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謀在三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無視的沃土

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無視的沃土

  眼見各路大軍已經準備妥當,呂恒便對著沙盤再次介紹了下各地城防,隨後將各種意見統合,最後由呂恒自己推演了一番。最終綜合所有人的意見,準備將大軍兩分,一路借渤海奇襲西南,一路自文安出北平,與劉虞大軍匯合出界橋正麵牽製鮮卑主力。此戰重點不在於正麵戰場的牽製,主要在於西南方向的出其不意。


  而劉備一方是以占據地盤為主,所以奇襲的大軍絕不可告知劉虞。隻等大軍將鮮卑的東進與南下之路封鎖,劉備便可據數郡之地為逐鹿基礎,隨後揮兵東向攻取遼東,占東北平原徹底為統一北方占據絕對後勤。


  此時的東北平原,對於東漢之民來說,不過是苦寒之地。而呂恒如今為何想占據如此苦寒之地,皆是因為,如今大漢除了北方尚且安寧,其它各地皆為諸侯亂命。而提到這裏,便繞不開一個被亂世隱藏的諸侯――公孫氏。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後人往往將視線集中在魏、蜀、吳的興衰成敗,卻忽視了發生在三者之外同樣重要的曆史。東漢帝國的東北邊疆,曾出現過一個維持了五十多年的割據政權,因為由公孫氏家族世代掌握,並以漢遼東郡為中心,習慣上稱為遼東公孫氏政權。這個政權一邊在中原群雄如曹操、孫權之間巧妙周旋,在中原板蕩的年代偏安了半個多世紀;一邊稱霸遼東,東拒高句麗,北撫夫餘,南服韓、濊,空前強化了華夏文明在東北地區的影響。


  據史記載遼東公孫氏政權,在統治遼東近五十多年裏,前後經曆了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和公孫淵三代四位統治者。下麵我想依據很有限的文獻材料,盡力勾勒一下以公孫氏為中心的五十年曆史。


  《三國誌·公孫度傳》裏出現的最早時間是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這一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父延為建義侯。立漢二祖廟,承製,設壇墠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鸞路,九旒,旄頭羽騎。”可是在割據自封之前,他還做了很多事,如今可知的有:一、笞殺襄平令公孫昭;二、以法誅滅郡中名豪大姓百餘家;三、東伐高句驪;四、西擊烏桓。因為公孫度本來“起玄菟小吏,為遼東郡所輕”,這幾件事才使公孫度真正樹立起了威信。按照常理推測,這幾件事加上自立為遼東侯,不太可能在一年之間完成。遼東郡見於記載的上一任太守是楊終,他在漢靈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為張純、張舉的叛軍所殺。公孫度就任遼東太守在中平四年或更晚。另有一條旁證:名士管寧是東漢末年去遼東避難的,“寧在遼東,積三十七年乃歸”。管寧返回中原的時間,據《三國誌·管寧傳》:“黃初四年,詔公卿舉獨行君子,司徒華歆薦寧。文帝即位,征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公孫恭送之南郊,加贈服物。”可見管寧應於黃初四年或五年(因為遼東與洛陽相隔懸遠)離開遼東。

  黃初四年為公元223年,三十七年前應是公元186年,即漢靈帝中平三年,若以黃初五年計算,即為中平四年,正是黃巾起義席卷諸州的年代,這也與名士們“以黃巾方盛,遂至遼東”相合。當時管寧是“聞公孫度令行於海外,遂與原及平原王烈等至於遼東”,可見這時公孫度已經任遼東太守,所以公孫度任遼東太守的時間為中平四年(公元187年)。


  了解了公孫度任職的時間,可以澄清一個習慣的誤解,即認為公孫度是董卓任命的。因為《三國誌·公孫度傳》裏寫道:“同郡徐榮為董卓中郎將,薦度為遼東太守。”這很容易讓人理解為董卓專權時任公孫度做遼東太守,《資治通鑒》便記為“卓以為遼東太守”。董卓進入洛陽並獨裁朝政是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這時公孫度早就“威行海表”了。《三國誌·董卓傳》和《資治通鑒》舉董卓所任用的刺史、太守,都隻提及韓馥、劉岱、孔伷、張邈、張谘五人,沒有提到公孫度,也是一證。


