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慕容淵
眾人發現,從水洞中冒出來的竟然是一隻黑色的棺材,讓他們覺得害怕的是,棺材的蓋子不見了,能一眼瞧見裡面的東西。
「是個怪物。」有人驚叫起來。
眾人看清楚了,棺材里躺著的是一個頭上長著兩隻角的人。
由於眾人站立的位置離池子底部有一段距離,無法看清楚棺中之人的模樣,但是,通過目測,大家也看出,棺材的體積很大,要比尋常的棺材大出三分之一,而裡面的那個人頭部與腳部差不多碰到棺材板了,如此看來,這個人的身高將近七尺。
開元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想,自己已經算高個子了,身高也才六尺不到,而這個人卻有七尺,自己跟此人比起來就好像侏儒站在正常人身邊;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會有如此身高,難不成,是此人死後有人將他放進棺材,然後,丟進水洞里去的。
他又想了想,覺得此人是人的推斷不一定妥當,因為,那人頭上長著大如牛角的角,是人的話不可能長出角來的;但如果不是人那會是什麼,難道,是牛成了精化成的人形嗎。
就在他胡亂思考著的時候,讓他頭皮發麻的一幕上演了,他看見,棺材里的那個人竟不是死的,此刻,正坐起身來。
其他人也看到了這離奇且可怕的一幕,嚇得紛紛往後退。
活觀音抬手示意大家別慌,她對童叟說:「童老,您見多識廣,你看看,那東西究竟是什麼。」
童叟露出為難的表情,說:「童某雖然見識過太多奇怪的事物,但這東西卻從來沒見過。我猜,這人頭上的角可能不是長出來的,而是飾物;也就是說,此人是人,只不過塊頭大了點。」
說是只不過,事實上他也知道這種猜測缺乏說服力;畢竟,七尺高的人實屬罕見,又不是前幾朝,過去的尺寸計演算法與今不同,元代以前的七尺差不多是現今的六尺,那時候叫七尺男兒,如果用此來計量現在人的身高,就不單單是個子大了,簡直可以稱為巨人。
一時半會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釋來,活觀音只好暫時認同童叟的說法,事實上,她也指望那個人只是塊頭大,要是別的異類的話,她真不知道該怎麼對付。
「你究竟是什麼人?」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活觀音很快鎮定下來,她朝著棺材里的人大聲問。
那人沒有回答,而是不緊不慢地從棺材里爬出來,又涉水走到台階旁,停下后,朝池子上方抱拳行了一禮。
眾人的心頓時放了下來,懂得抱拳施禮的,就一定是人。
活觀音還了一禮,客氣地用江湖切口打聽對方的身份:「地上虎跑,水中龍游;敢問是山中王還是水中蛟。」
但凡是江湖人物都懂得切口,活觀音問的是,陸上混的,還是吃水上飯的。
那人沒接話,而是做出了一個讓眾人吃了一驚的舉動。
只見,那人抓住自己的腦袋擰了幾下,接著,一隻造型怪異的頭盔便擰了下來。
大家這才搞清楚,那人之所以這麼高,原來,戴著一頂差不多有一尺多高的頭盔。
「白大當家的,在下可否上去面談。」那人將頭盔放到地上,仰面大聲問。
這人的聲音猶如洪鐘,在場的練家子一聽便知,此人定懂得功夫。
見此人懂得禮數,活觀音便與童叟、開元交換了一下眼神,都覺得與對方近距離交談沒什麼不可,便大聲回應,請上來一敘。
儘管那人摘了頭盔,但等他爬上來后一比較,個子還是高出眾人一頭,他往人堆里一站,真正是鶴立雞群。
他自報山門:「在下笠澤洪城袁公門下弟子,今領命前來與白大當家商議一事。」
聽到洪城與袁公兩個名詞,活觀音與開元的臉色微微一變,因為,這兩個辭彙他們不陌生。
太湖邊跑船的人,不說人人都知道,一些船老大還是聽說過,說是太湖中有個叫做洪城的地方,那裡居住著一些本領高強的人,這些人能飛檐走壁潛水不死。但是,這個地方很神秘,沒人知道在哪裡,活觀音也是聽她父親講起過才知道的。
據說,此城的舵把子叫做袁公,原本是朝中官員,因洪武四年他讓天子不悅,自知大難即將來臨,便裝瘋賣傻才躲過一劫。
後來,朱大麻子見其已不是正常人,便准其返鄉頤養天年。
袁公辭官后並沒返回家鄉,而是為了躲避朱天子日後反悔問罪,逃進了笠澤,在一個隱秘的所在修建了城池。
開元也聽說過洪城,以前只以為是坊間傳說,但是,現在聽棺材里出來的人講起,他才聯想到一個人;這個袁公名叫袁凱,是與劉伯溫同在洪武四年辭的官。
難不成,洪城的傳說是真的,袁凱辭官后就在那裡定居了嗎。
他不動聲色地問來人知不知道誠意伯。
那人立刻抱拳恭恭敬敬地說,劉大人曾與袁公有交集,袁公也經常在弟子面前誇讚劉大人才智,是以他知道。
誠意伯乃朱天子對劉伯溫的封號,此人說袁公與劉伯溫曾有交集,那麼,袁公必定就是袁凱。
「劉大人也經常提起袁公。」開元微微躬了躬身子施禮道。
那人立刻還禮,並請教開元尊姓大名。
開元報上名號,隨即便直奔主題;他可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客套上,他關心的是,此人用驚世駭俗的方式出現,其目的何在。
等對方說出前來的目的時,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這人名叫慕容淵,是袁凱的一個徒弟,在洪城中負責維安。
開元心中一動,慕容復,慕容的姓氏源於高辛氏,出自秦漢時期的鮮卑族,此族到了元代,崛起了一個專門與機關打交道的分支,但是,他們卻不是建造機關,而是研究怎樣破解機關,也就是說,是機關的剋星,而且,專克難度極高的機關。
他心想,慕容淵說負責洪城的維安,而洪城內的人幾乎都是袁凱門下的人,維什麼安,袁公一聲號令誰敢不從;所以,慕容淵說的維安,可能是指由洪城外部引起的不安定因素,而防止外部不安定因素進城的最好辦法是,布置厲害的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