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末世蝗災
就在眾人痛哭不息之際,李孝儒卻是突然對著眾人喝道“主公,曹操眼下仍在兗州。吾等當務之急卻是這滅世的蝗災,若是這蝗災不絕,吾等又如何迎回漢帝重整社稷?”
眼見李孝儒起了頭,呂恒也不願在裝下去了,便也跟著勸說了一番。隨後在眾人好不容易的勸說之下,劉備總算是不哭了。眼見連劉備自己都不哭了,自己這些做臣子的也不好在哭了。其後眾人一番整頓,劉備才開始對著沮授與呂恒二人道“公與玄甫,這蝗災之事便多仗你們了!”劉備說完便不再言語,其後眾人皆是將目光看向呂恒與沮授二人。畢竟這蝗蟲天災,自古以來便一直沒有什麽好辦法。
《道鹹宦海浮沉錄》中記載的方法:撲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為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餘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麵,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淨者撲斃。一員官,領二百人,作二十隊,每日可得數十擔。蝗入溝中,即將所堆浮土,掀入捶實,何慮不死?其在禾嫁中者,令婦稚在內轟出,或售賣,或換料麥,悉聽民便。其在臨河亂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長帚不及者,用噴筒仰轟。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將跳躍者撲畢,雇牛翻耕,將子撿出,蝗子與落花生形同,每甬百枚。蝗子撿盡,再用石滾將地壓平,後又用鐵鈀刨出,無不糜爛。前人成法,俱指平地而言,未曾議及山中。其平地用牛翻耕,用羊數百頭來片踐踏,頃刻如泥,試行已驗。便是這種簡單的方法竟然是清代依然再用的方法便可以看出古人對於蝗災的無能為力。
“旱極而蝗”是我國古代一直存在的說法。作為傳統農業大國,蝗災可說是我國古代對農業生產造成重要危害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常常導致赤地千裏、餓殍遍野的悲戚情景。可是在古代大旱之年常有,所以隨之而來的蝗災便也常有。在如此之下,必然是百姓與君主皆無能為力。若是現代人,那麽也簡單,隻要多養雞鴨鵝,多種大豆果樹便也可解決。再不濟大不了找些人捕捉油炸也是一道不錯的美食。畢竟現代的吃貨力量,可是可以直接導致物種直接滅絕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在眼下的我國,恐怕蝗蟲都不敢三隻在一起。否則捉到了就是一根竹簽的事情了。
眼見場中無人應聲,呂恒便也幹脆便直接開口道“此次蝗災實屬千年難遇一回,眼下正值春耕結束。若是蝗災不得已解決,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天下百姓流離失所,易子相食恐怕會再次發生。姑此次吾等對於蝗災不可以以前狀態。須知這蝗災並非是蒼天而怒,而是大自然的變相演變,所以吾等當自強不息,人定勝天。”
“一派胡言,呂玄甫你欲造反不成。”呂恒那邊話音剛落,孔融這邊便突然反駁道。眼見孔融如此模樣,不要說被反駁的呂恒了,便是劉備自己也感覺吃了一隻蒼蠅一般。可又顧及孔融的威名,所以劉備雖然心中不願,卻也不能將孔融請出去。可坐在台下的孔融卻不這麽認為,畢竟自己好歹是一代大儒,之前為自己沒有坐上主席台孔融便滿腔的鬧騷,現在沒想到,這呂恒竟然說出如此不尊蒼天的話,孔融怎麽能忍?
“孔北海,莫要如此,眼下蝗災來勢洶洶,吾等雖聽聖人言,可這蝗災之請卻需人為。所以還請先生莫要動一時之氣。來人,今日這坐席是如何安排的。先生乃當世之大儒,怎可坐於台下,速速增設一席”劉備話還未完,便立馬吩咐旁邊下人趕緊搬來了一張座椅剛好放置在主席台上,隨後更是親自將孔融親了上來。
本以為孔融應該半推半就,誰知道在劉備的引路下,孔融竟然就這般一屁股坐了下去。隨後連先前對於呂恒的計較都不管了,眼見孔融如此做派,坐於其下的張飛頓時便要起身,好在身旁有關羽拉住,否則今日這會也不要再開了。因為有了孔融這般打鬧,這會也開不下去了。劉備隨後便讓沮授隨便報了報其他各地的情況,在午時便吩咐下人開始了午飯時間。如此一來倒是讓在場的其他文武心中欣喜不已,畢竟一大早誰又會如劉備呂恒一般,是吃完早餐才來的。本以為今天要餓上一天,不想因為孔融的緣故,提前吃到了美食。
而就在眾人吃食的時候,呂恒卻是看到了沮授之前統計好的幽州集團匯總。在這分匯總之中,呂恒總算是看到了自己這數年來的成就。不說別的,眼下劉備光是治下,便已經占據幽州全境,以及大半個冀州與大半個並州。便是司隸地區的部分土地都有劉備的駐軍,也正是如此亂七八糟的治下,也導致了劉備大軍的完全分散。在如此分散的大軍情況下,導致劉備的大軍數量便不得不變得龐大而煩雜。現在劉備麾下,光是正規軍便有十五萬之多。其下的屯田兵更是多達二十萬,而後還有亂七八糟的地方守備。若是全部加起來,劉備的大軍竟然有近五十萬。好在劉備治下百姓近九百多萬,否則還真的養不起如此多的大軍。
幽州因為身處深北腹地,所以與北上遊牧民族接壤成了必然。好在眼下的北方數族已經被幽州打怕了,現在又在幽州經濟的分化之下,這些遊牧民族倒也安穩的不行。其中被遷移分化的更是多達數十萬。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謀在三國》,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