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斂財人生之新征程> 401|故國神遊(62)三合一

401|故國神遊(62)三合一

  故國神遊(62)


  「和敬這孩子……」乾隆微微皺眉,對著傅恆, 倒是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很乾脆的點評和敬, 「做事還是毛躁了些。她不缺聰明,就是人情世故上, 欠缺的多了。」


  傅恆是和敬的親舅舅, 知道和敬有許多不好的地方,這要是普通的外甥女他也就直說了。舅父舅父,有什麼說不得的?可那是公主, 君臣的本分要堅守的。他不能說和敬的不好, 尤其是不能對著皇帝說。因而只黯然的道, 「要是姐姐多活幾年, 許是就不一樣了。」


  姑娘家就該母親教導。女兒不好,跟父親沒有什麼關係的。說到底,就可憐在沒母親教導上了。


  可先換薨逝的時候,和敬都嫁人了。


  但就是如此一句話,成功的替和敬勾起了皇帝的憐惜。是啊!孩子為什麼處理的不好呢?還不是沒有親額娘教導。按說有太后的, 可住在宮裡的這位太后著實說不得。還不如皇太后這些日子的教導呢。


  乾隆一邊憐惜,一邊就說道,「還是要跟皇太后說一聲, 多提點提點和敬。和敬要是能得皇太后一分真傳, 也不是如今的樣子。」


  傅恆心裡就明白, 皇上對那位嫡母極其看重。


  話題又拉回來,乾隆還得把和敬和富察家的臉給兜住,「回頭朕陪你去怡親王府, 這事朕從中給你們斡旋。」


  傅恆哪裡敢?他忙道:「怎麼好勞動萬歲爺?奴才去,萬一不成,萬歲爺還有轉圜的餘地。如若不然,倒是不好下台了。」


  乾隆拍了拍傅恆的肩膀,「你啊,就是跟你姐姐一樣,凡事都是只替朕想。朕知道,你這是怕怡親王嘴上不說,心裡倒是把朕怨怪上了。」


  傅恆:「……」不!我還真不是這麼想的。但皇上都這麼說了,他就得必須這麼想,但還是很誠懇的給怡親王說話,「王爺為人寬厚,又一直得老聖人和老娘娘喜歡,是個極為通透的人。」


  如今的怡親王是弘曉,也才將將三十歲。為人確實厚道!又因著跟老聖人親近,那邊有個想法意圖,他為人通透,哪裡有不明白的。他知道跟對方說的時候不好開口,但要是說出來,不難得到對方的理解。況且,這裡還有和敬的事呢。京城這些人一個個的人精子似得,現有和敬上富察家,再有自家婦人登了怡親王府的門,這裡面的道道一琢磨就透了。


  他剛才說那話,就是覺得不必大題小做,真弄得皇上去了,那才是真的把怡親王府給得罪了。


  說實話,和敬那人情世故,有時候跟皇上是真像。得虧皇上沒說他自己教和敬,要不然是真沒臉看的。


  心裡這麼想著,他只能沉默。


  乾隆越發覺得自己這個小舅子啊,是真忠心,「朕有你與弘晝為手足,幸甚!」


  傅恆嚇得就跪,張嘴結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想,這話要是叫六爺知道了,會怎麼想。


  關鍵是這大殿里不止吳書來這一個奴才呀。還有大小太監,從裡到外的站了十幾個呢。這些人雖然說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但是是真的在的呀。


