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不眠之夜
趙立的防地在楚州,主官不能離地過久,趙構隻同意趙立到彭城,去尋找王複之子王佾,然後他必須速回楚州防地,率領楚州軍民秣馬厲兵,演練攻防,盡量完善楚州防務。
康王對趙立道,“穩固楚州的重要性一點不次於去大名府,即便將來金軍東路過了淮河,也得讓他繞著楚州給我走荒野的爛泥!”
這是康王給趙立的底線,哪怕楚州的外圍都丟了,楚州也要堅守住,哪怕金軍已在身後,楚州不能丟。趙立要做的事還真是有很多,他不再堅持了。
吳娘子過來了,看來已將王妟安慰了一番,她本來要王妟一起來參與一下商討,可是王妟說什麽都不來,看樣子已有了心結,這是在避嫌。
趙構沒功夫考慮雜事,鋪著地圖與幾人商量接下來的行動路線,並且說了他的想法。
原本他帶人北上隻有一個目的地,就是汴梁。從揚州、泰州、楚州、泗州一路走過來,再從宿州前往彭城掃一眼防務,順便再從南京一過,也就到汴染了。
現在又有了一個並行的任務,去大名府收拾劉豫。
大名府在金占地,一般人在今天的戰事格局下,可能想都不會想去那裏,但當去過韓州的康王手點在大名府這裏時,所有人沒有一絲驚訝,早都有心理準備了。
要是叫劉豫在大名府立起來,對大宋來說可就不止是癬疥之患,那是在卸膀子,且不說劉豫將來要采取什麽樣的施政策略,等他將狐朋狗友一拉哄、把攤子支起來,動搖的將是天下人一百多年來形成的對趙氏正統地位的認知。
一定要兵貴神速,劉豫就是趙構下一個要活剮的!
從哪裏走,帶多少人,路上的細節都要事先考慮到。
康王要兵分兩路,一路按原計劃去汴梁,在人馬的分派上,這一路已經不是重點了,所有手中現有的力量都放在另一路。
康王本說要親自帶隊,但眾人異口同聲不允,吳娘子也不允,趙構也不打算堅持,沒功夫做戲,也就是點到為止。一來汴梁事重,離了趙構不行,二來再堅持的話,便顯的不放心楊忻中了。
康王帶著吳娘子一百女侍衛,再加一百禦營司馬軍走原路去汴梁,剩下的一千九百人都留給楊忻中,楊忻中說康王的人少,要再留下一點,這次趙構很堅決的製止了。
他對眾人說,“李成”投奔劉豫,從長江上遊跑回北方,帶的人太少了恐怕不行,因為劉豫看中的也是“李成”手中的資本。
如果“李成”隻帶著兩百五十個親兵過去投奔,劉豫很可能就不會像他在給李成的信中寫的那麽客氣,什麽衛霍之才,不亂棍打出去就好,更不要說什麽禮遇了。
眾人一想也是啊,如此說來一千九百人也不多,可能劉豫看到“李成”之後能擠出點笑模樣就不錯了,要是有五千人就好了。
剛剛收降的李成那兩千人不能帶著,不是康王不放心這些人,而是他們跟著李成的時間太久了。
有很多的時候,決心是決心,這個必須得肯定,但在千鈞的重壓之下,生死懸於一線,決心往往抵不住不良的積習。
趙構的原意不變,還是要將這些人分到宿州和楚州,慢慢的去錘煉和適應。
彭城現駐的是中嶽張伯英的人馬,收複彭城時留下來的,趙構打算到彭城之後視人多少,給楊忻中補足到五千人,彭城防務交由劉平叔填補。
人也定下來了,然後就是行進的具體路線了。
他們可以利用的,有李成的主帥旗,還有趙構好懸沒撕碎扔掉的、劉豫那封招賢信,即便未出四王妃逃走的事,這一路也得從黃河故道以東行軍,走承縣、騰縣、嘉祥、鄆城、陽穀縣到大名府。
楊忻中一看,康王劃出的是一條直指大名府的線路,而且避開了所有的州城重鎮,途經的都是些縣域,金兀術從黃天蕩逃回後,這一帶金軍力量薄弱,可以使他少受幹擾直插劉豫心腹。
這次又多出一個找四王妃的隨帶任務,核心其實就是找那方丟失的金國皇帝金印,但是康王說,什麽事都不能影響行軍,去大名府才是重中之重,務必要在九月九日趕到。
正說著話,盛修克帶著李成的盔甲從城外回來了,趙構看著盔甲,心說你的動作可真快,說道,“城內找李成的替身要抓緊。”
康王對楊忻中說,這樣的路線看似一過了彭城,便進入了東路金軍的占領地帶,好像失去了隱蔽性,但別忘了你們是反了大宋的“投奔”,也許消息會一路傳去大名府,劉豫要趴著地圖天天盼著你呢。
楊忻中深以為然,這個路線實質上比從汴梁過河更好,大名府在汴梁正北不遠,劉豫欲行大事,對汴梁的劉平叔不可能不作重點防範,也許他從李固渡一過河,劉豫渾身的汗毛孔都要張起來了。
趙構說,“這次行軍的路線近乎一知直線,說明‘李成’投奔劉豫的心情之迫切,同時又避開了沿途所有的大城重鎮,會少一些幹擾和盤察,也顯得我們心不虛,因而在行軍的途中,經過各縣時沒必要躲閃,要像個匪,不然你也籌不到糧。”
楊忻中邊聽邊點頭,過了彭城一過了河,他就是隻認錢糧不認理的李成,是長途跋涉“棄暗投明”的李成,籌糧要靠搶了。
康王笑著對他說,我們要避開大城,但動靜可不必小,要讓沿途聽說李成來了,慌的關門落鎖,不好好給糧的縣,恐怕你還得掀了他!但不能騷擾本份的民眾,你從民眾的茅屋裏也籌不到糧食。
他對楊忻中說,“在能夠確保最後日期的前提下,你們籌糧也好,中途休息也好,在未找到和控製了四王妃之前,總得要比她走的更快吧?”
四王妃雖說走的時候不知李成生死,但她已經知道了李成的潰敗,更認的楊忻中,如果讓她避過了楊忻中、並先他到達大名府,無疑有害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