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告別
陳紹寬對著祝捷送匾的人群一通講話,當天晚上就見報了。一時間對海軍稱讚的文章鋪滿了報紙,而之前一二八的事情則被說成是忍辱負重。第二天中山北路陳紹寬寓所內,秘密回來的陳季良看著那些報紙一直想笑,可現實就是如此,金山衛一戰後海軍已是舉國稱讚、萬民愛戴。
??“佑之那邊怎麽樣了?”陳季良放下手上的報紙。金山衛這邊塵埃落定,日本人暫時不可能再來,那海軍現在在外的艦艇就隻有在東太平洋破交的寧海號了。
??“日本人追的緊。這次不光是驅逐艦,還有航空母艦,媽祖保佑吧。”陳紹寬眉目間帶著些擔憂。“金山衛那邊情況如何?日本人可能再來嗎?”
??“日本人登陸是奇襲,我們都有準備了,那就沒有奇襲了,照說是不會再來。”回答完,陳季良開始提自己的一個想法:“日軍在金山衛沉了不少艦,我就想著能不能撈起一些來……”
??沒想到陳季良有這種想法,陳紹寬笑道:“日本人會讓我們撈?那海也不淺吧,不說撈不起來,就是撈起來我們往哪裏拖?造船所都搬到重慶去了。還有,撈上來有錢修嗎?”
??最後那艘名取號妄想趁漲潮脫身,自然被海軍給擊沉了。還有那些靠近海岸的驅逐艦,沉下去桅杆都能看得見,陳季良看到這一堆軍艦就心癢癢,這裏頭任何一艘都比寧海號強。
??“那海軍怎麽重建?就靠寧海號俘獲日本郵船?”陳季良反問道。他可是在當眾說過有海軍重建計劃的,話既然出了口,自己自然會當真。“郵輪要改成航母必須改建,這需要不少錢吧。就是改成了航母那也要驅逐艦巡洋艦護航,我們除了那幾艘老掉牙的魚雷艇,什麽都沒有!紹盛那邊有什麽主意?怎麽個說法?”
??寧海號破交和金山衛伏擊出自誰的計劃,陳季良當然知道。隻是他沒有直接聯絡過李孔榮,不知道下一步海軍該幹什麽。陳紹寬其實也在頭痛這個問題,他道:“紹盛那邊先不說,你還是先準備好,到時候先把金山衛那邊的炮台撤了吧。”
??“什麽,馬上就要撤?!”陳季良大吃一驚,他還以為自己要在金山衛堅守到明年的。
??“肯定要撤!日本人吃了這麽一次大虧,損失了五六萬人,以他們的性子能不報複?”陳紹寬道。“日本人不從杭州灣北部登陸,那就會直接增兵上海,從正麵擊潰陸軍。紹盛已經來電說存在這樣的可能,要我們做好撤退的準備。這兩天上海的戰事也極為激烈,日本那邊好像新調來兩個師團,要不是前麵死命撐著,防線怕早就破了。”
??陳紹寬說的是華北調過來的16和114師團,曆史上16師團於11月13日在長江白卯口登陸,同樣用的是側後包抄的路數,但因為船隻不夠,所以登陸一直延遲到11月13日;114師團屬於第10軍,也因為運輸的原因滯後,不過金山衛登陸確實不便,後來是從上海登陸的。現在第10軍兩個半師團在金山衛幾乎全軍覆沒,自覺內部泄密的日參謀本部遂改由吳淞口上岸,加強上海派遣軍力量。此時的上海日軍已經是七個半師團了。
??本來還想撈軍艦的,現在聽聞金山衛都要撤了,陳季良嚇然道:“局勢崩壞如斯?!那我們怎麽辦?撤回來在沿長江一線布雷?湖隼這三艘百噸左右的魚雷艇或許可以從河道裏回到長江,建康號可是四百噸的船,吃水有兩米七,當初怎麽藏這艘艦拱北可是費了好大的心思,樹都挖了兩顆,現在撤退,怎不可能將她沉在杭州灣吧?”