  這話……傳出去了,六爺大概真會惱了吧。如今的六爺可不是過去一團孩子氣的六爺了,平白得罪了人。


  弘曕是在德海跟四爺彙報的時候聽了一耳朵,然後他能說啥,呵呵兩聲,跟撕咬他四哥大腿上的肉似得,多吃了兩塊煎餅。


  出去的時候忍不住嘀咕:「你不拿我當兄弟,就跟誰樂意拿你當兄弟似得……」


  弘暉從後面過來,沒聽真切,就問道:「拿誰當兄弟?」


  「拿你當兄弟。」沒好氣的懟了『侄兒』一句,氣哼哼的走了。


  弘暉:「……」免了!你們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大聰明的樣子。


  林雨桐倒是覺得人家傅恆還是挺聰明的,這位沒真敢等自己去管,直接來住院找弘曉了。總之,這對怡親王府來說是一件很尷尬的事。若只是一個寡婦改嫁,這其實沒什麼的。這裡面牽扯到當年。當年十三過世的時候,因著富察家的姑娘跪在大門口要進門的,十三怕叫人家孩子將來沒有依靠,就留下話了,別管進來守寡,但是你們剩下的兄弟,得把兒子過繼過去給人家做依靠的。


  弘曉嘆氣,自家三哥弘暾和富察氏名下不止過繼了一個兒子,現在就有兩個,自己的兩個兄長各自過繼了一個出去,自家福晉肚子里現在揣著的這個要是兒子,按照規矩也是要過繼過去的。你說,這叫自己跟倆侄兒怎麼說?那是禮法上的額娘。當真成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了。叫孩子們怎麼自處。出了門大家笑話不笑話


  那時候也沒說非叫你們守著的,是你們三番四次,四次三番的,這才進了門的。如今雖說是剛好趕上這個時候了吧,但這富察家未免太能鑽營了一些。


  饒是一項寬厚的弘曉,心裡也忍不住這麼說富察家。


  可這還得商量怎麼辦呀,畢竟傅恆能來,至少皇上是知道的。


  休沐的時候,一家子就在家裡商議。他跟兄弟和侄兒都把話說透了,事兒呢,就是這麼個事兒。心裡便是不自在,也收收。


  這點利弊還是能權衡的,爺們家平時都在書院呢,這以後差使上還得四伯照看。這個事……就這麼著吧。


  這個結果傅恆不意外,但是這麼利索,傅恆心裡覺得虧欠。再加上人家怡親王還說了,「老王妃過世的時候就放心不下三嫂,給家裡留下話來,說要是碰上合適的人,成個家,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三嫂純曉,過門后不是閨女勝似閨女。說了,若是嫁人,便認在老王妃名下,做女兒,王府以嫁閨女的禮儀發嫁。」


  兒媳婦孝順,老王妃慈善。兩家的面子都給兜住了。


  傅恆當真是感激的無以復加,進宮就說了不知道多少感激的話。反正就是皇家如此的恩德,這叫富察家如何感激才好。


  乾隆滿意的很,覺得怡親王當真是厚道。他賜富察氏縣主的身份,然後把之前過繼給富察氏的永宣和永喜,都破格的給了個輔國公的爵位。便是弘曉這邊,也多恩蔭了一個兒子。可以說怡親王府剩下的幾房人都高興。


  這一高興吧,事又被乾隆多辦了一步,他找他十四叔,想叫他十四叔上富察家提親去。


  為啥呢?

  因為十四家的弘明,喪妻了。喪妻四年了。這不是一直還沒續弦呢嗎?

  弘明嫡妻是其表妹,是十四福晉完顏氏娘家的侄女。四年前人沒了,只留下一個嫡女,剩下的孩子都是庶出的。


  但便是庶出的,可這也看怎麼一個庶出法。十四都驚訝了,自家老二家那些兒子全都是從老二的側夫人王氏肚子里出來的。如今老二都做了祖父了,四十七八的人了,孫子都滿地跑了,求娶富察氏,這回來怎麼整啊?


  像是老二這種要是非想續弦,那得找個門戶低點的。富察家那高門大戶的,真要生了孩子,老二家那麼些已經長大的孩子怎麼辦?爵位怎麼辦?

  你這是嫌棄是十四叔家不夠亂是吧?


