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信件
張伯英大帥一到湖北便見到了牛皋,他表現的極為不悅,因為張伯英忽然想起了牛皋在壽春私自處決戚方的事情。
張伯英對牛皋說,墾荒是陛下委派的大事,本帥不能攔你,再者你已歸在了西嶽華山大軍嶽軍帥的麾下,本帥看嶽大帥的麵子更不扣押你了。
但戚方降了本帥,他就是本帥的人,你私自打死戚方,本帥知道了如果一聲不吭算怎麽回事呀?
以後誰還肯降我?
牛皋笑嗬嗬的對張大帥說,“俺牛伯遠豈是不懂道理的人呢,其實戚方當眾羞辱老牛,老牛應該看大帥的麵子不同他計較,但那日是劉大帥的喜日,我喝了很多酒還是沒忍住,李相爺、嶽大帥和劉大帥也可以替老牛作證,不過大帥你做的很對!反正戚方此賊已死,老牛死也瞑目!”
張伯英笑著同牛皋說,本帥彈劾你的信件在來湖北的半路上便寫好了,此時恐怕已送到了臨安,牛統製你等著後續吧!
嶽飛接到李綱的信以後不由的奇怪萬分,張伯英按陛下的旨令揮軍進入湖北,他總該知道陛下在建康,怎麽彈劾牛皋的信件——居然不是奏章——怎麽送到臨安去了?
嶽飛剛剛接到陛下從建康發給高寵的旨意,就算陛下發完旨意便動身回了臨安,但是張伯英去湖北,動身應該比陛下更早,難道他在半路上便算到了?
無論如何,嶽飛都不相信張伯英有這個未卜先知的本事。
他也不相信,李綱寫了一封信,隻說了這麽一件涉及中西嶽兩軍關係的事件,他能說出這麽大的差錯來?
不可能啊,奏章和信件、臨安和汴梁,這兩樣兒怎麽可能出現筆誤?
……
次日一早,吳芍藥、邢秉懿和田春羅等人前腳離開大內,和寧門就進來了兩位太妃——韋太妃和喬太妃。
她們是太上道君皇爺派到大內來看動靜的。
趙桓剛剛動了去汴梁的念頭,好像便觸動了什麽天人感應,接二連三的麻煩事情便捅入了天眷大宅、擺到趙佶的案頭來了。
到最後,趙桓要去汴梁的事本來是最先提出的,卻不得不留到最後去處置。
趙佶知道,胡少伋和周望能夠配合趙桓,這麽快在外圍弄出動靜來,天眷大宅王柒和馮益這兩位管家出了不少的力氣。
也不知馮益去河北買白鴿子過程中,惹出來的那個麻煩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話,讓趙佶和趙桓父子第一次決事,便優先發落掉身邊勤勤懇懇的管家,這到底算是長臉的事?還是挫臉的事?
雖然有些棘手,但影響卻很大,涉事者馮益就在父子倆的手邊兒,一抬胳膊肘兒就頂到了,而且此事明擺著不宜九哥去處理。
如果趙鼎直接將彈劾馮益的狀子送到建康,趙佶也就能省省心了,可是送到大宅來,趙佶怎麽好意思再推出去?
九哥在建康忙著大事。
做太上的對下臣直送的、涉及到九哥的狀子,說的又是同抗金差著八竿子遠的白鴿子,藥引子,再推往建康也就顯著太上一點事兒都管不了,這是不是自損臉麵?
這件事還沒有個頭緒,張伯英狀告牛皋的信件便送到了趙佶的手上。
發信地點是休寧。
休寧在徽州,徽州在東麵正和臨安府交界,也許張伯英的這封信在臨安時便打好了腹稿兒,但趙佶接到信之後卻很高興。
看看,中嶽和北嶽大軍之間的小矛盾,居然也想到了來找他這位太上,張伯英的眼裏還是有他這位太上的!
這封信送到的時機,恰在馮益的事鬧起來之後,同樣是麻煩事,看看人家張伯英送來的麻煩,真有個正經麻煩樣子!
太上打起精神,決定先撿最容易的事弄清一件。
他找到韋賢妃,叫她去大內找這些兒媳們旁敲側擊的問一問,九哥到底有沒有趙鼎他們在彈劾狀上說到的那個“隱疾”。
太上對韋賢妃說,“如果別人去問她們,可能問到明年都不會有人講實話,但你去問就不一樣了。”
這應該很好問出來的,太上說,“如果沒有此事,馮益便是居心不良,老夫立刻便辦了他,然後才好辦張伯英和牛皋的事。”
韋太妃知道趙佶已經暗地裏審過馮益好幾次了,每次馮益都一口咬定,說買白鴿子以及白鴿子的用途,就是九哥皇帝陛下親口交辦的。
但沒人證啊。
他能夠認領的毛病就是,不該去河北買白鴿子,也不該去山東買,當時想的太簡單了,認為北邊的鴿子肉質好,藥品好。
馮益對他派出去的手下是說了白鴿子的真正用途,但那是為了叫辦事的人當個大事來辦,誰知道他們照本宣科都嚷出去了!
韋太妃旁聽審問馮益時,聽的一陣陣的心驚,心說我兒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呀,又要抗金,又要維持社稷宗廟,又要主持全國的政務,維持風雨飄搖中的大宋正常運轉,還要抽功夫去韓州救她們,難道他自己還有這樣的苦惱?
不必趙佶多講,韋太妃已經急著要到大內來了。
為了顯著她不會與兒媳們一起哄騙太上,韋太妃還特意叫上了她的好姐妹——喬太妃,一會兒不論問什麽話,問到誰,喬太妃必須在場。
喬太妃也樂意出來一趟,於是一起出門。
管家王柒殷勤地問,“兩位太妃,要不要小人陪著同去?”
韋太妃絕不要王管家摻和此事,有個馮管家就夠夠兒的了,她擺擺手說不要。
王柒又說,“小人早已將天眷大宅的所有帳目理清了,想請吳娘子過過目。”
喬太妃說,“你給哀家,哀家替你帶去,等芍藥看完了哀家再替你捎回來。”
兩位太妃乘車進了和寧門,再進了內宮的南門,看到大內裏冷冷清清的,出來迎她們的隻有朱鳳英。
韋太妃問,“怎麽隻有你在呀?”
朱鳳英說,“我們都不知道太妃要來,一大早吳娘子去大小魚莊了,田娘子和艾娘子去建康見九哥了,邢娘子去慶壽庵上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