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小富婆> 84.第 84 章

84.第 84 章

  剪完頭髮, 周慕修陪步蘅去MOKO公司拿了樣鞋, 再趕到卓周Bella鞋廠。


  路上,步蘅一言不發,想著心事。


  周慕修以為她還在憂心MOKO的事, 寬慰她, 「放心,楊明做了十年的Bella鞋廠廠長, 有經驗得很。他既然說能做, 就不會有問題。」


  步蘅點頭, 她自然相信。


  事實上, 這次發生的事讓她不由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若是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將來不管是打樣還是大貨都不會再這麼被動。只是要想開辦一家工廠又談何容易?恐怕比建立現在的MOKO公司難度還要大得多。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周慕修。


  周慕修思索片刻后回答她:「辦工廠的事還是等MOKO發展壯大以後再說,你以後的訂單隻管在Bella做, Bella做別人的訂單也是做, 為什麼不做你的?你不用顧忌什麼。」


  事實上, 周慕修是怕她太累,辦一個工廠要操的心實在太多。現在開辦也確實為時過早, 若是以後時機到了,他幫她也不遲。


  步蘅也只是想想,她目前分身乏術,公司正起步,她確實沒有更多精力再去創辦一家工廠。工廠需要能人, 她決定這事等她以後慢慢物色到合適的人選再說。


  很快, 他們到達Bella工廠。


  工廠一周休息半天, 今天照常上班。


  廠長楊明見到小周總夫婦親自拿著樣鞋過來,心裡十分驚訝,怎麼還跟周太太扯上關係了?不由奇怪這單到底是哪來的訂單。


  周慕修把鞋遞給楊明。


  楊明仔細看了看鞋子,鞋舌上車了品牌織標:MOKO。


  他立即覺得似曾相識,不由驚奇地脫口而出:「這牌子的鞋我見過!」


  步蘅頓覺驚訝,自己的鞋還沒這麼有名氣吧?


  楊明解釋:「上次有個國外訂單給我們參照的樣鞋就是這個牌子的,他們要求楦形一樣,幫面設計按他們的圖紙,底型也是和這款類似的。」


  周慕修問出步蘅心中所想:「鞋子在哪?」


  楊明立刻讓人把他剛才說的鞋子拿來。


  一款是MOKO去年的產品,另一款是今年國外某品牌參考MOKO所做的鞋,這品牌還是業內人士耳熟能詳的一個牌子。


  周慕修瞥步蘅一眼,笑說:「原來我老婆已經這麼厲害了。我怎麼有一種在幫競爭對手的感覺?」


  步蘅看著面露驚異的楊明,心中微窘,這人又在周公賣瓜了,也不挑挑地方!


  不由瞪他一眼,語露威脅,「現在要反悔晚了!」


  周慕修摸摸下巴,打趣道:「我得想想,免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實上,兩人都知道,Bella和MOKO的鞋目前來說並不衝突,二者風格不同,品類也不同。


