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重生極品皇帝> 第248章:南水北調

第248章:南水北調

  見商央出列,眾大臣神色一愣。


  他們現在對商央有些發怵,每次商央一站出來,都沒什麽好事。


  商央絲毫不在乎眾人的神色,直接道:“陛下,關於河道衙門的改革方案,尚書台這裏已經擬好了方案,之前河道衙門無主官,現在即是陸遠大人任職了河道衙門的副使,臣請問陛下,河道衙門的改革方案是否需要征詢陸大人的意見。”


  “關於這件事,你自己看著辦。”王莽沉吟片刻道:“陸遠可以參與進來,但此事還是以你為主。”


  “臣明白了。”商央點了點頭,又道:“臣還有一事,要向陛下啟奏。”


  “說。”王莽示意商央繼續。


  商央看了眼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持著一份地圖走上來,展開地圖,商央介紹道:“長安城地處洛水河支流,洛水河從古至今水資源極為豐富,但近年來,長安住戶日益增多,河畔的土地不斷增多,洛水河的河水有些捉襟見肘。”


  頓了頓,商央繼續道:“按照臣根據陛下的建議,正在製定的大秦五年計劃,長安城的規模是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至少一倍的,若是按照未來的城市規劃,毫無疑問的是,水將是長安發展壯大第一個將缺乏的資源。”


  “商大人,你是否有些危言聳聽了?”大理寺卿申不害開口道。


  “申大人,這事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們戶部是了解的。”李宏這時候站出來道:“其實長安缺水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很長時間了,平時大家可能感覺不到,但是農民擴荒地的時候,卻是感受很深,這一點長安令應該是所知甚多。”


  林國棟立馬道:“啟奏陛下,根據長安縣衙的記載,早在百年前,洛水河畔每年可以新開墾皇帝達上萬畝,但五十年前,這個數字便降到了五千畝左右,從十年前開始,洛水河畔每年新增的耕地已經在一千畝上下了。”


  “為什麽會這樣?”申不害皺眉道。


  “水不夠!”林國棟歎氣道:“誰不想多開墾荒地,但荒地開出來,沒有水那是種不了糧食的。”


  “可我看這長安城裏水不少呢?”申不害道:“各處園子裏各種水景都很多呢,城內的河道裏也從未缺過水。”


  “保證長安城的用水,是每任長安令必須要做的功課!”林國棟正色道:“再苦不能苦朝廷,不能苦陛下,這是長安百姓的共同願望!”


  林國棟說的簡單,但聽的人卻都聽得出林國棟話裏的意思,那就是長安的供水是得到保障的,為了供給長安的用水,連長安附近耕地的灌溉用水都是可以犧牲的。


  工部尚書宇文凱這時候也站出來道:“長安缺水不缺水我不知道,但是每年工部都會向長安附近的河道投入不少銀子,主要也不是翻修河道,主要就是把河道精修,這樣可以節水。”


  “無法開源,便隻有節流了。”林國棟歎了口氣,然後看著商央道:“我倒是沒想到商大人竟是不聲不響的看到了這一點,隻是不知道商大人想要做什麽?”


  “商央,你想做什麽,就跟諸位大人說說吧。”王莽在上首開口道。

  商央朝四周點了點頭,然後看著王莽道:“陛下,是這樣的,臣從工部調了大秦的地圖,從地圖上看,大秦北方河流較少,人口密集,大部分區域從長遠來看,都是可能缺水的,而大秦的南方人員雖然同樣密集,但是河流眾多,且雨量也很多,常年發洪水。”


  “臣和長孫無忌大人合計了一下,產生了一個想法,那便是開挖一條人工河道,從大秦的南方向北方調水。”商央說著,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從現在叛軍盤踞的神木縣起步,經過南陽、信陽等地,一路達到長安。


  指著這條線,商央道:“這條線是臣和長孫大人商議許久,研究出的一個最好的路線,這條水道造價少,見效快,而且谘詢了工部的宇文大人,從山川地理看,所用工時也不多,臣還給取了個名字,叫南水北調工程,至於這條人工開挖的河道名詞,請陛下命名。”


  “呈上來。”王莽吩咐鄧方將地圖取來,然後認真看去。


  從地圖上看,這條路雖然不是最短的,但根據地圖注釋來看,確實是優的一條路,但是……


  王莽看向群臣道:“長安的缺水真的到了必須開挖這條河道的程度嗎?”


  “若是長安維持現在的規模不變,那倒不需要開挖這條河道,但若是長安的規模繼續擴大,那長安現有的水量是肯定不夠的。”林國棟搖頭道:“陛下,京城大居不易,這不是說著玩的,除了京城房價高,物價高之外,這缺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怎麽說?”王莽道。


  “以前的京兆尹,現在的長安令,一直都嚴格執行兩個政策。”林國棟道:“其一就是戶籍限製,外地人要落戶長安,除了到長安做官之外,其他人是很難獲得長安戶籍的,除了家世清白、家產豐厚之外,還要經過嚴格的政審,其二是土地限製,長安及附近的土地增長是嚴格控製的,官府每年都會根據往年的情況,核定土地增長量。”


  林國棟看了看王莽,繼續道:“這些限製,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限製用水量的增加,早在百年前,當時的京兆尹便已經發現了這一點,這麽多年,靠著各種限製政策,長安才能一直保證用水。”


  商央在一邊附和道:“陛下,林大人說的這些情況,臣早先也是不知道的,後來臣為了擬定大秦未來的發展計劃,調閱了各部檔案,突然發現一切計劃的實施,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是長安城的可持續發展,而長安城的發展已經受到了水資源不足的限製,在這種情況下,臣跟長孫無忌大人商議了一下,便有了這南水北調計劃。”


  “你們做的很好。”王莽深深看了眼商央,實際上以他後世人的目光來看,一個城市的發展必然會受到用水的限製,可他並沒注意到這一點,倒是讓商鞅這個本地人先發現了這一點,不得不說,商央果然是個人才。


  看了眼商央,王莽神色動了動,又道:“商央,朕看你這個南水北調計劃,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製定好的,以前為何不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