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教育(下)
高弘圖嘴唇泛苦道:“陛下,天下府州數百,縣治一千五百餘,鄉治上萬若是每地皆要建學,隻怕戶部難以承擔,而且如今南京有國子監和宗學,各也地有府學、州學、縣學,將學院擴建至鄉,老臣認為並無必要。”
“朕以為很有必要。”朱慈炯冷哼道:“各地縣一級以上治所都有學院是不錯,但能入縣學、府學甚至國子監讀書的都是什麽人,起碼也得是身家殷實,普通的窮苦人家子弟哪裏會有讀書受教育的機會,朕要普及的是全民教育,若非看在如今條件確實不允許的份上,朕甚至打算將最低一級學校放寬到村,開設鄉學已經是朕的最大底限!”
“至於高卿所說戶部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建校計劃,朕也知道是實情,一口吃不出一個大胖子嘛,戶部可以先拿出二千萬兩銀子,在應天府、蘇州府、揚州府、鎮江府、常州府、淮安府以及徐州府轄內所屬各鄉建鄉學兩三千所,每所鄉學所建之教舍至少得能容納學生萬名,再說了,設立鄉學也是造福鄉裏的好事嘛,各有司衙門可以發動當地士紳豪富之家捐資捐物嘛,戶部每所學校撥建校費用一萬兩,朕以為建區區幾千所鄉學總不該會有什麽難度吧。”
高弘圖心裏那真叫一個鬱悶,一個鹽政為國庫弄了五千多萬兩銀子,可算是大明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事,本以為戶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再不用為銀子犯愁了,誰知銀子還沒捂熱,轉眼間便去了兩千萬,說不定還未必夠,當今天子賺銀子本事是大,可花起銀子來同樣不手軟啊。
“待各鄉學建好之後,隻要百姓願意每年交三兩銀子就可以送一名子弟入學,每年得來的這二三萬兩銀子想必足以應付萬民學子的所需的筆墨紙硯、書本還有師資費用,要是想讓學校包攬學子的食宿費用,就多交三兩銀子,如今朕廢除了強加在百姓頭上的各種雜稅和徭役,民眾負擔減輕不少,朕以為還是有不少人家願意花上三五兩銀子讓孩子博取未來一個出身的吧。”
高弘圖沒法反駁朱慈炯的話,因為說的確實是實情,免除雜稅和徭役,隻收人頭稅和土地稅,如今大明治下百姓的日子可謂前所未有的好,讓他們拿銀子出來供家中子弟讀書,恐怕個個踴躍的很,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
朱慈炯繼續說道:“朕要普及全民教育,將以五等製度實施,第一等為童學,以教導孩童認字及基礎算術為主,學習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等,任何一名學子學滿三年都需參加考試,考兩門課程,其一算術其二默字,每門百分,一百八十分為合格,合格之學子可升縣學。”
“第二等縣學,學習基礎國學唐詩、宋詞、漢賦及中等算術,每年大考一次,考四門每門同樣百分,三百四十分為合格,合格者為童生,可升府學。”
“至於府學、省學或是道學以及最高等之京學如何規範,學些什麽現在還言之過早,三四年後再議不晚,但現如今新設專管教育的部門乃是勢在必行,這新部門就叫‘教育部’吧,內閣需盡快擬定教育部的各項章程,選定主官及各有司主事,朕給內閣一個月的時間辦理此事,勿失朕望。”
“臣明白。”高弘圖擦擦額上虛汗,又是新部門,天子的腦袋裏麵哪來的這麽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可還知道聖人之言祖製為何物,他敢說天子要成立教育部專管普及教育的方略,一定是早有成算,以他們對當今天子的了解,就算在內閣在官場引起軒然大波也斷無根改或是拒絕的可能,而且這番舉措必定會被百姓當成是天子的又一項德政,內閣要是反對,不但會開罪天子也必將成為天下億萬普通百姓的公敵……
“今年的秋糧轉運各鎮,辦的如何了?”朱慈炯問道。
“回稟陛下,今年秋糧征收總計約五百萬石,第一批軍糧已就近發往各鎮,每鎮運糧二十萬石,算算日子差不多也應抵達各鎮了。”
朱慈炯點頭:“朕已經獲得確切消息,清廷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派兵前往盛京迎虜酋順治入北京,並在北京城內布置登基大典,意欲下個月初為順治再舉行一次登基儀式,昭告天下萬民,清廷入主中原之決心,如今北直隸地區清廷統治漸穩,依朕估算,一旦順治入北京登基之後,清廷很有可能立即揮軍攻伐天下,南北大戰在即,戶部需確保軍方供應充足,總不能讓前方將士餓著肚子拚命吧。”
“臣明白。”高弘圖口氣沒什麽變化,可心裏已是掀起了滔天駭浪,建虜撮爾小國人口不過數十萬,直屬兵力不過數萬,大敗李自成入主北京之後,四個月來頓足不前,內閣一致認定,清廷根本無力進取,南北就算要爆發大戰,起碼也得幾年以後的事,可清廷居然真就迎順治入北京,還要重新舉行登基大典?如果是真的,確實可以證明清廷南下攻明一統天下之決心,可為何內閣一點風聲都沒收到?天子登基之後並未重用錦衣衛,卻依舊能掌控敵對勢力如此詳實信息,可見應該有一支不為人知的勢力充當了天子耳目。
朱慈炯知道的這麽清楚,當然不是因為擁有偵查四方的耳目,他回到這個時代一年半,曆史的軌跡基本還在原先的軌道上沒有發生太大改變,按照曆史車輪前進的方向來推斷,順治入京再度登基後不久,清廷就會兵發兩路,一路大舉南下一路兵發潼關,掀開覆滅大順的決定性戰役,若不是因為懷慶之敗,迫使多爾袞不得不抽調南下兵力,那麽曆史上南明弘光政權的滅亡根本不會等到第二年五月。
“這幅字朕送給你。”朱慈炯拿起寫有‘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八個大字的案紙道:“大明能否延綿萬世,徹底擺脫曆代王朝享國不過數百年之怪圈,在朕看來,強軍以鎮社稷為主,富民以安天下為輔,而施行教育開民智則是增加一個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的關鍵所在,當官須知民為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