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東漢重生> 第三百一十九章 獻策

第三百一十九章 獻策

  我們就需要看準機會,先進攻呼廚泉,等呼廚泉解決之後,剩下的劉豹就不足為慮了。”


  公孫續現在雖然也有些頭腦,更有後世幾千年的知識,但是他覺得李儒的計策,他似乎明白,又似乎十分的糊塗,就感覺像是觸摸到了什麽東西,但是這種東西,卻無跡可尋。


  不過,還沒有等公孫續和其他人說話,就聽典韋甕聲甕氣的說道:‘李先生,某家是一個粗人,不過聽見李先生的計策,末將有一個疑問。’


  典韋和李儒本來就認識,他們也都是很受公孫續重視,所以,典韋問話,李儒他也沒有厭煩,反而十分客氣的說道:“典將軍請講!”


  “哦,李先生,您的連環計,最後一條,為什麽是先進攻呼廚泉,而不是先進攻劉豹呢,可要知道,那個劉豹一直都在盯著我們呢?”典韋也是稀裏糊塗的問道。


  但是,傻人有傻福,典韋一句話卻正中要害,隻聽李儒也是有些興奮的說道:“將軍,真乃副將也,你一句話,就說中了我這連環計的要害,至於為什麽要先進攻呼廚泉,而不是劉豹呢?這就是他們的性格和能力所決定的了,呼廚泉雖然不能說是一個能人異士,但是他也是一個合格的匈奴貴族,更有可能是一個合格的匈奴單於。


  所以,如果我們先進攻劉豹的話,呼廚泉就算是再討厭劉豹,他也會為了南匈奴的未來,而和劉豹聯係起來對付我們的,到時候我們不是要麵對整個南匈奴了。


  那麽,我們之前的計策不是前功盡棄了,既然如此我們還不如現在就一舉滅掉南匈奴。


  相反,劉豹此人貪財好色,沒有什麽能力,他現在所有的一切,也都是於夫羅給他的,所以,隻要我們先進攻呼廚泉,那麽劉豹一定會自以為是的坐山觀虎鬥,那麽等呼廚泉滅亡之日,也就是劉豹他敗亡的開始。”


  啪!

  “好,我得李儒,何愁大業不成啊!”公孫續也是興奮的拍案而起,接著又說道:“就這麽辦?”


  最後,公孫續又和眾人商議了一下細節,他一看都沒有什麽事情了,今天這場議事才算結束。


  我們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一夜無話,第二天,公孫續帶典韋,點起一萬人馬先行,讓李儒和趙雲帶著一萬人馬在後,兩萬大軍,一前一後,就進入到了雁門郡。


  由南向北,進攻雁門郡,那麽首當其中的自然就是廣武縣城,廣武縣為華夏古代行政縣名。在華夏的曆史上,以廣武縣命名的古行政縣有:後世的山西省代縣的一部分、後世的甘肅省永登縣曆史縣名、後世的四川省平武縣曆史縣名等。


  廣武縣,後世的山西省代縣的一部分為。西漢置廣武縣,隋雁門郡改為代州,廣武縣改名為雁門縣,金後期,為蒙古占領,省雁門縣入代州。清雍正年間升為直隸州,一九一二年廢州改稱代縣。後世隸屬於忻州市管轄。


  西漢置廣武縣,故治在後世的山西代縣西十五裏(另有一說,是在後世山西山陰縣西南之舊廣武村),屬太原郡,漢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一百九十六年,漢高祖封其次子劉恒為代王,太原郡改為代國,廣武縣屬代國管轄。王莽纂漢後,廣武縣改稱信桓縣。


  東漢建武元年(即公元二十五年),複廣武縣改屬雁門郡。黃初元年,即公元二百二十年,雁門郡由陰館縣遷治廣武縣城,西晉因之。十六國時期,先後被漢、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等六國更迭占有。公元三百一十六年,廣武縣入北魏,初屬司州,後屬肆州。北魏明帝移治上館城,即後世的代縣代州古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即公元五百三十四年,魏分東西,雁門郡廣武縣屬東魏。北齊時,仍稱廣武縣,為雁門郡治所。太象元年,即公元五百七十九年,肆州治所由九原,即後世的忻州市移至上館城,上館城成為州、郡、縣治所。北魏、北齊、北周俱稱廣武縣。隋開皇五年,即公元五百八十五年,廢郡,並改肆州為代州,十八年,又以廣武縣名犯太子楊廣諱,改稱雁門縣。

  據後世的文物部門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這裏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據乾隆《代州誌》載,代縣西周時屬並州,春秋期間為晉國土地,三國分晉後屬趙國。秦統一六國後,天下設立36郡,代縣屬太原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代縣始建縣,名曰廣武縣,城址在後世的雁門關下的古城村。北魏熙平年間,即公五百一十六年,廣武縣治及雁門郡治所才移往上館城,即後世的代州古城。


  西漢時代縣為並州太原郡廣武縣。漢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一百九六年,漢高祖封其次子劉恒為代王,太原郡改為代國,廣武縣屬代國管轄。王莽纂漢後,廣武縣改稱信桓縣。東漢廣武縣改屬雁門郡,隸並州。


  三國時歸魏。黃初元年,即公元二百二十年,雁門郡南度勾注,由陰館縣遷置廣武縣城,領八縣:廣武、崞、汪陶、平城、繁峙、俊人、原平、馬邑。西晉因襲魏製。


  十六國時期,先後被漢、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等六國更迭占有。


  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即公元三百九十六年,廣武縣入北魏,初屬司州,後屬肆州。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即公元五百三十四年,魏分東西,雁門郡廣武縣屬東魏。北齊時,仍稱廣武縣,為雁門郡治所。太象元年,即公元五百七十九年,肆州治所由九原,即今日忻州市移至上館城,上館城成為州、郡、縣治所。


  隋開皇五年,即公元五百八十五年,廢郡,並改肆州為代州,十八年,又以廣武縣名犯太子楊廣諱,改稱雁門縣。大業初年,改代州為雁門郡,隸冀州,領雁門、繁峙、崞、五台、靈丘五縣。唐武德元年,即公元六百一十八年,複改雁門郡為代州。天寶元年又改代州為雁門郡。乾元元年又改雁門郡為代州,領雁門、崞、繁峙、五台、唐林五縣,隸河東道。


  時期先後歸後唐、後晉、後漢、北漢所轄,皆稱代州雁門縣,隸河東路。北宋仍稱代州雁門縣,隸河東路,領雁門、崞、五台、繁峙四縣。金仍為代州雁門縣駐地,隸河東北路。元中統四年,即公元一二六三年,取消雁門縣,直稱代州。至元三年,隸九原府,轄崞、代、台、堅四州。在第二年廢九原府,代州複隸太原路。


  明洪武二年,即公元一三六九年,降州為縣,第一次有代縣之名。八年後複升為州,領五台、繁峙、崞三縣,隸太原府。清初,稱代州,隸屬太原府。清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直屬山西布政使,領五台、崞、繁峙三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