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大宋之五好青年(滅宋)> 第三三九章 天下歸心

第三三九章 天下歸心

  至於奚人請願的結果……


  這個還能有什麽結果,本來就是設計好了的,隻不過是為了哄抬四民代表的身價而已。


  嶽飛等四民代表接見奚人代表,並且將他們的意願轉達皇帝。


  皇帝同意奚人歸順大宋,以奚國為大宋藩屬,並且加封燕王為奚王,至於燕王如故,情況類似於王躍的中山王為明國王,蕭普賢女的燕王不是藩屬,而是正式的大宋王爵,地位甚至高於宗室王。


  但奚王是藩屬國王。


  她以大宋的親王來做藩屬國王。


  總之奚國就這樣落入了大宋或者王躍的掌握。


  蕭普賢女同樣沒有兒女,雖然她和她侄女婿折騰頻率很高,但卻至今沒有任何收獲,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身體原因,現在也已經不抱幻想了,所以已經明確由她侄女蕭塔不煙繼承一切。也就是蕭普賢女死後,大宋燕王的爵位和奚王都是蕭塔不煙繼承,實際上現在她就已經把燕王封地交給王躍代管了,而奚國也是交給王躍代管。


  話蕭幹的大奚皇帝的確就是自娛自樂,整個奚國總人口不足二十萬,但他的奚國麵積可不,按照他當初和大遼皇帝談判的結果,遼國中京道除了海濱各州,興中府也就是朝陽以東,剩下全是奚國的。


  向西到鴛鴦泊。


  也就是幾乎整個熱河山區,甚至還向草原延伸出一塊,隻是這片土地的核心區中京一帶,至今還控製在女真手中,所以接過自己幹爹重擔的燕王,還得完成她幹爹的遺願,這個任務同樣也交給中山王了。


  隻要解決了粘罕的大軍,別是中京一帶,就是收複臨潢也不是問題。


  第二,中山王在燕山城誓師北伐,十萬大軍開始遠征塞外。


  灤州。


  “大王威加海內,下歸心矣!”


  嶽飛站在碼頭邊,表情複雜地看著麵前一艘艘逆流而來的內河船。


  十萬大軍啊!

  而且是擁有八萬匹馬的十萬大軍,甚至還有上萬頭駱駝。


  這樣龐大的軍團就像蝗蟲一樣,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把儲備掃蕩一空,這也是王躍一直拖到這時候才反攻的原因之一,他必須得等航運從冰封中複蘇,才能真正確保這支大軍的供應。要不然光憑著張瑴,赤盞暉這些人的儲備,是根本供應不了他的,航運通開後他的這支龐大軍團,就可以一路靠著海運再加上內河來保障物資供應,避免把沿途城市的存糧吃光。


  薊運河,灤河,兩條大河的航運,就足夠保障他出榆關,而出榆關之後剩下就是沿海的航運了。


  這時候灤河也是通航的。


  實際上這條河的運輸能力甚至超過薊運河。


  因為灤河航運可以深入到熱河山區,實際上目前最遠可以把糧食水運到現代的隆化,胡元時候甚至通過不斷疏浚,把糧食一直運出山區運到草原,為開平提供漕運補給。


  王躍這些年同樣在加大對灤河的開發,之前和蕭幹的部分貿易就是走水運。


  當然,眼前這些船上的糧食意義很特殊。

  因為它們是從杭州運來的。


  剛剛完成打土豪分田地的杭州和秀州民兵們,為中山王的北伐運來了五十萬石米,這些米在水師保護下海運到登州,然後由登州的蜈蚣船運輸到蠶沙口,在蠶沙口轉由內河船沿著灤河逆流而上運輸到這裏,這些大米代表著江南人民已經主動在為中山王的北伐貢獻力量。


  這不是王躍要的。


  而是杭秀二州人民主動送來的。


  去年打土豪分田地之後的秋收,讓杭秀二州人民真正感受到了中山王帶給他們的幸福生活,今年快要到來的麥收更加刺激他們,到底在那片畝產三四石的土地上,隻要沒有地主剝削,沒有官府的苛捐雜稅,農民豐衣足食真就是很簡單啊!不過嶽飛也很清楚這些糧食背後隱含的意義,話幾年前那裏可是剛剛發生過造反,在趙家朝廷統治下,那裏的人民用造反來對待,現在王躍治理下,那裏的人民主動送來五十萬石糧食。


  這意味著什麽?

  王躍想當皇帝那裏的人絕對會歡呼。


  跟隨王躍從燕山走到這裏,嶽飛已經很清楚地看到,這片土地上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大宋臣民,無論軍隊還是人民,都認為自己是中山王的人。


  現在連江南都這樣了!

  這是下歸心啊!


  “錯,不是我威加海內,才下歸心,威加海內隻會讓下畏伏,但不會歸心,惠及海內才會讓下歸心。”


  王躍道,

  “但大王終究已經下歸心。”


  嶽飛道。


  “那麽這有什麽問題嗎?”


