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
潁川,郡名,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即後世的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轄境相當今河南登封市、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地。其後治所屢有遷移,轄境漸小,最大時管轄至今駐馬店地區。
隋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許州為潁川郡。西漢置有工宮,東漢中平初波才領導的黃巾軍在此起義。主體部分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境內。潁川郡是大禹的故鄉,翻開華夏曆史第一頁,我們還會發現,潁川郡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原始社會末期,大禹在今安徽蚌埠西郊的塗山和今浙江的會稽與夷夏諸部落首領會盟。這次會盟,曆史上稱為“塗山之盟“,通常被學者看做是夏王朝的開始。
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位,在首都陽翟鈞台舉行盛大的宴會來招待眾多的氏族部落首領。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正式確立。
陽翟,即是今天的河南禹州。此後,華夏開始出現較完整的行政區劃和賦稅條律,國家的基本框架也大致形成。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化,都是在禹州進行的。
這使得禹州在上古時期,就已經成為黃河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後來,禹州又成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潁川郡的郡邑。據史載,那時的潁川已相當繁華,轄“十七城,戶二十六萬三千四百四十,口一百四十三萬四千五百一十三“,堪稱全國最大、最富有的城市。
潁川在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潁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於此,夏禹建都於潁川。也因此成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曆史上潁川人才輩出,數不勝數。
潁川郡屬於豫州八郡之一,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中樞,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戰國時期,秦兵東來時,很多大的戰役都發生在潁川這一區域。東漢定都洛陽,更突出了它的位置的重要性。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範圍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地,轄12縣:許縣(即後世的許昌縣)、陽翟縣(即後世的禹州市)、長社縣(即後世的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等,治所在陽翟(即後世的河南禹州,戰國時韓都城)。
西漢漢高祖五年,高祖封韓王信到此,故改稱韓國。次年,韓王信轉封太原郡,恢複潁川郡之名,仍治陽翟,統縣二十,漢武帝後屬豫州刺史部。東漢沿置,轄區大體相仿,領十七縣。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曹操遷漢獻帝到郡內許縣,這裏成為東漢名義上的首都,也稱許都。曹丕代漢後,改許為許昌,成為潁川郡郡治,而原治所陽翟及西北部地區被劃歸河南尹(治所在曹魏都城雒陽)。西晉時,潁川郡西南部分置襄城郡(包括後世的平頂山市),轄區略為縮小並東移,仍治許昌,統九縣。
陽翟,華夏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禹州,為史記記載中夏啟的都城,夏啟曾經在此會盟諸侯進行鈞台之享。陽翟也曾為戰國時期韓國的都城。
而陽翟正是潁川的治所,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稱狄人)入據櫟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陽,改稱陽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韓景侯將韓國國都自平陽遷至陽翟。
公元前375年,韓國攻滅鄭國,遂將國都遷新鄭。僅五年,即公元前370年,韓懿侯便將國都城重又遷回陽翟。此後曆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等二千餘年,禹州稱陽翟不變。
所以,許多文獻史籍在記述曆史事件及地地域時,習慣將上古時期尚無陽翟名稱的夏、夏邑、曆地、櫟邑等統稱為“陽翟“,比如“禹都陽翟“,其實應為“禹都夏邑“。
而陽翟就是公孫續這一次的軍事目標,這種戰術,在後世叫做斬首行動,隻不過是另一種的斬首,不是後世特種戰,但是,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公孫續帶著人馬,一路上繞過潁川的新波,許縣和穎陰等城池,直接趕奔陽翟而去。
這一天,公孫續的大軍是在太辛苦了,所以,公孫續就扭頭跟典韋說道:‘惡來,傳令,讓大軍都原地休息,多派斥候和哨探,嚴加警戒不得放鬆!’
“諾!”典韋立即插手施禮後,就下去傳達公孫續的命令去了。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大軍正在行進的過程中,突然典韋和傳令官們,高聲的傳達主公的命令,還有令旗一擺,幾萬大軍就很快原地修整起來。
而這一次,公孫續有意的讓大軍,在這裏好好的修整一下,所以,很快就有人,尋找有力地形安營紮寨。
至於,兵馬怎麽安營怎麽下寨,這裏就不一一細說了,至於哨探和斥候都是源源不斷的往來探查,大營之中巡邏的兵馬也是一隊接著一隊。
而這一次,公孫續在這裏修整,也是計劃中的一個環節,當初,公孫續在出發前,就已經和賈詡商議好了,他們這一次是突襲袁術,突襲不等於送死,雖然袁術的人馬都是烏合之眾,但是自打袁術,登基稱帝以來。
袁術,也隻是自己得罪了天下人,得罪了大漢的皇權,這天下的百姓和現在天子,都沒有什麽,他們最多也就是弄些輿論。
但是,最可怕的,是這天下的諸侯,袁術這是觸犯了眾怒,他現在就隻有豫州一地,還有一個不穩定的劉備。
袁術,也並非不知道,自己登基稱帝之後有什麽後果,可是袁術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不在乎什麽後果了,尤其是袁紹慘敗被曹操軟禁之後,袁術更是像滿足自己的野心。
所以,袁術在得知,曹操針對自己弄了一個什麽天子詔書之後,袁術就把自己一州的二十萬人馬,全部集中在了陽翟附近,頭些時日,袁術派紀靈出征抵擋劉備的兵馬。
紀靈帶走了袁術一半的人馬,這些天袁術得知紀靈大敗的消息之後,也是日夜不眠,他正在為增兵不增兵的問題而煩惱。
兵馬放在身邊,袁術他自然放心,但是,紀靈也是自己心腹,紀靈的忠心,袁術還是相信的,所以,一旦紀靈那邊有什麽散失,那麽,劉備和劉琮兵臨城下,倒黴的還是自己。
所以,袁術也是,鐵了心要去消滅劉備,至於,公孫續的人馬,袁術的斥候,倒也不是一點都不知道,那樣的話,袁術的人,也就太飯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