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東漢重生> 第六百一十九章 都城

第六百一十九章 都城

  這就是說董承自己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的密詔,那麽董承自己說的,可信嗎?

  所以說三國誌和資治通鑒對衣帶詔的真實性表示了懷疑。


  而袁宏的後漢紀直接表示否定,連衣帶詔這三個字都沒出現。範曄後漢書倒是持肯定態度。後漢書?董卓傳中說:“帝忌操專逼,乃密詔董承,使結天下義士共誅之。“


  後漢書成書過晚,在史學價值上不能與三國誌相比,比較抹黑曹操。董承是牛輔(董卓女婿)的餘孽,是西涼係軍閥,怎麽會是公忠體國的人呢?

  另外,在曹操迎奉天子初期,他與漢獻帝關係不錯,皇帝怎麽會讓董承殺曹操呢?這隻不過是曹操與董承的矛盾而已。


  以上就是關於衣帶詔,所能夠,查閱到的事情,我們閑言少敘,書歸正文。


  曹操的心情本來就不好,就在這個時候,卻突然發生了衣帶詔的事情,要不是董承的小妾和人私通,從而奸夫向曹操密報,曹操也不會知道這個秘密,說不定,漢獻帝劉協還真的會成功的。


  而現在的事實,不但漢獻帝的衣帶詔泄露了出去,更是讓董承,王子服,吳碩,吳子蘭,仲基,太醫吉平,還有大漢皇叔劉備,等人在衣帶詔上簽字的事情暴露了出來。


  隻不過,這一世沒有西涼太守馬騰,而曹操自然不會手軟,曹操先後處死了,太醫吉平,董承,王子服,吳碩,吳子蘭,仲基幾個人,最後又弄死了,漢獻帝的皇妃董貴妃。


  並且,曹操還把自己的女兒,曹氏嫁給了漢獻帝,曹操的目的,一個是監視漢獻帝,另一個就是提高自己的名義上的身份,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皇帝,那麽曹操他就不單單是大漢丞相,更是當今國丈了。


  而曹操處理好漢獻帝,衣帶詔的事情之後,他也剛剛從敗給公孫續的陰影之中,走了出來之後,曹操他就來到了漢陽郡,曹操的目的,自然是想看一看有沒有幾乎北上收服西涼北部幾郡。


  可是,曹操準備好了,有了想法,可是身在涼州北部的公孫續,他更是準備再一次的帶兵南下,而這一次公孫續帶兵南下的第一個目標,不是別處,正是大漢的都城長安。


  不過,公孫續可不是想去救漢獻帝的,他是要去占領長安的!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曆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即源於此。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二零二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公元前兩百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華夏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華夏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曆史名城的華夏城池,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他擁有著七千多年文明史、三千一百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兩百多年(不計陪都)的建都史,曆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十三個朝代建都於此,唐朝鼎盛時期常住人口一百八十五萬。

  長安作為華夏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曆史博物館,是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長安文化影響極其深遠,由於建都長安的周、秦、漢、隋、唐是華夏古代最為強盛和文明的黃金時代,因此在唐以後,雖然長安不再為國都,但“長安“一詞卻成為國都別稱。後世的首都京城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長安街,就是以古長安命名。


  長安意為“長治久安“,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


  長安作為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華夏曆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長安在公元前一九五年至公元二十五年、公元五八零年至公元九零四年的兩段時間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長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永遠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一座城市的曆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曆史“,長安,這座華夏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滿腹經綸,博學智慧,大氣恢弘,成為華夏曆史的底片,華夏文化的名片和華夏精神的芯片。


  著名的絲綢之路西漢時期就是以長安為起點。唐代長安城下屬有萬年縣和長安縣取萬年長安之意。長安為華夏四大古都之首,同時也是與雅典、羅馬和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長安城“,在西周時稱為“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灃鎬“所在地區稱為“宗周“。


  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二零二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名“長安城“,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意為“京畿之地“。


  自從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隋時,隋文帝在“大興縣“營建新都(後世的長安縣東),命名為“大興城“。


  唐朝時,以中軸線重新劃分長安縣與大興縣,並更名“大興縣“為萬年縣,取意“萬年長安“,重新恢複“長安“之名。


  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


  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長安地區很早就有都市存在,早在一百多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這裏建造了聚落;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裏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半坡遺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