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橫穿亞美尼亞(下)
“你的判斷是……”
“大王,依著曼蘇爾對待功臣的態度,一旦他在新修的巴格達城站穩腳跟,對了,所謂站穩腳跟,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能隨時從一地出動五萬左右的大軍,以隨時威懾方圓千裏的地方,如此一來,他的國度就穩定了”
“屆時,別說區區易卜拉欣了,就算是並波悉林複生也不在話下,曼蘇爾上台,死在他手裏的可不光是並波悉林一人,兄弟姐妹也不在少數,於是,對於易卜拉欣,他隻是暫時穩住而已,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穩住我國,對於他來說,擊敗並徹底覆滅阿裏家族並不困難,徹底覆滅密特拉教徒、胡拉米教徒更是易如反掌,他顧忌的是我們,他顯然清楚,無論是在以前的白衣大食,還是並波悉林時代,大食軍都不是我們的對手”
“在那之前,河中的諸方勢力就不用說了,北方最強大的突騎施汗國也隻能與他們打一個平手,不過草原勢力也顯然沒有放在他們眼裏,他們顧慮的是大唐,他們清楚,隻有擁有大量城堡和農戶的勢力才是他們真正的對手”
“這才放過了與他們一山之隔的陀拔思單王國,就是顧忌大唐的反應,而所有被他徹底拿下的勢力,多半也是同樣得罪了大唐的”
“於是,在這種情形下,曼蘇爾需要等待一個機會.……”
“我國進攻科薩汗國時的機會?”
“多半如此,科薩人自然不如大食,不過那是以前,一個純粹遊牧部族的汗國顯然不是大食人的對手,若是科薩人沒有皈依猶太教,並從羅馬人那裏得到大量的擁有經商、讀書識字、計算、工匠技藝的猶太人,科薩人最終還是會被大食人滅掉”
“不過那也需要幾十年才行,任誰麵對一個有著五萬精銳騎兵以上軍力的國度都要從長計議,於是,在曼蘇爾看來,我國雖然實力稍強,但也需要至少五年才能徹底定鼎科薩,五年時間,足夠他們再次統一波斯了”
“你的意思是,一旦我國開始攻擊科薩汗國,曼蘇爾就會立即發起進攻易卜拉欣的戰事?”
“是的,大王你看,從巴格達出發,向東北可攻擊加茲溫一帶,向西北則可攻擊大不裏士一帶,加上其在摩蘇爾的軍隊,拿下易卜拉欣估計一年時間就辦到了”
“至於中間的剌夷城,隻消南方伊斯法罕一支軍隊就可以辦到,而東邊布沙爾山穀的胡拉米教派,自然是呼羅珊總督加赭瓦爾的攻擊對象”
“嗬嗬”,孫秀榮也笑了起來,“他就不怕我國乘虛而入?”
蘇希傑也笑道:“以他的認知,絕對會以為我國在攻打科薩汗國時會投入重兵,從而在海南府-河中一線整體會處於防禦態勢”
“你有什麽好建議?”
“我國要想安安穩穩實施黑海攻略,非得再對大食進行一次致命打擊方可,依照大王的籌劃,用南北各十個營頭發動科薩戰役就行了,我國還有五十五個營頭,東北方向應付回鶻人有五個營頭就可,東邊應付唐軍隻消三個營頭就可”
“大唐久戰之後國內極度虛弱,三個營頭完全可行,何況在朔方與北庭之間還有日漸強大的沙陀人為我緩衝,至於東南的吐蕃人,有十個營頭也就夠了”
“於是再剝去大約二十個營頭,再拋去穩定內部的二十個營頭,還剩下十五個正規營”
“河中--海南府一線再放上十個營頭就行了,於是我國還能多出來五個營頭”
孫秀榮罕見地在部下麵前頭一次在重大問題上馬上表達了意見,他點了點頭,“你與我的看法差不多,不過那樣太被動了”
“大王的意思是……”
“大食人的破綻在哪裏?不是巴格達,更不是摩蘇爾和伊斯法罕,而是呼羅珊,無論如何,黑衣大食最多軍力的地方還是在呼羅珊,而呼羅珊的加赭瓦爾想要再次西進攻擊胡拉米教派,又要跨越千裏荒漠”
“在上次戰役中,他們失去了大量的騎兵,想要一下補齊談何容易,你是牧民出身,知曉如何馴馬,雖然馬匹兩歲就成熟了,不過上好的戰馬一般要等到三歲,也就是說加赭瓦爾想要再次快速進抵沙布爾至少需要三年”
(蘇希傑的父親來自西突厥右廂的阿悉結部落,母親來自左廂的鼠尼施部落,故被孫秀榮命名為蘇希傑)
“可他完全可以不貼著厄爾布爾士山南麓行走,而是從南麵的荒漠過來,直接進抵塞姆南!”