  十四含混的應著的,但轉臉就去找他四哥去了,管管你兒子,腦子有毛病呀!他一國之君,多少事忙不過來,怎麼那麼愛做媒婆的事呢。


  乾隆真覺得這是對富察家的恩典,他覺得十三叔家的兒媳婦,除了十四叔家敢娶之外,這天下哪有人家不要命了敢娶。於是,他去做媒了。


  四爺皺眉,說十四,「你別當正事辦,透個話給傅恆。」傅恆腦子明白的很,肯定不會應這個事的。


  果然傅恆一聽,只覺得皇上有時候這恩典給的會人消化不良。但這婚事吧,還得隔房那邊去選。人家阿瑪和額娘還活著呢,他這堂叔父具體的也管不上呀。那邊的意思,可以在親戚里找……可富察氏到底是在王府呆了二十年了,比一般的內宅夫人多了些主見,她求見了傅恆的夫人瓜爾佳氏,「既然是王府的義女,我還想求皇太后給我做主。」


  也就說並不看好她額娘娘家那邊的親戚。也是,那邊也就是一二等侍衛,中年喪妻喪子,沒有兒子是好的,但人卻未必匹配的上。


  然後看著再來的瓜爾佳氏,林雨桐知道,這是被賴上了。


  她其實心裡有數的,早前她給理親王家的十三格格物色了一個人選。是四爺也看好的,但是這丫頭死活不嫁,不是不想嫁那個人,而是不想嫁人。這就很無奈了。


  見富察氏的腦子還算明白,她就把情況說了。這人是書院的騎射師傅,負傷退下來的。左邊胳膊不太使得上勁兒,當時四爺叫推薦先生,這人就被推薦來了。一是此人善騎,二是很會養馬。有這兩點,就順利的被留下了。


  這人今年四十有二,早年娶過妻。對外只說妻子過世了,後來書院登記造冊,個人的家庭情況都要說清楚的,他才跟四爺私底下交代了。他那妻子並不是過世了,而是他常年不回家,他妻子守不住,跟其表哥私奔了。他父母早逝,家裡沒有什麼親戚關係。他妻子跟人跑了,鄰里只以為他妻子帶人找他去了,根本就不知道人跑哪裡去了。他少不得打聽,打聽了大半年,把女方的親戚都查了一遍,才摸到門路。他沒把人家怎麼樣,反倒是把妻子帶過來的鋪子田產折成現銀給了對方,對外只說他妻子在找他的路上病了,然後死在外面。之後他也沒成親,當年在戰場上,有一袍澤救了他的命。那人的老婆也死了,只一兒子是跟著叔叔過日子的。他找了去想看看,卻發現那孩子過的就不是人過的日子,於是叫人假扮人牙子,花了高價把那孩子『買來』,後來乾脆收這孩子做義子,爺倆相依為命。那孩子憨厚老實,如今在木坊幫四爺做模型了。


  現在說起來,也是跟富察氏年歲相當,且此人品行上來說,沒有問題。


  富察氏沒見人,心裡卻先願意了三分。能那麼對妻子的人,證明其度量胸懷大。能記得照看遺孤,證明有情誼有擔當。能在書院當差,人肯定也有幾分可堪用的本事。


  她也不矯情,起身就跟林雨桐磕頭,「請太後娘娘做主。」


  這個被四爺看中的人叫羅成,一米八上下的壯漢,黑塔一般。四十多了,依舊看起來威武得很。他成親前辦了一件事,給義子在外城買了一院帶鋪子的院子,那孩子都十七了,該成親了。院子從裡到外陳設都到位了,連給義子娶媳婦的聘禮都挪過去,專門叫人看著了。


