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這更像是實踐的總結
這要是放在以前,陳江海當著這麽多企業家說這樣的話,很多人肯定會嗤之以鼻。
要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麽國內銷量榜前列的那些,永遠是那些沒有什麽技術的企業?
可是自從長宏跌入神壇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華夏的民族企業,是不是走錯路了?
倪星宇和柳明智關於技工貿和貿工技路線的爭論,到底誰對誰錯?
尤其是秋海憑著技術成功地踏入世界五百強,越來越多的人陷入沉思。
一個企業,到底是以利潤為主還是以技術為主?
底下的人還在思考當中,台上的陳江海豎起三個手指,繼續自己的發言。
“對於華夏的民族企業,我有三點期望。”
“第一點就是,我希望未來的五年之內,國內的民族企業能夠擺脫現狀,擁有屬於自己的技術專利和產品,不再受製於外資企業。”
“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拿出一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之中,鞏固來之不易的成績。”
“第二點,我希望我們的民族企業能夠走出去。不要把眼光局限於國內,海外市場才是我們的目標。”
“至於第三點的話,我希望國內有越來越多的民族企業,能夠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這個名單。”
“我們要讓全世界都看到屬於我們華夏的品牌,為華夏經濟扛起一麵大旗!”
陳江海的這一番話鏗鏘有力,讓在場的企業家都激動了起來。
剛才陳江海的那一番話,為不少人指明了前進的道路。
路是很難走,但終究是要走的。
很多人已經在想,華夏企業的崛起之路,也許就是從今天開始的。
台下的掌聲十分的熱烈,久久不能平息。
此時的陳江海也有點激動,他等這一天實在等太久了。
從秋海一路發展到今天,他無時無刻不想著一件事。
那就是華夏的民族企業,何時能夠真正崛起?
今天在這裏,陳江海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希望台下的這些企業家們,都能把這些話給聽進去。
寧瑞峰用力拍著雙手,此刻心情格外跌宕。
關於長宏的未來,他當然有自己一番深思熟慮的想法。
可是這些想法,總讓寧瑞峰覺得少了點什麽。
聽完這番話後,他頓時茅塞頓開。
是啊,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絕對離不開屬於自己的技術!
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不是說一說而已。
長宏之前的失敗,已經給寧瑞峰敲響了警鍾。
寧瑞峰痛定思痛,一直都在思索,長宏接下來要走什麽樣的路。
殊不知,路就在他的眼前,他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秋海這麽成功,完全按照秋海的模式來不就好了?
研發,經營,銷售……
抄作業這還不會嗎?
一想到這裏,寧瑞峰就下意識地拽緊了拳頭,感覺渾身熱血澎湃。
他巴不得現在就回長宏去,把心裏關於長宏未來發展方向,全部寫下來。
路找好了,資金也到位了,長宏要崛起了!
與此同時,同樣激動的還有倪星宇。
他沒想到陳江海今天會說這麽一番話。
陳江海的觀點,跟倪星宇的技工貿是相同的。
而且陳江海要說的更接地氣,更容易讓人理解。
因為這更像是實踐的總結。
而秋海則身體力行的踐行了這種理念,也確實取得了耀眼的成就,本身就極具說服力。
當然,能在這麽多民族企業家麵前,說這麽一個觀點,是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底氣的。
在多年以前,倪星宇就跟很多人說過這麽一個觀點。
那時候的企業家,對這個觀點根本都不認同。
甚至有不少的人還嗤之以鼻。
主要原因還是國內的經濟環境造成的。
要是在研發上投入太多資金的話,很多企業都活不到產品研發出來的那天。
正是有太多例子的存在,才會讓這麽多企業不支持這麽一個觀點。
此消彼長,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柳明智貿工技的觀點。
在他們看來,一個企業連生存都做不到,就不要談什麽研發了。
倒不能說這些人錯了,隻能說不同的環境下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現如今華夏正值改革開放期間,國家對於企業有著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這種情況下,民族企業完全可以開始轉型了。
經過前麵一段時間的資本積累,相信這些企業都有了一定的資金。
他們如果還想繼續發展壯大,而不是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話,那就必須拿出資金放在研發上麵,修煉內功才成。
不然的話,隨著市場的發展,隨著其他企業的進步,隨著國外企業的入場,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商場如戰場。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獨有的技術和產品,那它的戰鬥力可想而知,最後肯定會被市場所淘汰的。
這一點,到了二零二零年尤為明顯。
現如今,全國上下大概有上萬家的家電企業。
可是到了二零二零年,真正能叫出名字,還讓消費者認同的,恐怕也就十家不到。
這麽恐怖的淘汰率,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
一旦前期的決策錯誤,那到了後期基本沒有挽回的餘地。
長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之前它走的就是技工貿的道路。
並且它在這條路上,是一條路走到黑。
最後的結果是什麽呢?
整個企業被市場瞬間淘汰,沒有任何緩衝的餘地。
現如今的華夏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大多是草莽出身。
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是小學,初中文化畢業。
要能從裏麵找出一個本科學曆的,真可謂是屈指可數。
在他們看來,隻要能夠賺錢就是好企業。
殊不知,賺錢隻是一個企業最基本的東西。
然後左右企業發展的,永遠是他內在的東西,比如說產品和技術。
缺少這些東西,一個企業被市場淘汰隻是早晚的問題。
隻能說,知識文化水平局限了這些人的認知能力。
他們普遍認為,華夏可能未來幾十年都會是這個樣子,發展速度不會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