“他出發時難道不會想到我軍的介入?那樣一來,就不能帶著太多步軍,而是大量的騎馬步軍,我說的不是戰馬,而是馱馬,依著大呼羅珊地區的實力,雖然戰馬難得,不過從民間征調大量能夠騎乘的馱馬還是做得到的”
“於是,大概一萬真正的騎兵,以及好幾萬騎馬步軍無論從那條路過來都不會逃過密特拉教派、胡拉米教派的眼睛,因為純粹的步軍就算人數再多,也能掩藏行蹤,但有大量的牲口就不行了”
“大王的意思是一旦加赭瓦爾再次從呼羅珊出發,我軍那多出來的五個營頭就對其半道而擊?”
孫秀榮卻搖搖頭,“半道而擊,還在別人的國境,談何容易,情報的獲取再到反應乃至行軍都來不及,他果真出動的話,我會讓人從河中出兵,這一次,一次出動十個正規營,將木鹿城、圖斯城、內沙布爾這三個呼羅珊的核心地帶全數毀了,如果加赭瓦爾快速回援,那時再半道而擊才是最妥當的”
“然後徹底覆滅大食人在呼羅珊的勢力,大食人能夠占據波斯,靠的就是呼羅珊的力量,因為在白衣大食時期,哈裏發就允許呼羅珊的居民整體皈依大食教,而且呼羅珊的居民由於長期與吐火羅、河中交戰,民風極為剽悍,是波斯最好的戰士”
“少了呼羅珊地區,大食人的勢力將會大減,屆時幹脆讓祆教徒在該地複起,一方麵顯示本王作為光明使者沒有食言,另外也讓這裏的人再次改宗……”
“恐怕不容易吧”
“自然是的,不過那就是祆教徒與大食教徒之間的事了,我會讓史泰染緬退出碎葉軍,以妙風使者的身份輔佐圖蘭朵的兒子,將火尋國的祆教徒遷徙一部分過去,加上吐火羅的祆教徒,足以穩住三地了,此後,以史泰染緬的能耐,將整個呼羅珊地區征服也不是難事”
“您就不怕再培養出一個哥舒迷奴?”
“不怕,就算出現了第二個哥舒迷奴,但是大食教在進入波斯後,至少殺了上百萬祆教徒,這種血海深仇想必是化解不了的,如此一來,曼蘇爾在沒有了呼羅珊軍團的支持後,還能在大不裏士、加茲溫地區支撐多久就可疑了”
“此時,易卜拉欣應該明白了他麵對的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物,絕對會再次向我國靠近,我國便趁機讓其放棄對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的協議,由於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三國都是信仰基督教的,有了這一幕後,他們會徹底倒向我們”
……
雖然遭遇了一個小波折,不過並沒有太過影響一行人的心情,歇息幾日後,他們急需趕路,幾日後終於抵達埃裏溫。
真正的亞美尼亞大公,巴格拉圖尼家族的納斯爾親自來到城外迎接涇陽君王。
孫秀榮藏在人群中,不時打量著四周的情形:
埃裏溫城遠比納希切萬大,城牆也是白色的,城中那最高的建築物已經換成了基督教堂,樓頂的十字架十分醒目。
城南幾十裏外的亞拉臘山雪峰就好像在眼前一樣十分清晰,與後世不同,此時的亞拉臘山依舊是屬於亞美尼亞的,而不是屬於土耳其的(這是亞美尼亞千年的遺憾,基督徒心目中的聖山卻在大食教徒手裏,諾亞方舟也成了一個笑話)。
納斯爾溫文爾雅,與馬米科尼揚家族的人截然不同。
在後世,亞美尼亞人對馬米科尼揚家族的敬仰遠在巴格拉圖尼家族之上,顯然是認定馬米科尼揚家族的貢獻是大於後者的,不過在這個時代,就算三國聯合起來也不是羅馬人、大食人、科薩人任何一方的對手,若是采取硬抗硬,下場將極為慘烈,在大食人手裏更是如此。
當然了,若是這三地掌握在碎葉軍手裏那就是另外一說了,不過孫秀榮顯然是不想在這個宗教、地理、民族都異常複雜的地方摻乎進來。
飛地,隻有像西班牙(北非)、美國(全世界)那樣的飛地才是唯一可取之道。
就這樣,離開埃裏溫後,一行人繼續往西,大約過了十日才抵達通往巴統的龐廷山脈(後世土耳其北部靠近黑海的山脈,綿延幾千裏)東麓的山口。
從這裏開始,又要穿行一百多裏的山路了,而巴統港就在山的那邊。
元豐,這位比孫秀榮大五歲的北魏王族後裔,後世大唐詩人元稹的遠親已經得到消息,先一步在山口候著了。
“大王”
元豐並沒有因為丟掉海南府總督而懊惱,而是充滿了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和興奮。
“按照約定,巴統港百裏範圍都是我國的租借地,不過南麵的霍帕港是亞美尼亞大公國麵向黑海的唯一港口,就沒有算進來,為了補償我國,從這裏開始,一直到巴統,都是我國管轄的領地,已經超過百裏了”
“是嗎?”,孫秀榮十分興奮,就要見到黑海了,上一次他抵達黑海還是在大夏時代從美洲橫穿大西洋抵達北非,然後越過地中海,穿越達達尼爾海峽抵達的,一路上,他先後發動過好幾場戰役,不過對象都是奧斯曼帝國。
這一次,目的和方式都不同了,結果還會一樣嗎?
他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