  這意思便是哪怕是成親了,但也要把義子給安排妥當。省的將來叫孩子受了委屈。


  這孩子因為幫著四爺做工,一個月有五十兩銀子的月例,這銀子全都給羅成收著。如今,羅成把銀子都給這孩子自己,你得學會自己管銀子。


  這孩子憨是憨了些,但是知道好歹。因著進進出出的跟錢盛熟悉,他轉臉把幾百兩銀子都交給錢盛,「叔幫我收著。」


  給這孩子置辦產業的銀子羅成用自己的錢,這孩子的壓根就沒動。因此,這小一年也好幾百兩呢,就這麼給錢盛收著。


  錢盛是給蘇培盛做過徒弟的,之前是沒機會。如今跟在四爺身邊,那機靈勁都出來了。這麼一個人精子似得人愣是被這孩子弄得鼻子酸了,「你倒是不怕我把你的銀子給昧了?」


  「那就給叔了,叔對我好。除了我爹,只叔對我最好。」


  錢盛小心的跟四爺學的時候,還嘆說:「那孩子有點傻。」


  「那你就護著些。找個有良心的人不容易,你也得想想你以後的事。」四爺擺手,告訴他並不介意他那些小心思小打算。


  都這把歲數了,婚事進行的很快。從最開始打算結親,到成親前後也就是一個月,富察氏就這麼嫁出去了。之前很低調了,除了當事人的幾家,對外一點消息都沒漏。就怕招人非議,如今婚事辦開了,眾人這才知道。


  我的天啊!


  這是怎麼一種操作。乾隆冊封的旨意之前只漏給怡親王府,現在才大張旗鼓的頒下去。還專門再加封了一次十三和十三福晉。十三當年幾次不讓富察氏守著,這是事實。對外又說十三福晉放不下富察氏,留下話叫其改嫁云云。這般的長輩難道不該好好的加封。


  別管背後人家怎麼嘀咕,反正富察氏嫁了。嫁出去了好似跟之前的圈子也遠離了。好在,她現在是縣主,家裡住的地方跟惠民處也近,她一個人悶了就過去幫忙,兩月之後,被去送葯的王錫琛看出了一點端倪,一把脈——喜脈。


  外面各種的流言蜚語,她只是假裝聽不到而已。只想著若真是做錯了,我也希望多做一些好事,來抵我的過錯。卻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驚喜。


  之前那點軟弱,因為孩子的來到一下子就遠去了。


  雖然還是會被說,但羨慕的人也不在少數。就像是來保家那個鈕鈷祿姑娘,不管嘴上的話多惡毒,但夜半三更,多少還是羨慕的。


  來保家的夫人如今也不大喜歡這位在家裡了,好像因為她給家裡帶來的麻煩不少吧。就幾次明裡暗裡的說了,如果想改嫁,家裡也不攔著。


  反倒是這位張嘴就道:「若是如此,公爹豈不是更為難。站在牆頭上隨風搖擺……這姿態以老臣來說,容易閃到腰。」


  就差沒明說來保是牆頭草了。這話很是不客氣,甚至可以說是放肆。可把來保夫人氣的夠嗆。家裡的幾個兒媳婦,都沒敢這麼氣她的。偏這個還就是硬不得軟不得。硬了她出去哭喊欺負她,軟了還不定背著你闖什麼禍呢。


  熊夫人卻很聰明,跟這位喜塔臘夫人接觸了幾次之後,就清楚的知道這位不喜歡這個兒媳婦。於是,她見太后的時候,在鈕鈷祿太后對怡親王府那位出嫁的兒媳婦很反感的時候,她適時的道,「也不盡然都是那樣的人。」於是把來保家的媳婦說了,關鍵是此人也是鈕鈷祿家的姑娘,還為了太后出過頭。


  鈕鈷祿太后就嘆了一聲,說了一句『可憐』,然後就叫桂嬤嬤,「去把那孩子接來吧。」也是給來保家臉面了,「我這一老太太,也沒別的事,有個年輕的晚輩陪著,好歹的,相互有個伴兒吧。」


  人被接走了,來保夫人鬆了一口氣,但是知道之後的來保能氣死,「這不是跟那位太后攪和的更深了?」


  他夫人氣虛,「太后要接,我有什麼辦法?要問就問那位熊夫人去,她去看太后,太后便打發人來接人了。」


  裘日修可很高興,直言自家夫人英明,「要攪和就攪和結實了,省的被那老狐狸把大家給忽悠了。」


  熊夫人低聲道:「那……族裡是什麼意思?」


  之前那邊書院招生報名,裘家族裡從江南來了不少人。以往族裡不管有什麼事,不管親疏遠近,只要來了,必然是在自家的。自家的客院好幾個,房間一個挨著一個,因著實在是裘家族裡的人太多了。她以往在族裡很有名聲,因為每個來家裡的族人,她都照顧的很妥帖。可現在呢?要不是自家兒子出門去瞧熱鬧,說是遠遠的看見幾個像是裘家族裡的人,他們都不知道族裡還有人來京城了。


