓他督辦工部營造各地院校事,沒有具體說他負責那些,可也正是如此可以說隻要與建校有關的一切事宜都在他的監管範圍之內。


  苗宣現在很憤怒,昨日他的腳步踏進了蘇州,身邊跟隨的除了幾個服侍的小太監宮女外,還有二十多專門核查銀子流向的賬房先生,另外天子還撥給了他兩營新軍貼身執法,這些日子他去了徐州府淮安府查看征召勞工情況,各地官府雖然多少有些貪腐,可還都在苗宣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苗宣到蘇州的當晚,先行潛入蘇州境內核查的新軍成員便一一回報各縣鄉情況,貪腐之深簡直觸目驚心而且狂妄至極!


  蘇州六縣九十八鄉,按照天子旨意要建鄉學九十六所,縣學十八所,工部官員攜銀一百萬兩進入蘇州,若有剩餘則納入縣學,不足則發動富伸捐資建造。


  一百萬兩銀子,蘇州府下分八縣,每縣應分銀子十二萬五千兩,當然實際上不可能這麽準確,畢竟每縣有多少鄉的數目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每個鄉可得銀一萬兩,實際上通過兩層截留分到每鄉九千五百兩也是常事,可蘇州府截留二十萬兩,縣裏到鄉又剝了一層,剝了多少還有待核查,蘇州府要是賬麵上是八十萬留下二十萬應急還情有可原,可賬麵上的數字就是轉撥了一百萬兩,等賬房核查以後還堂而皇之的說是正常的火耗與路損……


  各鄉暗查招工建造的新軍將士回報,各鄉負責招工的官員給出的民工待遇是八錢銀子管一頓午飯,比起天子擬定的一兩五銀子管兩頓飯差不多少了接近一倍,昆山縣更是囂張,飯倒是管兩頓,可銀子每月隻有五錢!

  “苗公公,蘇州府尹阮大人請您赴宴。”門外傳來小太監的聲音。


  咣當……房間內傳來茶盞破碎的聲響,十幾個匯報各鄉情況的新軍將士連眼皮子都沒跳一下,權當沒看見。


  官場上的生存之道首先就是要會做人,苗宣雖是內相可在蘇州府的大小官員麵前也沒端什麽架子,一副老好人做派,要不是蘇州截留太狠,他倒也落得過三日一大宴每日一小宴的清閑日子,隻要不耽誤萬歲爺的教育改革就成。


  萬歲爺讓他督辦各府建校,檢察包括引進師資等方麵的教育改革落實情況,臨行前諄諄教誨說道招工建校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將來每一個入學的孩童都是大明的未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也必將成為大明中興的中流砥柱,在校舍的建設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要嚴查各地官員壓榨迫害勞工的行為,這也是廢除徭役之後的第一項雇工製度的實施,兩項政策切實履行到位就是他苗宣這次出宮督查的重點。


  徐州淮安兩地的情況讓苗宣很欣慰,下發到各鄉的銀子最少的都有九千五百兩,各縣知縣也當麵保證絕不克扣一文勞工工錢,勞工的夥食也會嚴格按照定下的標準去辦,財政上就算不足也會讓鄉紳捐資襄助,不管這話是不是能落實,但至少表明了徐州淮安兩地官場上的一個態度。


  苗宣要的就是這個態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