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不問動機
不知不覺,建安六年就進入了尾聲。
隨著各郡上計吏陸續趕到,司徒府進入最忙碌的時節,邯鄲城變得熱鬧起來。
公務之餘,上計吏們遊走在邯鄲城內外。享受著趙國美食、觀賞著趙國歌舞的時候,諸葛亮治邯鄲的各種舉措也從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傳入他們耳中。
在感慨諸葛亮高明的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一個問題。
諸葛亮能做的,他們大多也能做。縱使不是每個縣都有邯鄲這樣的雄厚基礎,但在現有基礎上升一個台階,卻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難度。
度田對民心穩定的幫助不言而喻,對經濟發展同樣不可或缺。
人只有吃飽了,解決了生存的問題,才能想到發展。
有上頓沒下頓的時候,沒有幾個人會想著將來。
於是乎,申請度田的郡國一下子多了起來。
郡守、國相親自來的,會直接向司徒府提出申請。郡守、國相沒有來的,上計吏要麼之前約定,自行提出申請,要麼緊急派人回去請示。
上計還沒結束,司徒府經過粗略統計,除去朝廷尚未恢復直接控制的益州、交州,接近九成的郡國申請度田,剩下的一成也持一種曖昧的態度,即不申請,不反對,聽天由命。
堅持反對度田的郡國也有,但屈指可數。對渤海那樣的典範,大多數人保持了難得的清楚,敬而遠之。
畢意渤海推行德政一年的現狀就擺在大家面前。
士大夫也許會支持張昭的德政,但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買賬,他們寧願背井離鄉,遷入度田的郡國。
對他們來說,土地的吸引力太大了。
這直接導致了渤海戶口嚴重不足,損失比經歷了幾場大戰還要慘烈。
願意為了德政不惜利益的士大夫畢竟太少。
在義與利之間,更多的人選擇了現實中的利,放棄了理想中的義。
這在司徒府內部引發了爭議。
一部分人認為,不應該接受所有郡國的度田申請。很明顯,有些人申請度田根本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政績。在度田是否更有利還沒有定論的時候,讓他們推行度田並不可取。
這些人為了自己的政績,會不管不顧的強行推進。一年之後能不能有利益不好說,短期內的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
讓這些守相推行度田,更可能傷害度田的名聲。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應該接受所有的申請,讓他們進行度田。
理由也很簡單:到目前為目,度田並不是一項強制推進的政策,而是鼓勵郡國自行決定。既然他們想度田,那就讓他們度田,最後結果也由他們自己負責。
鼓勵度田是聖旨,司徒府沒有禁止度田的權力。
況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度田有利於民生恢復已經是確鑿無疑的事實。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度田都更有利於提高百姓生產的積極性,減少百姓因貧困而生亂的可能。
兩種意見爭執不下,最後傳到了劉協耳中。
劉協派人將楊彪請來,包括一些司徒府的主要掾吏,聽取了雙方的論述后,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覆。
所有申請度田的郡國都可以度田。司徒府不能禁止,但可以加強監督,看看在度田的過程中,有沒有人趁機假公濟私,反向操作,將百姓的田度給了大族,更要看看在度田的時候,有沒有度田不實,瞞報數字,讓百姓以不足數目的土地,承擔更多的稅收。
這個問題不僅要由司徒府負責,司空府更要深度參與,承擔起監察的責任。為了能夠對各郡國實行有效的監察,有必要從當地選拔一批年輕士子協助工作。
作為獎賞,盡忠職守的年輕士子可以作為郡縣監察人員的備選對象。
楊彪、周忠接受了旨意,遵照執行。
劉協最後對楊彪說,不要糾結於那些申請度田的守相是否出於個人利益,要看他們度田的過程是否合乎要求,結果是否有益於朝廷和百姓。
動機可以作為將來獎勵或懲處的加分項、減分項,不應該成為是否可行的判斷依據。是否可行,只能看實際情況。
要求所有的官員大公無私,一點私心都沒有,可能嗎?
能做到私不害公就行了。
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嚴要求,只會逼著人掩飾本心,造就一批偽君子。
楊彪微微頜首,點頭表示贊同
周忠面無表情。
——
新年到來之前,劉協又宣布了兩件事。
一是將記錄起居注的職能從蘭台剝離,重歸太史,隸太常。
太常名義上屬司徒管轄。劉協此舉,等於將記錄起居注的責任交給了司徒府,踐行了還政三公的諾言。
剝離了這個職能后,蘭台可以專註於學術研究,與實際朝政脫離接觸,成為一個純粹的學術機構,為天子提供顧問和諮詢支持。
這不是改變,而是恢復了蘭台的本來面目。
就此,蘭台與講武堂成了天子的智囊和顧問,一左一右,一文一武。
考慮到蘭台和講武堂都有大量的文書,劉協決定再建一個隸屬於少府的印坊,為蘭台、講武堂刻印書籍提供服務。
這個印坊規模不要大,但工藝、技術要求都比較高,以保證印出來的書籍都是精品,賞心悅目,還有收藏價值。
這個任務很自然的交給了甄宓。
相應的,甄宓也被納入後宮,成了甄貴人。
她之前主持的冀州印坊則交給了邢顒的夫人張氏。
這個消息傳出,司徒、司空都沒什麼激烈的反應。
天子重文教,以貴人掌印坊是習以為常的事,荀文倩掌同文館印坊,宋都、董宛掌太學印坊,都是眾人皆知的事,多一個甄宓掌少府印坊也沒什麼不好。
反正都是內朝的私事,他們懶得管。
至於甄宓為貴人,他們覺得更自然。
不僅自然,而且早該如此。
冀州人對朝廷有意無意的壓制一直耿耿於懷。天子明明父母都出自冀州,卻借著審配、田豐等人叛亂的理由,將一半冀州士大夫流放海外,早就在冀州士大夫中埋下了怨言。
雖然朝廷積極徵召冀州士子入朝從軍,但懷疑一直都在。
如今納甄宓為貴人,算是對冀州的打壓結束,轉向拉攏的方向,有利於冀州的士大夫歸心。
正如所料,甄宓入宮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冀州就沸騰了。
無數人奔走相告,互相慶賀。
等了一百多年,因為郭聖通皇后攢下的那一腔怨氣終於得以抒發。
冀州人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