  這叫她很有些傷心。


  隨後她叫人去打聽,這些人都住在外城,據說族裡在外城專門買了個不小的院子,這些要求學的後輩子弟,以後都在京城有個落腳的地方。而且,她也才知道,裘家這次來的還有兩個十三歲的姑娘,家裡還專門把守寡的六嬸子打發來了,只為了照應這些晚輩的。


  知道了她也無奈,主動叫人先送了東西過去,然後親自先去拜見這位族嬸。


  兩邊都很客氣,但具體的一句也沒問到。族裡跟他們這一支疏遠了!或者說,這是因為她是太后的義女,不僅影響了老爺的仕途,還叫族人都跟老爺離心了。她的心很慌。


  於是便道:「老爺……您不是說江南是文聖之地,必是對新學反彈最大的地方嗎?這怎麼好似今年的學子烏泱泱的江南人士還是佔了絕大多數。」


  連裘家四代皆有進士的家門都往那邊奔,可見新學在江南並沒有老爺說的那種情況發生。


  裘日修嘆氣:「商人逐利,這是不變得本性。」裘家光靠當官,也不可能一代一代的興盛至今,裘家託庇之下,桑園遍地,蠶桑與織相互關聯,這是避免不了得。「也不是只咱們家如此,汪由敦家是徽商……情況比咱們家更甚。他們家聽說正跟老毛子那邊做交易,中間人就是那位怡親王府的外孫……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一事,之前聽人說,有兩三個女官下江南,一直在江南滯留了幾個月,怕是跟此事脫不開關係……」他說著就嘀咕了一句,「誰說女人不會做官?能做官的女人都不是一般人吶。」


  熊夫人就道:「這不是釜底抽薪嗎?」哪裡會想到這邊在京城鬧得這麼厲害,人家卻跑江南去跑後院給放了一把火。她都迷茫了,「那接下來怎麼辦?」


  裘日修皺眉,「只要江南不亂,那便亂不起來。只要新學能叫江南受益,那江南就永遠不會亂。」糧袋子錢袋子不亂,別的人也亂不起來。鬧騰的都是些出身不高的讀書人,這些人想鬧也鬧不出名堂。而且,隨著義學推廣,三五年之後,這一撥高不成低不就的讀書人就成了不尷不尬的讀書人了。高處攀不上,低處輪不上他們。


  這些人就可以簡稱廢物了!

  他自己都有些怕了起來,在屋裡來回的踱步,能這麼下去嗎?再這麼下去,他們這種的在朝中占著高位也得是廢物。


  這個狀況得變,他飯也不遲了,直接去了書房。


  第二天的每一日刊上登了他的文章,林雨桐笑了笑,覺得此人還挺意思。他在文章中表達的意思是:舊學治人,新學治事。


  這就如同官與吏的差別。舊學的人可為官,新學的人可為吏。


  聽起來是有那麼些道理的。


  但緊跟著劉統勛甩出一篇來,治人與治事該如何協調的問題。言辭婉轉,但也表達了一個意思:若是區分的這麼明顯,你怎麼知道就不會出現外行指揮內行的事。


  從各地來參考的讀書人,從來不知道京城這麼熱鬧。他們相互之間談論,這篇文章是誰寫的,他現在當的是什麼官員,然後履歷如何等等。那篇文章如何,他又是什麼情況等等。看這大佬打嘴仗,這是何等暢快的事。其他各地消息都滯后了,哪裡有京城熱鬧呀。每天一睜眼都有各種八卦等著看。


  四爺呵呵就笑,叫了紀昀,「以後誰的文章後面,可以附帶他們本人的簡介。羅列上,誰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叫大家一起來幫著記著。」