??“我們在金山衛大捷,你不覺得日本人的反應太過奇怪嗎?什麽消息都沒有。”陳紹寬道。“上個月月末委員長就做了遷都重慶與抗戰前途的報告。現在僅僅是為了打給洋人看、打給九國公約會議看才在上海堅持。海軍在金山衛的布置也是要服從於陸軍在上海堅守的大局,你可不要以為金山衛會一直守下去。”
??陳紹寬這話等於是在給腦子有些發熱的陳季良澆冷水。確實,金山衛大捷,包括日海軍在內,預估消滅日軍兩個半師團,大約六萬餘人,可這並不能改變整個淞滬會戰的局勢,隻能延緩上海失守的時間。五個半師團已經頂的很辛苦很辛苦了,現在日軍受此重創憋著一口氣,國內又在緊急動員,再來幾個師團上海七十萬國.軍將不得不撤。陸軍一撤海軍必撤無異,還撈什麽軍艦啊,在日本飛機底下運出那幾十門艦炮才是真的。
??“建康號就讓她晚上出海去福建吧。她也能開到二十多節,走兩個晚上,一個晚上到溫州,再一個晚上到寧德,就在寧德那邊掩藏起來吧,等潛艇回來再配合行動。”陳紹寬說出海軍部的安排,這也是深思熟慮的。本來建康號倒可以去廣東,但那畢竟是第四艦隊陳策的地方,派過去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潛艇那邊什麽情況?明年年中能交船嗎?”陳季良愁的隻想抽煙,可想到陳紹寬不喜歡煙味,拿到手裏又放下了。
??“潛艇……”陳紹寬搖了搖頭。德國現在有兩條線在向他報告,一條是李孔榮,另一條是造船廠督造官王致光。之前德國海軍不肯派訓練艇給海軍學員,陳紹寬頗多擔心,不想李孔榮一出院就解決了。造船廠那邊因為是全額付款,倒沒有什麽問題,可李孔榮寫來的報告對此卻不容樂觀,他認為現在中日在德國的主持下進行調停,調停時期德國不會有什麽異動,可調停失敗,德國就不得不要選邊了,以希特勒和國社黨傾向,他們自然是選擇日本。至於親華派的陸軍、外交、銀行能支撐多久,就要看馮·勃洛姆堡元帥會不會被國社黨搞下台了。
??李孔榮上月出院,上月就寫了這份全麵論述中日德三方關係的報告,陳紹寬這幾天正在看。雖然他沒有說德國人肯定不會交艇,可其中蘊含的意思卻是調停結束後,中德關係將有一個大轉折,那時德國很可能應日本的要求拒絕交艇。
??“難道紹盛不能和德國多做交涉,爭取把潛艇接回來?”陳季良剛才被潑了冷水之後倒也清醒了過來——海軍很快就要看不到海了。現在他唯一的期望就是兩艘潛艇回來,屆時與寧海號一起劃歸第1艦隊,破交也好,海軍重建也好,最少他手裏還有幾條船。
??“紹盛再有本事,他也就一個人。德日是盟友,他一個人的作用能比得上整個日本的作用?”陳紹寬反問道。“他無非是在鑽一些可以鑽的空子罷了。一艘航速隻有二十多節的寧海就讓日本海軍全體出動、滿大洋搜捕,那兩艘最新式的遠洋潛艇,又會讓日本人如何?日本人肯定會想方設法破壞吧。”
??陳季良此前放下的煙終於點著了,陳紹寬當即把窗戶推開。十一月的南京已經很冷,風吹進來讓人渾身一寒的同時神情也一震。急急的抽了好幾口煙,陳季良才把煙在那個幹淨的可以看出人影的煙灰缸裏掐滅。見他的煙抽完,陳紹寬又伸手要把窗戶關上,陳季良道:“還是不關吧,冷一冷也好。”他說罷又道:“厚甫,那以後海軍會怎麽樣?不說我們沒錢,就是我們有錢也沒辦法拉出一支艦隊來和日本人打。”
??“你問我,我問誰去?”陳紹寬歎了一口氣。“寧海破交隻是為重建做準備,最少我們手上現在已有一艘可以改造成航母的郵輪,一艘油船、一艘貨船。另外就是資金多了不少,龍田丸上雖然沒有找到什麽黃金,可那些貨還是值些錢的,這些都是重建海軍的基礎。海軍要想重建,沒有國府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紹盛是說有可能,可我沒有看到這種可能。”
??“那就讓紹盛回來啊!”陳季良道。“潛艇要是德國人不交船,他呆在德國有什麽用?”
