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生郭奉孝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範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梁傾。”縱觀郭嘉一生,若不是英年早逝沒準其成就完全不在張良陳平之下。雖說這郭嘉出士比較早,可若是呂恒在此定然會高呼“曆史真不可變呼?”
中華上下五千年,每到亂世必有無數人傑會爆發式湧現。而這些一個個亂世之中,有那麽一些人。卻可直接避開年代的阻難,與數千年中脫穎而出。而這郭嘉便是這種數千年難遇的賢德之才,甚至有人認為,曹操之後世的稱霸便完全是因為有郭嘉的輔佐。
郭嘉本是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眼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便隱居,可就在私下裏卻是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郭嘉21歲的時候,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隻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閑了六年。公元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誌才去世。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誌才的謀士。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如曆史一般,在年前戲誌才死前,終於是說出了郭嘉所在。隨後便如曆史一般,這曹操很輕易的便得到了郭嘉的效忠。而這次的冀州之行,其實便是郭嘉出士以來的第一戰。也就是呂恒眼下還不知郭嘉已然抵達的消息,若是呂恒知道現在自己即將麵對的人竟然是郭嘉,恐怕呂恒這個後世之人還真的沒信心去麵對,這個可以與被神話的諸葛亮稱雄的人。
俗話說得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後世之人看來,不管郭嘉與諸葛亮二人究竟誰比較厲害。對於現在的人而言,隻能根據曆史上各自的成就來看。諸葛亮雖說出士比較晚,可是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可以說世人對於諸葛亮的了解要比郭嘉多數倍。而對於郭嘉的了解卻僅僅是曹操在赤壁之戰,敗亡後的一句“若是奉孝在世,孤怎有如此大敗!”光是從曹操的如此一句,便可看出郭嘉對於曹操的重要性。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雖然是後世之人杜撰,可由此也可看出這二人雖然經過了數千年,可一直以來經常會被拉出來比較。當下的易中天便曾對二人做過評價“諸葛亮、郭嘉二人,一位曠世奇才、一位天生良才,分別為劉備、曹操奠定了自己的王業基礎。”從易中天的評價可以看出,他對於諸葛亮的評價要更高與郭嘉。
其實這二人其實並沒有什麽可比性,該因這二人擅長的東西皆分數不同領域。一提到諸葛亮,世人第一想到的便是諸葛亮的治政之能。諸葛亮可以說是中華數千年數一數二的內政大才,不說別的。便是諸葛亮可以用最少之地,最窮之地抗衡曹魏集團長達數十年便可看出諸葛亮的治政之能。相比之下,作為人才濟濟的曹魏集團來說。郭嘉雖說智謀無雙,可其對於治政一事卻從未有過任何記載。當然這個更多的可能是因為曹魏人才過多的原因。
最後再從軍事方便相比,郭嘉自出士以來可算是無一敗績。即使官渡之戰,曹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郭嘉依然用計無任何差錯。而反觀諸葛亮,卻是發現諸葛亮與軍事而言還真的無任何可以言說的大勝之戰。所以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卻是隻能算一般的。據史載,諸葛亮出山的時候,純粹是個年輕文士,年齡隻有27歲,也從來沒有經受過軍事方麵的訓練,所以並不知兵。他隻是蕭何,不是韓信,也不是張良。而關於《三國演義》中寫的“火燒博望”卻是與諸葛亮沒有任何關係。不僅如此,便是劉備生前,終其一生一直把諸葛亮當作蕭何來用,從來沒有當作韓信或張良來用。既從來沒有讓他獨立統軍打過仗,每次出征也從來不帶他。因此諸葛亮在軍事上也一直缺乏實際鍛煉,這樣劉備死後諸葛亮獨立統軍時,就體現出軍事經驗方麵的嚴重不足。
至於史上所稱的“六出祁山”,戰略攻魏也僅僅隻有四次,除第一次外,每次行動都在魏方計算中,所以魏國每次都輕鬆取勝。
雖然諸葛亮一生有過六次對魏用兵的過程,但這也僅僅可以發現諸葛亮是從一開始的對於軍事很不成熟,然後逐步走向成熟的。說明他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也證明劉備生前對他的看法以及我們對他的判斷的正確。諸葛亮奇謀為短的局限始終無法克服,因為這種才能來自於天賦,後天無法學習;又取決於個人特質,難以更改。他的個人特質成就他成為一代名相,但同時也決定他不能成為一代名將。諸葛亮缺乏當機立斷的品質,在戰場上缺乏創造戰機、把握戰機的能力,所謂“誌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在攻魏的過程中犯下了很多低級的戰略戰術錯誤,以致連年攻戰而一無所獲,空使國力虛耗。諸葛亮不能決機,不能奇謀,不能冒險,不能用人,不能任下。有此五短,決定他不是一個優秀的統帥。
雖然諸葛亮無率軍統軍之能,可其對於推演兵法卻是無人可及。如諸葛亮發明的八陣圖,便是如司馬懿這種軍事奇才卻也按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說明他是一個優秀的戰術家。蜀亡後司馬昭還專門派陳勰去學習他這一套排兵布陣、部伍約束的戰術。諸葛亮善於帶兵,善於練兵,但是不善於用兵,“用兵如神”這四個字和諸葛亮始終無緣。而相反之下,一生從無敗績的郭嘉便明顯勝於諸葛亮太多了。
由此看來,這二人之間的比較卻也隻能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看法來看。真人小姐姐在線服務,幫你找書陪你聊天,請微/信/搜/索熱度網文或rdww444等你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