  這一招厲害了,說話都走點心吧。


  如今有點大佬親自下場撕的意思了。當發現在上面寫文章說話並不會對其他造成影響的時候,一個個的膽子都慢慢肥起來了,什麼話都敢說。


  對方敢說,他就敢登。這些敢把文章拿出來的,哪個不是進士出身?寫出來的東西那當然是筋骨齊全,常常看的人意猶未盡,恨不能拍案叫絕。這跟立場無關,就是單純就文采而言的。


  隨著考試的臨近,京城越發的熱鬧起來了。京城裡的客棧,尤其是外城的客棧,出現一鋪難求的局面。好些有錢置辦小院的,如今把小院按照房間租出去,這都是賺的。好些出身實在不高的,好幾個同鄉住一間屋子,北方的炕是大通鋪,一個屋子住三五個人都是行的。人一多,什麼生意都好做。


  最近,做什麼生意的都好做了。街上的婦人尤其多了起來,這哪怕是在家裡蒸上一鍋包子,用籃子提著出去賣,一吆喝轉臉就賣完了。有能下的氣館子的,也更有那下不起館子的。


  唯一苦的就是那些踩著小腳的女人,走街串巷那是真不如大腳板子的利索。


  林雨桐跟四爺兩人一身粗布的衣裳,混雜在大街小巷其中,總也能聽到一些議論。家裡娶了大腳媳婦的反而成了值得炫耀的事,因為大腳掙回來的銀子多。出去一趟又一趟,銅板嘩啦啦的往家裡流。這就是本事。小腳的純屬有心無力,走不了那麼長時間的道兒。


  有那反應過來的人家,家裡有剛纏了腳的女兒的,都想法子抱著孩子去惠民署,看看這腳還能不能再養回來。


  林雨桐把法子交給黃霑和蔡寶儀,這個法子得下的了狠心,有些已經長住的,還得重新把骨頭敲碎,叫它重新再長。哪怕過程痛苦,可每天帶著孩子去排隊的人還有很多。


  和敬也在刊物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說的就是這個裹腳。她問說,聖人不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嗎?你們一個個的主動的去損毀孩子的身體,讓其小小年紀承受斷骨之痛……這是什麼?這是不僅沒有仁愛之心,也沒有把聖人言放在心上。


  她把寫好的東西,先拿給她皇阿瑪看。她皇阿瑪大讚,幫她修改潤色之後叫發出去,然後乾隆自己也發了一篇,說他很痛心,每一個女子他這個君父都如疼女兒一般,捨不得女兒家受那樣的苦難云云。又說大清入關,就下過放足令,但是沒有被完成執行云云。


  那為什麼沒有被完全執行呢?那是因為漢臣抱著老的舊的那一套不撒手。


  於是,輿論戰再起,視線卻被轉移到女子的腳上了。


  再從J院門口過的時候,林雨桐又皺眉。四爺拍了她,低聲道:「不能急。急也沒用。這有些東西,沒有合法的,還有非合法的,鏟是鏟不幹凈的。」要緊的事太多了,這些事反倒不能著急。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轄制。


  就是查了京城的,難道還能把下面的都挨個查一遍。這種東西從上到下,哪怕是小鎮子里,都少不了有這種消遣的地方。叫女子放腳的反應,都沒有查封J院來的大。


  四爺說的這麼篤定,林雨桐當然也信。不過是看不順眼罷了。


  不過,該有轄制的還是得轄制。比如,書院的學生,但凡是進出這樣的地方,別的廢話沒有,直接開除。這規矩外面的都知道,因此,真心來考的,都不敢冒險的去這樣的地方。


  四爺岔開話題,「你沒發現街上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什麼?

  四爺拉了桐桐往一家成衣鋪子去,一腳踏進去,發現不一樣的地方了,外面掛的全是男子的衣衫,但是夥計會問說:「要是給太太買,去後院,後院有人支應。不過得勞煩這位老爺在外面等等。」


  林雨桐還挺好奇的,四爺叫她去後面看。林雨桐從小門進去,後面就又婦人笑盈盈的等著,「太太,您是給自己買,還是給家裡的人買?這裡掛著的都是,您都瞧瞧,咱們賣的樣式可都是娘娘衣,如今最流行的就是這個。看上哪件您說話,咱們還可以量身定做,衣服料子任您選。您自己的料子送來咱們做也成。」


  後面說什麼林雨桐沒注意,她聽人說這些衣服叫——娘娘衣?