??聽陳季良要李孔榮回來,陳紹寬也笑:“紹盛的二房就要生了,兩人卻沒有成婚。他也想回來,可外交部不讓啊。他現在正協助委員長特使蔣百裏對德交涉中日停戰調停事宜,根本就回不來。再說,他回來又能怎樣?他在德國潛艇的事情還能想些辦法——萬一就像他說的,德國人打仗需要大量的鎢砂,我們一次**付五六千噸鎢砂,然後德國人又同意放行了呢?他回來那潛艇就徹底沒戲了。”
??一次性賣五六千噸鎢砂換德國交艇,陳季良根本就不清楚這怎麽操作,現在國府不正在對德出售鎢砂,換取德國的軍火輸入麽?
??陳季良的疑惑陳紹寬自然看在眼裏,他道:“你不要管紹盛怎麽想的,他在國外對國際形勢的把握要比我們在國內好得多,這也是我不想他回來的原因。他說鎢砂換潛艇有可能,那就應該有幾份把握。況且他昨天來電希望能在軍械司下麵增設一個技術情報科,我和獻炘都同意了,趁著海軍還有些微功,下午已經報給軍政部了。”
??“軍械司下麵增設技術情報科?”陳季良道,“這是幹什麽的?增設一個科,若由他任科長,他可是中校銜啊?”
??“金山衛大捷,海軍是有功的,他的名字我也報上去了,而且是照實報的。要是沒什麽意外,他這次肯定晉升上校。不過也不是他一個人,淑春(周應聰)、拱北(曾國晟)、幼韻(葉可鈺)還有其他一些有功人員都要晉升。你、還有庶熙(歐陽績)、琇若(方瑩),則是授勳了。”
??在編製上,海軍部的司長是少將、科長是上校。李孔榮籌劃有功晉升上校,做個科長自然沒什麽不妥。而且這一次陳紹寬的幾個親信全在晉升的人裏,算是培養了嫡係。說完晉升的事情,陳紹寬又道:“技術情報科就是關注最新的海軍技術,將歐美各國先進武器學習回來為我所用。日本海軍為何進步那麽快,就是因為他在技術情報收集上肯花錢……”
??“這難道是間諜?”陳季良越聽心中越疑。眾所周知,日本人竊取技術是最出名的,日本人去船廠參觀,廠家總要在他們後麵安排人緊跟,哪怕是他的盟國德國也是如此。
??“不完全是間諜。”陳紹寬沉吟了一下才道:“紹盛說為避免各國反感,絕不刺探各國軍事技術情報,對於軍事技術情報隻公開收集,有些工業技術情報倒是可以想辦法打些擦邊球。”解釋完技術情報科的作用,陳紹寬又道:“以前在德國的時候他說過一種無線電探測器,現在歐美各國都有,這種無線電探測器裝在地上可以探測到空中的飛機,裝在飛機或者船上能探測到海上的艦船,甚至可以作為一種火控,代替現在常用的射擊儀。
??我們已經很落後了,這次金山衛的炮戰就打的很不好,各國普遍裝備的射擊指揮儀也隻有寧海號、平海號上有,還是老式的,無線電探測器射擊儀再一出來,就不是被人家甩幾條街,而是幾裏地了,所以我和獻炘的意思都是要了解這東西,最好是能自己造。”
??增加經費、擴大編製、這些都是陳紹寬想做的,而先進的武器礙於國力和國府的支持,隻能見機行事,如果不貴那就買下,貴就了解。李孔榮給海軍部的報告裏,技術情報科是以收集情報為主,科內按編製是科長一人、科員五人、司書一人,但在德國就隻有他和鍾前功兩人。人數不是關鍵,關鍵是他有這個招牌以後便於行事,前往各國辦事方便。
??素來有辦法的李孔榮都轉去搞技術情報了,潛艇是否能接回來也不能完全確定,金山衛那邊還要做好撤退準備……,這些事情讓返回南京的陳季良失望不已。他實在不想帶著人去長江中上遊布雷,可現實如此,他不得不準備離開金山衛告別熟悉的大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