  王躍笑著道。


  嶽飛無言以對……


  什麽問題?不就是你取而代之的問題嗎?不過這種事情不能啊!

  “嶽代表怎麽不話了?既然嶽代表是四民代表,自然也明白這下終歸應該由下人了算,大宋的確是趙家創建,但下不是趙家的,趙家隻是下人歸心於趙家而已,若有朝一日下人棄趙家而另選他人,那趙家也應該接受下人的選擇。


  無論下人選擇的這個人是誰。


  孟子曰,與之,人與之,若不與,若人不與,那何以為君?”


  張瑴在一旁笑容深邃地道。


  他都搬出孟子了,那嶽飛當然無言以對,再人家是進士出身,雖然是遼國的進士出身,但遼國進士等於大宋進士,他都進士了,嶽飛這種連正經讀書人都不算的農夫肯定沒法和他辯論。當然,大家都明白,他隻不過是為了向王躍獻媚而已,我大宋泰寧軍節度使,平州路安撫製置使,盧龍郡公張瑴,現在人人都知道他就差在腦門寫上我是王躍的狗了。


  嶽飛繼續惆悵地看著眼前一艘艘停靠碼頭的運輸船,看著那些來自江南的大米或者民心。


  王躍在一旁笑看著他。


  很顯然哪怕經曆了逮捕大畫家的行動,嶽飛也依然沒有擺脫他思想上的混亂……


  逮捕大畫家不違背忠君的原則。


  因為大畫家早就傳位趙桓了,趙桓才是大宋皇帝,太上皇不是皇帝,嶽飛忠君就應該聽趙桓的,所以他去逮捕大畫家反而是維護大宋的統一,維護趙家皇權的唯一性。但現在身處一片對趙家沒有絲毫忠心的土地上,跟隨著一個事實上的軍閥,偏偏這個軍閥又真正得到下歸心,他又開始茫然迷惘了,不得不現在的嶽飛也是很痛苦的。

  這個下到底怎麽了?

  “大王,張盡忠急報,粘罕攻破查牙山城,韓慶民自殺,耶律寧率領殘部退保胡僧山城。”


  這時候一名軍官匆忙過來稟報。


  “呃,他怎麽就沒再堅持半月呢?”


  王躍不無唏噓地道。


  不過韓慶民還是值得尊敬的,這家夥在查牙山已經堅守近半年了,麵對粘罕的八萬大軍,以一萬守軍堅守孤城半年,這已經足以讓靖康時候的大宋朝廷汗顏了,堪比遼國版的王稟,如果他能再堅持半個月,就能等到他的大軍,但他終究沒有堅持到這最後一刻。


  這簡直太令人遺憾……


  呸,遺憾個屁。


  王大王拖拖拉拉就是等他死的。


  他那一萬守軍是大遼最後的忠臣義士,也是最後一批可以為大遼這個旗幟而赴死的勇士。


  他們死了大遼也就真的成了一具軀殼。


  實際上韓慶民的死不僅僅是因為王躍拖拖拉拉,同樣也是這一帶所有勢力都拖拖拉拉的結果,馬擴在遼陽是拖拖拉拉,至今還在和斡離不菜雞互啄般消磨時間,赤盞暉拖拖拉拉,雖然他是真打不過女真,但他也沒興趣給韓慶民提供真正援助。


  實際上大家都在等著查牙山被粘罕攻破的消息。


  甚至連同樣在錦州的耶律寧也是在等著查牙山被攻破。


  遼國在錦州是兩道防線,韓慶民率領一萬精銳駐守查牙山阻擋粘罕,這些是具備野戰能力的,但耶律寧率領兩萬沒有野戰能力的,在南邊的胡僧山,也就是虹螺山建立二道防線,他那裏還有所有老弱婦孺。韓慶民自己實際上也做好了為大遼殉國的準備,他那一萬就是死士,死守查牙山,反正粘罕不可能越過他去進攻胡僧山。


  他那一萬是真正敢出擊和女真野戰的,粘罕敢繞過他們去攻胡僧山,那他們在後麵可以輕鬆切斷女真的補給。


  粘罕最多也就是讓銀術可帶著偏師過去。


  耶律寧足以自保。


  這樣他們的老弱婦孺就能保住,他們在查牙山戰鬥,能守多久守多久,死了也對得起大遼了。


  不得不這個人的確是個忠臣,無愧於原本曆史上的大遼孤忠……


  “這也是求仁得仁了!”


  張瑴感慨著。


  看得出還是頗有些傷感的。


  “求仁得仁,對,求仁得仁,等咱們收複錦州,一定要為他豎立一座雕像,讓後世永遠銘記他的忠義。”


  王躍深有同感地道。


  “傳令各軍,立刻啟程,騎兵軍三內必須到達嚴州,咱們不能讓忠臣義士的血白流!”


  他緊接著一臉凜然正氣道。


  (兩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