  細看之下就發現,廂房裡掛的全是那天義診她穿過的款式。那天為了行動便利,她穿了緊身的偏襟小襖,上面是幾朵蝴蝶盤扣。下身是高腰的裙褲,其實不細看,以為穿的是裙子呢。結果還是有細心的人發現了,她穿的其實是褲子。


  所以,剛才在大街上看到的婦人,一半以上都是這個這個樣式的。材質不同,但是款式相同啊。


  再一扭頭,還發現了一個搭配著面紗的旗裝,是那種袖子稍微短了些,寬了些的款式。也是她被人認出來的一次穿過的。


  這家的女夥計還介紹說:「這一套就貴了,這樣的衣裳,非好料子做不出來這個型來。」


  林雨桐點頭,感情我這是引領的時裝風潮了呀。


  出來之後她就如有所思,以前不是很注重打扮的她再出現的公眾場合就注意多了。影響其實是方方面面的。只要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她身上幾乎不見首飾了,頭髮簡單的編了,用簪子固定好或是用髮帶直接纏好,越簡單越好。


  別的地方還不知道呢,很快的,書院里就颳起了簡樸之風。


  「這也太簡單的了。」阿桂的夫人看這自家閨女在那裡對她精心準備的衣裳挑三揀四,就皺眉,「這哪裡有大家姑娘的氣派?」


  「氣派是從裡到外的,皇太后氣派吧,可身上哪裡有一件多餘的東西。再說了,我騎馬的。額娘,您叫人給我做那種騎馬裝……以後我不穿這個了。」


  「這個可是娘娘裝……」


  「當常服好了,褲腿太寬,上下馬不方便。您別給我做繡花鞋了,有兩雙便鞋就行了,我廢靴子,您叫人多給我做幾雙靴子吧。找給我阿瑪做靴子的那人,那種靴子穿著最舒服……」


  「你這還有姑娘樣兒嗎?」


  「您閨女給您掙鳳冠霞帔呢,姑娘樣兒的可掙不來。」阿蜜說著,把頭髮編成一大股辮子隨意的垂在胸前。然後以拎鞭子就又要出門。


  「這不是休沐嗎?你這是上哪去?」


  「有事!您別問。」


  「都有事!就我是沒事的吧。」


  阿蜜今兒是真有事,她跟迎男是領了差事出來的。兩人不是招收學生的,而是招收女護衛的。女兒家手上有些工夫的都可以。


  這些女護衛,說不得將來就是女兵的雛形。因此,兩人不能不精心。


  這樣的姑娘不好找,但為什麼還要在內外城最熱鬧的地方貼告示呢,就是叫這些應考的回去都帶個話。有合適的姑娘想討一口飯吃的,終會找過來的。


  和婉去惠民署看見兩人了,低聲道:「你們打發個嬤嬤在這裡守著,換個法子,試著去戲園子戲班子瞧瞧,別看那些姑娘是花架子,練得久了,還是有些門道的。」


  迎男一拍腦袋,怎麼給忘了呢?戲子是賤業,同JI子並無不同。若是能換個身份,不是角兒的姑娘,未必不會動心。


  城南一個破敗的小院,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急匆匆的往裡面跑,「不好了……不好了……朝廷的人奔著這邊來了……」


  院子里一瞬間湧出來不少的人手,個個手裡都拿著唱戲的傢伙式。


  一個年歲不大的少年從裡面出來,皺眉問:「你喊什麼?我們就是戲班子,來就來吧,該幹嘛幹嘛去!」


  這些人相互對視一眼,這才低聲應了一聲,「是!少班主。」


  這邊敢散開,拉開架勢,門就被敲響了,「有人嗎?」


  是女聲。


  這少班主瞬間把腰往下彎了幾度,帶著笑意去開門,「來了——來了——誰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