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真桃花石帝國> 第247章 而立時節

第247章 而立時節

  孫秀榮三十歲了。


  如還是在大夏國,到了這個年紀,他已經一統漠北草原了,但眼下的他還隻能蟄伏於大唐的羽翼之下,雖然有些掛羊頭賣狗肉之嫌,但明麵上就是如此。


  但這一切還是值得的。


  最值的還是人口,眼下他的麾下有三州二十五萬戶,百餘萬丁口,雖然與大唐任何一道比較起來相差甚遠,別的不說,河北道(河北省)就有千萬人口,河東道(山西省)有四百萬人口,但在草原上也算是一處非常強大的勢力了。


  突厥汗國最強盛的時候,最多三十萬戶,兩百萬丁口,但都是牧戶,戰爭潛力與他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後世的契丹倒是一個強大的國度,那也是在擁有了大量農戶的基礎上才得來的。


  這還不算,他的北庭每一處都是農、牧皆有的地方,每一處都是工礦業興旺的地方。


  自從將都城搬到後世阿拉木圖,眼下的阿利施來了之後,他幹脆將北到齋桑泊,南抵熱海的地方設置一個大州,名曰伊犁州,下轄伊犁郡(伊犁河上遊胡祿居部)、熱海郡(伊塞克湖處木昆部)、雙河郡(從庭州劃出來),加上阿利施郡,也算是一個大州了。


  眼下,他讓荔非守瑜擔任庭州牧,駐紮在輪台,下轄瀚海郡(白孝德)、天山郡(荔非守瑜)、多坦郡(阿布思)、金山郡(南霽雲)四郡。


  伊犁州新設後,這一次孫秀榮並沒有兼任州牧,而是讓再一次投靠自己的封常清擔任,除了一直跟著自己的博格達營,還有從高昌投降唐軍中設置的天山營以及高庭暉的博格拉營。


  原碎葉鎮自然變成了碎葉州,由張翰擔任州牧,下設怛邏斯郡(元豐)、阿史不來郡、碎葉郡(石玉奴)、歌舒郡(歌舒曜)、碎葉北郡(李進才)。


  而在中央一級,別駕由封常清兼任,管轄戶曹、田曹、法曹,李繼勳升任司馬,管轄兵曹、刑曹,席元禮升任長史,管轄工曹、倉曹。


  宇文邕奴升任大都護府掌書記,實際上是孫秀榮的私人總管,管轄文書與仁勇都,將仁勇都升至都尉極,宇文邕奴兼任都尉,蘇希傑為副尉並擔任執行司郎中。


  至於李白、岑參,前者與其說是一個大詩人,不如說是一個大酒鬼,在碎葉川沒待上幾日便回去了,對於此人孫秀榮倒是沒有一絲挽留。


  倒是岑參還是留了下來,他與前判官劉單一起撐起了大都護府的中層職位。


  三州,在州府所在各有一處大型冶場,分置幾千匠戶在此打製兵器和民用器具,並在熱海郡所在的郡城設置大型碼頭,從渤海國那裏弄來的船戶已經打造了第一批共三艘大船、七艘小船,大船的製式迥異於眼下大唐的製式。


  船型是孫秀榮親自畫就並標明尺寸後交給船坊的,大船長約十丈,闊約三丈,尖頭闊尾,有兩層直通甲板,孫秀榮標注的直通甲板與眼下大唐的多層甲板頗不同。


  大唐水師的甲板多用來裝載貨物以及軍卒、旅客行走坐臥之處,並沒有多厚,但孫秀榮標注的甲板卻很厚,船幫也大大厚過眼下這個世界流行的船幫。


  直通甲板分為兩層,一層即為頂層甲板,分為首尾艙,中間則是三根桅杆。


  頂層甲板船舷設置有類似城牆的女牆,顯然是為了防禦設置的,最關鍵的則是在下麵一層甲板,那上麵安置有碎葉軍特有的短管火炮,不過既然是在厚實耐操的船板上,自然安置了五百斤重的大型火炮。


  至於船帆,有兩艘是三麵縱帆的製式,有一艘則是組合橫帆加上滑輪、絞盤的製式。


  區區熱海,自然是不需要水師的,孫秀榮此舉顯然是為了長遠的考慮,但無論如何,那一千戶從遙遠的渤海國到來的船戶雖然感到有些詫異,但終究有了用武之地,一部分自然成了船匠,剩下的年輕人則成了“水師”,

  剩餘七艘小船,隻有五丈長、一丈寬,還是尖頭闊尾的設置,備有一麵縱帆船槳,加上尾舵,可在熱海上快速往來。


  草原人也有了水師,據說高仙芝聽說後不禁大笑起來。


  從高昌、媯州遷來的人幫了大忙,直到此時,孫秀榮設置的州、郡、縣三級衙署才有了相對完整的人員,加上以退伍軍人為主的衙役、鄉正、裏正、村正,一整套行政體係至此才有了雛形。


  這三年,除了州城設置學校招攬優秀適齡子弟進入學校學習,還在農戶眾多的郡城也設置了學校,同樣揀拔優秀孩童入學學習。


  有了正式的體係,就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十五歲入學的規製了,但也不可能像後世的六七歲入學,最後決定招收十歲的男女孩童入學,學到十五歲,然後又在阿利施設置一處類似於大唐國子監的“高等學校”——天山大學,孩童們學到十五歲後,成績優異者進入大學繼續學習,學製三年。