  步蘅故意激他,「說不定MOKO以後也做點慢跑鞋,時裝鞋之類的。」


  周慕修瞥她一眼不由笑起來,如果MOKO以後壯大,要做全品類的鞋甚至延伸到童裝也不是不可能。


  他不僅不介意,反而有點期待將來二者競爭的局面。


  楊明看著兩人,終於問出心中的好奇,「這牌子是……」


  周慕修語氣淡淡,卻又透露著些許自豪:「這是我太太的品牌。」


  楊明恍然,長長「哦」了一聲,忍不住又看步蘅一眼。


  調侃道:「沒想到這品牌都火到國外去了,是我孤陋寡聞了!」


  這話當然是誇張了。不過今天要不是楊明提起,步蘅也沒想到自己的鞋被同行大牌給借鑒了。


  這種借鑒自然算不上是抄襲,尤其在鞋服行業這種參考手法再常見不過。


  事實上,每次MOKO有上新,過段時間淘寶一搜,就有很多品質參差不齊的類似款出來。雖說MOKO現在還只是個網路品牌,卻已被不少同行盯著,足見它的獨具一格。


  步蘅謙虛兩聲,仔細端看某大牌已經大貨的鞋子,幫面和大底換了,楦形是一樣的。


  她的關注點重新回到要加急的兩千四百雙鞋子上,把供應大底和面料的商家聯繫方式提供給楊明,說:「楊廠長給我報個價吧。」


  這是老闆娘的單子,楊明不由遲疑了下。


  周慕修問步蘅:「之前那家工廠報價是多少?」


  「五十二。」


  他又轉臉問楊明,「你這邊?」


  楊明看周慕修一眼,「那就.……也五十二。」


  步蘅笑,「貨期緊,你們的做工品相也更好一點,楊廠長還是按正常價格算吧,不用顧忌我。」


  周慕修朝楊明點點頭。


  楊明猶豫一下說:「要是別人的訂單,我們報價是五十五。」


  步蘅思忖,平常的話五十五也差不多。不過這單臨時加急安插,楊明給出的價格恐怕還是打了點折扣的。


  她主動說:「按五十七算。」


  單量少,相差兩塊其實並沒多少錢,不過工人勢必要為此辛苦。所以,這點錢她一分都不想少給。


  周慕修也適時拍板,「就按五十七算。」


  回程的路上,步蘅立即通知許誠事情的進展,許誠也大大鬆了一口氣,慶幸有卓周救急。


  第二天早上十點,楊明打電話給步蘅,通知她初樣格位出來。步蘅讓他拍了照片給她看,由於面料和大底沒到位,用了代用料和相似底,但是版型已與原樣無二致。


  步蘅當即給了確認。


  等到下午厂部讓人直接去拉了面料和大底回來,楊明親自發照片給步蘅確認。步蘅看了沒問題后,廠里一刻不耽誤就開始安排上線。


  在這之後,步蘅也就在中途去廠里看過一次就不再去,許誠在最後要包裝時過去驗貨。


  楊明是個有魄力和強大執行力的人,給出的貨期前一天上午,一車貨就全部拉到MOKO的白鷺倉庫。


  跟車的人給許誠交過貨后,和司機利利索索幫著全給搬進倉庫。


  MOKO報的是周六這天的單品團,全公司的人周末都來加班。


  步蘅不到九點也來公司了。


  活動十點開始,現在已經進入倒計時。


  大家都有點緊張,包括步蘅也是,忙碌這麼久,害怕流量不如自己預期或是成交轉化率低。


  十點一到,客服的電腦屏幕上就不停地在顯示有新的訂單,諮詢人數也陸續上升。


  雖然之前已經做過預案,連行政和平面設計師今天也充當上客服,四個人還是忙得不停打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截止到星期天早上九點,這款鞋被拍出去四千多雙。


  這款以後勢必要作為店裡的鎮店之寶,銷量會源源不斷。步蘅立即打電話給楊明,又補了五千雙單,讓他按正常排期來做。


  經過這次大的活動,MOKO商城店迅速積攢大量人氣,由一兩款的成交優勢帶動了整個店鋪的流量,全店成交量由此進入一個新的台階,當月成為童鞋中同品類同價位級別款式的銷量第一。


  同時,MOKO也被越來越多的網上消費者所熟知。


  而很快,江微微帶三歲兒子錄親子節目的消息被曝出來。


  節目是邊錄邊播。


  果果完全承襲了他媽媽的美貌,在參加的幾個孩子里是名副其實的顏值擔當。雖然性格相對安靜,但是不管他是哭還是笑或是奶聲奶語幾個字都能輕鬆賺取一票姐姐阿姨們的芳心。


  江微微從前拍電影,當年除了被曝出的八卦,其實她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廣大網友們並不知道她的真實性格和為人。


  而在第一集播出之後,不管是演的還是真實的,江微微的個人魅力展露無疑。


  她和果果一下子就火了。


  而這個節目在一個月前被傳是由某個奶粉品牌冠名播出,卻在臨播出前兩天,節目官方微博宣布由國民童裝第一品牌Bella獨家冠名播出。


  節目第一集播出時,五位小朋友全部穿著Bella贊助的服裝和鞋,天真爛漫。


  在第二集時,有個大集合的場景,所有媽媽和小朋友都穿著Bella的白T藍牛仔褲和白色運動鞋。只有果果和江微微例外,腳上穿著的是疑似另一個品牌的紅色帆布鞋。


  奇怪的是,節目中竟然沒給兩人的鞋標打碼,還時不時地給特寫,鞋子後跟標是明晃晃的MOKO字母。


  這次,不管是細心還是粗心的網友都發現了,立即開始扒這個品牌。


  於是,在第二集播出之後,MOKO親子鞋跟隨Bella一起上了熱搜,熱搜詞條是#Bella和MOKO的姦情#

  並且,迅速有人循著蛛絲馬跡扒出,MOKO是卓周老闆娘的自創品牌,難怪能在Bella贊助的節目里再三亮相。


  步蘅當晚對此一無所知。


  第一期節目她看了,當時還奇怪怎麼是Bella贊助,一點沒聽周慕修提起過這事。


  她還問了,周慕修只說是公司臨時決定,沒再多說。


  第二期節目步蘅還沒來得及看,是在第二天去MOKO公司時聽客服興奮地討論時才知道的。


  而當天商城總銷量激增三倍,小紅鞋當天就有賣斷碼的。


  大家毫不避諱地在她面前感嘆,「周先生簡直太給力了!」


  許誠和她商量后立即給Bella工廠下單。


  她卻有些等不及回家再問周慕修,立即拿了車鑰匙去卓周找周六加班的他。


  她急急地推開他辦公室門,見他正在裡面和幾位西裝革履的大佬談話,忙歉意地笑笑,關上門。


  門卻立刻打開了,他掩上門,臉上帶著些焦急:「怎麼了?不是去公司了?」


  步蘅緩下心神,彎起嘴角問:「你和江微微串通好的?」


  事實上,江微微有一次帶著果果來她公司,正是看中那款紅色帆布鞋。因為是全碼段,江微微就說想和果果配親子鞋穿,當時就給自己也拿了雙三十七碼。


  她當時只以為她喜歡,並沒多想,哪知道會在節目里穿。


  周慕修立即知道她是為了什麼事,見她不像是不高興的樣子,放下心來。


  摸摸她的長發緩聲說道:「以MOKO如今的成績來看,將來要成為一個好的品牌是必然的事。我只是利用手上的資源和一點男人的私心幫你稍微加快這個進程而已。」


  步蘅揚眉,「男人的私心?」


  周慕修笑,「男人的私心,就是想方設法討老婆歡心。」


  步蘅頓時失語,此刻就是說「謝謝」也顯得矯情。


  心裡卻感動得無以復加,這輩子她真是夫復何求了。


  自此,MOKO的小紅鞋開始在明星和路人之間流行起來,幾乎人手一雙,成為潮流街拍的萬能搭配單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