  這樣,到了初平元年(190年),公孫度至少已經做了近四年遼東太守,在辟舉製度下,足以建立一支忠於自己的官僚機構。當董卓遷漢獻帝於長安,並與關東諸軍對峙於洛陽時,他就看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於是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公孫度卒於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一共在遼東經營了近20年,開創了後來割據的基業。他被記錄的事跡大部分在初平元年以前,以後的14年,幾乎是一片空白。我們隻能從許多側麵去了解他的功績:首先,公孫度將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聯成一體,使漢族在東北地區的力量為之振作。東漢末年,許多被稱為“東夷”的少數民族輕則不修職貢,重則寇掠州縣,這時又紛紛向公孫氏政權表示臣服。


  公孫氏與“東夷”的關係,後麵還將詳細論述,此處從略。其次,公孫度的一大成就是使東北地區實現了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公孫淵曾經指使遼東官署上書魏明帝,其中寫道:“郡在籓表,密邇不羈,平昔三州,轉輸費調,以供賞賜,歲用累億,虛耗中國。”這說明東漢的幽州因為與周圍少數民族作戰,長期靠鄰近的三州提供給養,在財政上不能自給。東漢中央的崩潰,邊疆州郡已經無法從周邊獲得財物,這時“度初來臨郡,承受荒殘,開日月之光,建神武之略,聚烏合之民,掃地為業,威震燿於殊俗,德澤被於群生”。無疑公孫度成功解決了財政問題,這是決定一個割據政權能否生存的關鍵,但在客觀上卻帶來了東北地區的深度開發。其三,公孫度治理下的遼東社會顯然是安定的,既不需要參與中原的爭奪,也不用擔心來自東夷的寇抄,因此隨著中原日漸鼎沸,遼東成為了北方尤其是環渤海地區人民避難的樂土。能夠在東漢末年人口不減反增,不可謂不是一大成就。人口的增長,也是公孫度能實現經濟自給的重要原因。第四,公孫度是尚賢的。避居遼東的名士如邴原、管寧、王烈都得到了公孫度的禮待,雖然他們大多不願就任官職,也沒有久留遼東之心,除王烈外,中國少安,都想盡辦法回到中原。但可以想見一定有不少名士賢人接受了公孫度的征辟,成為遼東的官吏。

  公孫度留下了一個勢力範圍東達日本海,北抵黑龍江流域,南包朝鮮半島,西接遼東屬國烏桓諸部的割據政權,於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去世,由其子公孫康嗣位。公孫康在職17年,見於史籍的事跡更加寥寥。根據僅有的記錄,可以看出公孫康在外交上改變了其父的強硬立場,轉為向曹操示好,並對漢和後來的魏表示臣服。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上表公孫度為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曰:“我王遼東,何永寧也!”藏印綬於武庫,拒不接受。到了公孫康嗣位,立即將永寧鄉侯封給了其弟公孫恭,做出了妥協。其後,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討收留袁尚、袁熙的烏桓,破之,屠柳城。袁尚、袁熙、烏桓遼東屬國單於速仆丸、遼西郡單於樓班、右北平郡單於烏延均逃往遼東投奔公孫康。公孫康“悉斬之,傳送其首”,這是很明顯的巴結曹操的做法。奇怪的是,公孫康執行這樣的政策,卻始終沒有得到中央政權的封賞,隻在死後追贈了一個大司馬。其中可能另有其它的原因,材料太少,不得而知了。


  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公孫康卒,“子晃、淵等皆小,眾立恭為遼東太守”,“文帝踐阼,遣使即拜恭為車騎將軍、假節,封平郭侯;”這既表示了曹魏對公孫康努力的肯定,也充分尊重了遼東的自治權。平郭縣屬遼東郡,這一細節也委婉地顯示了對公孫度那句“我王遼東,何永寧也”的讓步。書中記載公孫恭曾經“病陰消為閹人”,故“劣弱不能治國”,公孫恭的施政記錄近乎空白,但至少在處理與曹魏的關係上,他做到了相安無事。這時吳、蜀方盛,曹魏也不願背後再出現一個敵人,公孫恭的劣弱無能正合胃口,這或許是公孫康一上任就受到曹魏的封拜的原因之一。


  而不管遼東大地被公孫氏如何擺弄,這浩瀚沃土,卻一直為世人說無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