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知足
說著又往他們身後望了望,並沒有看到人,問道,“你姐呢?是不是在上課呢?”
孟悠悠含糊應了一聲,“她在給人上課呢。”
趙南報的是一對一的輔導課,點名道姓的要孟珍珍做他的老師,雖然知道他的目的不單純,但是孟悠悠覺得她也沒有資格去決定,所以幹脆把選擇權交給了孟珍珍,兩個人僵持了幾天,最後不知道趙南說了啥,孟珍珍反正是同意了。
除了給趙南上課之外,孟珍珍還要給其他學生上課,然後他就挨個找那幾個課代表拚課,折騰到最後的結果就是隻要孟珍珍去上課了,就一定可以在教室裏見到趙南。
孟珍珍不說啥,那孟悠悠自然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啥都沒有看到,反正對她也沒啥影響。
吳青梅倒是沒有懷疑,隻跟著薑川和孟悠悠一塊兒去了新買的房子裏,這還是她第一次來這裏,所以看啥都覺得新奇。
要不是孟悠悠得了獎金,她們在孟家灣的那幾間房也蓋不起來,同樣的,如果沒有孟悠悠,她們在b市隻怕是一輩子也安不了家。
“悠悠,真是辛苦你了。”
吳青梅逛了一圈下來,看到留給她的房間裏的所有用品都是精心挑選的,因為都是她喜歡的樣式和顏色,便知道孟悠悠肯定背後花了不少的心思。
作為母親,把養家的重擔都托付給孩子,吳青梅內心深處其實是羞愧的,可是更多的,她為有這樣的孩子而驕傲和自豪。
“都是一家人,你說這些話幹啥?”吳青鬆坐在沙發上,左右看看,聞言便道,“孩子孝順,你就等著好好享福就行。,別整那些虛的。”
“對啊,媽,你和我客氣啥?我可是你親閨女,”孟悠悠接話道,拉著吳青梅在沙發上坐下來,“這是托人買的進口沙發,坐著是不是很舒服?”
其實這樣的沙發放在後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是在這個桌椅板凳盛行的年代,找一張有海綿墊的沙發實在是太難了。
“舒服倒是舒服,就是顏色看著不耐髒啊,”吳青梅伸手摸了摸,評價道。
這沙發是米色,她幾乎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顏色的家具,不耐髒意味著要經常擦洗,損壞的可能性自然就更高了,所以一般人家很少會買這樣的,就像是她,肯定是不樂意的。
可是好看是真的好看,尤其是放在這樣的屋子裏,搭配起來讓人隻覺得非常合適,讚歎主人家有眼光。
“啥鍋配啥蓋,要是這裏放上幾條板凳,你覺得合適嗎?”吳青鬆聽她這麽說,立馬就知道她的想法,反駁完又說道。
“悠悠,回頭我要是也買房子了,你也幫我弄套這樣的沙發,成不?”
孟悠悠笑著應了,“當然可以啊,可是大舅,你也要來b市這邊常住嗎?”
在b市買房自然是不虧的,哪怕不住放在那兒也不錯,隻是之前她覺得吳青柏兜裏有錢,他來買對吳家來說意義都是一樣的,所以就沒有勸吳青鬆另外買一套。
當然了,也是擔心他不願意,畢竟相比於吳青柏,吳青鬆那裏掙的都是小頭。
“我不住,但是磊磊要住啊,”吳青鬆看了眼薑川,才繼續說道,“在大城市裏見識得多,以後肯定不願意回農村了,所以要是他回頭也像你們兩個一樣準備結婚成家,那我不得早些幫他準備著嗎?”
這些話其實是劉美秋和他說的,吳青鬆覺得挺有道理,哪怕大學畢業有了工作之後,幾年就能單位分房,可是那到底要多等幾年,沒道理讓吳磊磊到時候還帶著老婆孩子跟著住在吳青柏那裏。
吳青鬆是舍不得錢,覺得買套房子的價錢太貴了,可是更心疼孩子,所以才打算早些準備著。
“那行,回頭我先幫你留意一下房子吧,”孟悠悠明白他的意思了,主動提出道。
買沙發是要的,可是前提是先要有個房子放沙發,這個邏輯她還是懂的,隻是孟悠悠不大喜歡吳青鬆和她說話這樣拐彎抹角,不如直來直往的更好。
哪怕心裏有點介意,可是她啥也沒說。
吳青鬆又陪著她閑聊了幾句,見她似乎是真的不大在意,這才鬆了一口氣,要是因為這件事而讓兩個人生了嫌隙,他覺得一點都不值得。
可是想到劉美秋說的話,吳青鬆覺得還是有道理的,今時不同往日,他待孟悠悠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了,該有的尊重不僅要有,而且要更多才行。
等到他把這樣的話和吳青柏提出來之後,隻落得吳青柏大聲的嘲笑,“大哥,你的腦子咋就不會拐彎呢?”
“啥意思?”吳青鬆是真的不明白。
“你覺得孟悠悠為啥養豬做生意啥的都帶著我們?”吳青柏知道這事還得讓他想通才行,於是細細解釋,“是不是以為她離不開我們,需要我們的幫忙?”
“別的或許不用,可是賣衣服不用幫忙嗎?”吳青鬆倒沒有覺得他們的作用無可替代,隻是想著也是不可或缺的。
“就那個柳江林,要是憑我的能力,哪怕是費盡心思搭上了線,但肯定是拿不到這樣優惠的價格的,而且,我們也不可能有如今這麽好看的款式,幾乎是市麵上的獨一份。”
吳青柏越說越起勁,他現在可以隻用待在b市,隔三差五的去趟y市就行,平時需要貨了,隻要直接打電話過去訂貨,讓柳江林幫著從鐵路上發過來就行。
省時省力又省心,這不管靠的是孟悠悠還是薑川,反正靠的人不是他。
吳青柏看得很清楚,掙錢這事,從來不是孟悠悠離不開他們,而是他們離不開孟悠悠。
“可是……”吳青鬆還想再說什麽,卻被他直接打斷了。
“大哥,別可是了,你想想孟貴現在是啥下場?那可是她親爹!”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吳青柏決定以後一定要時不時的提醒他們,不能有人因為日子好過了,開始不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