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小宋騰龍> 第698章 鏡子

第698章 鏡子

  邢秉懿輕聲道,“這倒不怕,反正奴家感覺比在韓州安逸多了!”


  對方說,“明日別等太上降尊開口,娘子要主動去請示一番,問問接待金國議和的使者要花什麽錢,這是你我的本分。”


  “嗯。”


  康王抱著邢秉懿躡足走回到她的寢室,他膽力壯,又長期練箭,目力十分精銳,室內未掌燈也一眼看到床裏並排躺著兩個,認得是張穠和雁翎,正在屏息而臥。


  他故作不知,輕輕放下她轉身退了出來。


  ……


  秦府的燈籠照著的這些人大街上一分,一撥兒回了城東宰相府,另一撥兒轉道去了杜公美下榻的使館。


  杜公美渡過黃河心裏就沒踏實過,他相信在黃河以南,見到他的十個老百姓裏得有十二個恨不得他死,連孕婦都是胎裏帶著對他的仇恨。


  剛出山,走到衛州和平鎮他被王德的手下截住了,當時都要砍了他。


  幸虧王德聞訊趕來,對他們說,“兩國交戰不砍來使,你們砍了他不怕這堆臭狗屎髒了你的刀?”


  杜公美幸虧匆忙的過了河,北麵楊忻中飛馬趕來,隔著河大罵他,又幸好楊忻中的槍箭都夠不上他了。


  南下的一路上不敢入任何城,風餐露宿。


  直到在江北偶然遇到康王。


  康王對他很客氣,絕口不提以前兩人曾有的君臣關係,康王在最危難之際給過他絕對的信任和倚重,杜公美卻托出過絕對的背叛。


  他不知道自己的背叛給年輕的康王帶去過什麽樣刻骨銘心的忿恨,對手下握著重權的臣子生出過什麽樣的戒懼和不安,他隻知道今日康王的客氣中有著很大程度的無奈,聰明人都是重結果的,看來康王也不例外。


  康王和杜公美說,“如果貴使能夠促成金宋議和,將功在千秋。”


  他還說,“為表達對議和的誠意,孤這便將吳乞買的皇後和元妃禮送回上京,如果議和成功,孤將奏請太上,恭送吳乞買返回。”


  趙構真的有誠意,還當時分人去了汴梁,杜公美這回放心了。


  沒想到最尷尬的一次出使,將要得到最豐厚的收獲,說明趙構的注意力要從戰場上轉移到別的什麽地方去了。


  見到秦會之時,兩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雖然說各自端著架子,可是眼神和心思早已交匯相通了。


  揮退了雜人,杜公美說出了他進一步的要求:救吳乞買的事情要排在救淮西金軍的後邊,排在所有議程的最後邊。


  他暗示秦會之,這是攝政王的意思。


  另外就是歲貢的問題,杜公美從和康王短短的接觸中滋長了膽氣,和秦會之提出此次金宋大戰,金國損失不小,歲貢不能少於十五萬兩每年。


  十五萬兩是攝政王給他的上線.

  然而,秦會之絲毫未見詫異。


  得知康王在來建康的半路上便決定釋放唐古慧兒和元妃兀顏彤,秦會之也確認了自己的底氣。


  他極為冷靜的說,“秦某若不摸清了大宋老少兩個主事者的真實心路,是不會連夜來見尊使的。”


  杜公美問道,“我們要的是多是少?”


  秦會之道,“什麽是多什麽是少?要看達成什麽樣的交換,錢花於無用之人,遺丐半文也是多,否則傾付半國之資又有什麽了不起!”


  兩個人精逗死鬼,沒必要像挑擔小商人一般喋喋不休,杜公美低聲問,“相爺想換什麽,何不說出來。”


  秦會之說,“左監軍死,我加五萬兩。”


  杜公美心知肚明,撻懶死了姓秦的還不知道,秦會之侍候過撻懶,怎麽這麽痛恨他,杜公美依然沉思了一番方說,“難啊。”


  秦會之,“十萬兩!”


  杜公美,“……他是我們的左監軍,不是說死就能死的。”


  秦會之說,“好,四太子如果也死,我再加兩萬兩。”


  杜公美奇怪,秦會之提的這兩人半斤八兩,因何酬謝上差著這麽多,秦會之好像猜透了他想什麽,說道,“四太子被困於淮西,我要耍耍手段總該比撻懶方便。”


  杜公美說,“那就不要放在一起說他們,我可以管撻懶,四太子你給的太少了,自己去辦吧,但議和的總數也就是二十五萬兩了。”


  兩人湊近了擊掌……


  使館中兩人密謀的同時,在建康大內的道君和韋娘子也是不眠。


  康王顯然是負著氣走的,連飯也不吃,韋皇後的麵子也不看。


  道君心神不寧。


  但另一方麵,康王一接了議和的旨意立刻趕回建康,見了麵賭氣是賭氣,可並沒說出半句不同意議和,說明他不至於違了大禮。


  韋皇後和道君說,“九哥為了官人的顏麵尊嚴,甘願忍著自己的委屈,官人你知道嗎?九哥和大哥是什麽感情,他與金人拚命的心都有了,也許趕到淮西是去決戰的,卻接了我們這樣一道旨意。”


  道君歎道,“很難得呀!九哥若硬抗著不接這道旨,還要再戰下去,自然那些軍民也擁戴他,老夫真就是騎虎難下,我還能把自己兒子怎麽的?”


  韋皇後讀的書多,她可不希望委屈都被康王一個人背了,韓州救人卻在臨安讓了位,親冒矢石的與金人作戰,卻又被迫議和。


  她對道君自然要有一番規勸。


  韋皇後說,“曆史是一麵鏡子,誰都去照一照,有人照到衣冠,有人照到靈魂,有人照到原因,有人照到結果,眼見為實嘛人人都有個自己的結論,但民意才更是一麵鏡子呀。”


  道君此時覺的韋娘子最親,身邊夜靜無人正好聊聊家常,便問怎麽說。


  韋皇後道,“太祖立國後做了他最該做的,他在曆史的鏡中照到了因果,因而老百姓給了太祖很高的評價,可惜,在太祖的後人之中,隻有我們的九哥照出了過程!”


  道君想了想,說,“娘子我對著你和神明立誓,隻要做過了和議,我便放心將皇位再傳九哥,如有此誓天打雷轟!”


  韋娘子聽到了最想聽的,反過來替道君著想,“秉懿那裏我看還是一道不小的坎兒,錢的事由奴家去和她商量。”


  道君欣然點頭,天色就亮了,內侍在外邊回稟,“官家,康王府邢娘子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