  以大都護府眼下的人力、財力,自然不可能全部入學,隻能揀拔優秀者。


  那所天山大學,則由孫秀榮親自兼任校長,每年隻招收五十名學員,課程從以前的算術、國文增加到三門,第三門對外宣稱是“格物”,實際上是後世大夏國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自然隻能由孫秀榮自己講授。


  這三年,孫秀榮就是窩在天山大學培養出了第一批五十人的優秀學生。


  其中最為優秀者有兩人,眼下都成了孫秀榮的“侍從”之一。


  一人叫薑公輔,二十歲,祖籍隴右天水郡,祖上被發配到愛州日南縣,就是後世越南清化日南縣,天寶年間才有機會回到內地,此時的越南還是不毛之地,甫一回到內地,薑公輔不禁為大唐疆域之廣闊,城池之高大,長安之富庶所折服。


  他聽說大唐疆域的最西部是安西,回到天水郡後,便在十七歲那年來到安西遊曆,當然了,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他薑家自從犯事被全族發配到越南後,還有一支遠親沒有受到波及,此時這支遠親裏正好有一人在高昌鎮柳中縣擔任縣令,於是他就去高昌了。


  殊不知,此時正好碰上孫秀榮為了解救碎葉城,對高昌鎮實施了圍魏救趙之計,最後擊敗封常清,拿下了整個高昌鎮,將全部居民包括旅居在此者全數遷往庭州,薑公輔正好在此之列。


  遷到庭州後,對於旅居在安西的,若不願意留在庭州的,孫秀榮也沒有勉強,發放路費後任其離開,但從祖父輩就在邊荒不毛之地討生活的薑公輔還是留了下來,在長安時他也隱隱約約聽說過孫秀榮這位身份奇特的邊境大將,沒有想到的是竟然如此“奇特”。


  還有一位叫賈耽,也是二十歲,滄州人,三國謀士賈詡之後,喜好山川地理,孫秀榮南下媯州時,他正好在媯州邊牆附近繪製地圖,恰好被碎葉軍拿下了,對於此人,孫秀榮有些印象,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遷到阿利施後,薑公輔、賈耽都是第一批進入大都護府第一座大學——天山大學首批五十名學生之一,在大唐的一眾少年士子裏,這兩人也是極為特殊的存在,不僅古文優異,對於雜學也十分擅長,倒是讓孫秀榮大呼僥幸。


  特別是賈耽,此人本就對地圖之學十分擅長,從孫秀榮那裏學到了數學、地形圖、等高線等知識後更是如魚得水,再加上如何運籌軍力、軍械、糧草後,更是在打理後勤輜重上十分熟練,眼看就要成為封常清第二,何況此人也擅長騎射。


  於是,薑公輔為孫秀榮主理文事,賈耽為他主理武事便成了常態。


  在大唐,太學助教是從七品的官員,眼下這兩人都成了這個級別的官員隨侍在孫秀榮左右,也有祿田、俸錢、料錢、仆役錢,算是頗為清貴了。


  加上重新以總管身份出現在眾人麵前的宇文邕奴,這三人算是他日常談論事務的對象了。


  這一日,孫秀榮先後接見拔塞幹部新任大酋蘇農達幹,以及聶敘丹樨派過來的使者。


  在阿利施城內城四進的大都護府裏,第二進是大都護府日常辦公的地方,其中有一間較大的房舍就是他的書房,平日裏與別駕封常清、司馬李繼勳、長史席元禮、掌書記宇文邕奴商議事情就是在這裏,而薑公輔和賈耽會隨侍左右。


  對於拔塞幹部,能夠投靠自己他自然高興,不過就跟阿悉結部一樣,孫秀榮依然保持著警惕。


  由於封常清還兼著伊犁州的事務,實際上在大多數情形下,隻有李繼勳、席元禮、宇文邕奴三人在此,眼下孫秀榮正在與這三人商議拔塞幹、阿悉結以及聶敘丹樨的事情。


  時至今日,他孫秀榮參與劫掠邊令誠的事情也幾乎被透露出去了,得知此事後邊令誠自然勃然大怒,不過眼下的他卻無能為力,在隨著高仙芝征服大小勃律後,他就調回長安了。


  隨著孫秀榮已成氣候,以他的身份想要對他不利很難做到,因為眼下的北庭實際上已經成為大唐君臣喉嚨裏最大的一根刺,不用邊令誠出手,一大幫人都在暗地裏出謀劃策。


  何況,沒準邊令誠這廝一早就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過一直隱忍不發而已。


  通盤掌握情況是隻有宇文邕奴,眼下正是他在說話。


  “大都護,先說那拔塞幹、阿悉結,這兩部都有兩萬戶,一個占據了整個碎葉川下遊,一個占據了整個藥殺水下遊,還靠著鹹海,都是有數的大部,與更西邊的烏古斯不同,他們都是有著從突厥汗國沿襲而來的一整套規製”


  “故此,職部建議,在兩部王帳附近抽調三千戶納入博格拉部,將其少年納入碎葉軍,一個稱為阿悉結營,一個稱為拔塞幹營,正好阿悉結的都摩之和拔塞幹的蘇農達幹都是年輕人,就由其擔任都尉,由我方人員擔任副尉,雜以中下級軍官”


  “其它牧戶,一開始由其部落長老組成議事機構管轄,等到阿悉結營、拔塞幹營有退伍軍官了,就可在原地設置郡縣管轄”


  “同意!”


  孫秀榮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就同意了。


  “過幾日,就由你代表我去兩部宣布此事”


  “是,大都護”,宇文邕奴趕緊應道,“至於聶敘丹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