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先帝遺詔
“國戰!”多爾袞喃喃自語,道:“那依學士之見,當下應如何應對。”
範文程說道:“密切注視北京一舉一動,派舌辨之士前往山海關遊說高第、吳三桂,許以高官厚爵,甚至不惜列土封疆也要盡可能招降這二人,最後提舉國之兵聯明伐順,以為崇禎皇帝複仇之名,趁順軍立足不穩大舉征伐,若進展順利,我大清當可問鼎中原,滅順除明,成萬世之偉業。”
“範學士真乃我大清國士肱骨之臣也。”多爾袞虎目中精光一閃道:“本王當稟明聖上太後,傳諭蒙古各部,匯合大清八旗,漢軍旗半個月後兩路並進,傾全國之兵征討順國李賊,為大明天子報仇雪恨!”
四月初六,留都南京。
皇宮午門外,數百留守官員依舊長跪不起,連續六日懇請定王出麵監國穩定局勢,然定王始終稱病不見,按理說三推三讓,表麵功夫已然做足,可如今來來回回都六次了,定王還是不肯,難不成定王真的不願意承繼大統,君臨天下?
六部高官無比鬱悶,如今天子、太子甚至永王都已盡歿,這天下定王不做,誰人能做?道統不合,必受天下共討啊!
有私交與韓讚周不錯的官員,早已急不可耐的打聽消息,但韓讚周始終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半句有用的話也說不了一句,百官早已群情激奮,隻差衝進皇宮將定王綁到皇位上去了。
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如今崇禎天子殉國已達半月,皇位久懸不定,時間長了難免人心惶惶,以致謠言四起啊。
跪在最前麵的馬士英、史可法、薑曰廣、錢謙益、呂大器等人無不唉聲歎氣,定王死活都不見他們,他們能怎麽辦?隻能耗著,看誰能耗的過誰,不管怎麽說,定王身為先帝唯一活著的子嗣,這天下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武英殿內,朱慈炯用自製的墨水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外界百官跪守讓他監國,他當然清楚的很,隻不過他不是在和百官耗,而是在等,等傳位詔書!
身為皇子,尤其是大臣眼裏唯一在世的皇子,他坐上龍椅實乃是順理成章之事,可受百官勸進登上皇位,和受先帝遺詔登上皇位,本質上還是有些微差別的。
如果他是太子,那麽天子殉國,他受百官勸進繼位稱帝,誰也不好說什麽,但他不是,百官勸進等於是擁立,並非正式的皇位傳承,法理上並沒有得到崇禎皇帝的認可。
朱慈炯如果準備將天子太子幽禁一輩子,那也就罷了,可他並沒這個打算,也就是說他皇帝老子和太子哥哥遲早有一天會出現在世人麵前,那麽隻是得到百官認可的他就不是合法合理的皇帝,最後即便靠強軍坐穩皇位,史書上還不知道如何去編排他,比如李世民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可若是秉承遺詔繼位,那等於是崇禎自己廢除了太子的儲君之位,並將皇位禪讓於他,即便有一天他們出現在世人麵前,也無所謂,他朱慈炯完全可以說是皇帝太子僥幸逃出京城,躲避兵災一直隱居不出,直到天下大定方才現身,而傳位詔書完全是在不知能否逃得性命之時留下詔令,誰能誰敢質疑詔書的合法性!
苗雷二人成功營救崇禎出京並安排妥當的消息,他幾日前已經知曉,按照約定今天便是傳位詔書出現在南京留守百官眼前的日子,他現在等的就是這個消息。
“各位同僚,看來定王殿下今天是不會見我們了。”右都禦史張慎言歎了口氣道:“不如回吧,明日再來勸說可也。”
兵部侍郎呂大器站起身,拍了拍膝上的塵土,無奈道:“也罷,也罷,明日再來,定王若是還不肯監國,你我說不得隻能闖宮直諫了。”
馬士英、錢謙益等重臣先後站起,剛要說什麽,隻見街道盡頭隱約傳來陣陣馬蹄之聲,午門外街道這幾日高官雲集,戍衛營早已是戒了嚴的,何人敢在街上縱馬?幾人不由驚詫不已。
五匹馬影快速出現,眨眼間便已到百官跟前,五名身穿京營禁軍軍服的騎兵躍下馬後,又從馬上將一名年紀不大卻身穿五品宦官服的公公扶了下來,小太監臉色蒼白,顯然受不得顛簸之苦,一下馬便大吐,好一會才緩緩回過神來。
“公公這是……?”馬士英強忍住不耐,開口問道。
誰知道小太監根本不理會他,剛回過神便撲倒在地,撕心裂肺大哭道:“萬歲爺,奴婢丁衛甲不負陛下之命,終於將遺詔帶來南京了啊!”
遺詔!先帝遺詔!百官頓時炸了鍋,瞬間將幾人團團圍在中間。
“你來說,到底怎麽回事?”錢謙益目光盯在為首一名軍士臉上喝問。
“回大人的話!”這名軍士抱拳道:“上月十八日順軍攻破外城,萬歲爺親筆寫下三封詔書,命百名京營將士在內城被破之時,趁亂分成三路突圍前來南京向定王宣詔,十九日淩晨狗賊張縉彥開正陽門放順賊進城,京師大亂,我們三路弟兄趁亂由三路突圍,其中兩路突圍時被順軍撲殺,唯有卑職這一路死命突出廣渠門,三十五位突圍的弟兄活下來的隻有我們五個,一路躲藏順賊追兵,好不容易……”
錢謙益哪裏還想聽這軍士廢話,喝道:“遺詔何在!”
“在這。”名叫丁衛甲的小太監抹去淚水,抖抖索索的從懷裏取出一卷聖旨。
錢謙益剛想伸手去接,隻聽見史可法一聲疾呼:“且慢!先帝詔書理由定王親接,吾等臣子豈能染指!”
錢謙益連忙縮回手,史可法的話雖然不太中聽,可卻是實情,他去接聖旨,顯然有逾越之嫌了。
看守午門的守卒,早被這一幕看傻了,看到幾位大人的目光看過來,哪裏還敢怠慢,其中一人屁滾尿流的便朝內宮奔去,不大一會功夫,韓讚周便已急急奔了出來,開口第一句便是,傳旨公公何在,定王已前往乾清宮備下香案,恭迎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