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欠債
若程立軍只是這一拜,掃掃灰塵什麼的,胡老頭也不至於這麼拚命護著程立軍。
別看現在程立軍一身的紋身,看起來凶神惡煞,小的時候可是俊俏可愛的少年,心性純良懂得感恩。
下山之後他就覺得肯定是有神仙引他去避雨,於是他就央求他的奶奶,和那天一起去採藥的人上山了,仔細記下那胡老頭的神像,回家之後拿出零花錢,給胡老頭重新塑了神像!然後還帶著人將破廟修葺了一下。
胡老頭頓時就懵逼了,救命的因果沒還上,又欠下了重塑神像的恩情,胡老頭頓時頭大的覺得自己可能要栽在這父子倆的身上。
若是程立軍懷著有求於人的心思重修神廟,胡老頭還不至於這般的苦惱,讓他懵逼的是,程立軍是滿心的感恩。
程立軍這小子也善於腦補,從小就體現出來了,他回到家裡總覺得若不是被引去破廟避雨,下山的時候肯定就要淋雨,深知因為傾盆大雨導致視線模糊,在泥濘的山路行走,很可能就會摔下山。
他年紀還小,一旦摔下山,就算摔不死,也會摔成重傷,再加上被大雨淋到,就可能高燒,繼而燒成傻子,他傻了老程家可就毀了。
程立軍越想越覺的是胡老頭救了他一命,雖然他不知道胡老頭的存在,但是他知道破廟啊,於是非常虔誠的重塑神像,修葺破廟。
胡老頭這個心虛,是他引程立軍上山的,現在反而被程立軍感恩在心,他不知心虛了,全身上下都虛。
再加上因為程立軍和採藥村民的宣傳,村裡人竟然想起當年備受信仰的狐仙。
說起這修行有成的精怪,很大一部分因為野獸的心性,隨心所欲肆無忌憚,對普通人來說都是禍害,像胡老頭這樣致力於積攢功德,可不是就紅極一時。
如今因為程立軍的事情,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又想起當年行善助人的胡老頭,一時間去破廟祭拜的人多了起來,斷了香火的胡老頭因緣際會又重塑香火。
這對胡老頭來說是個甜蜜的負擔,他在城隍爺座下任職,城隍爺作為陰曹正神,自然是有香火供奉,他這個籍籍無名的小小差役卻是享受不到的,能夠享受人間香火對他來說是個好事,不只是有供奉可以享受,修行也是事半功倍,也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不過他卻欠了程立軍的因果。
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越是心中無所求,才會結下因果,若是有心之人為了某些事特意圖謀,才為這些陰曹建造神廟,且不說神廟建不建的成,就算成了,也未必能會得到想要的。
就好比你想要某個人幫你做一件事情,但是這個人和你無親無故根本就不會幫你,於是你就拿著好處不經過允許的塞在人家家裡,且不說人家會不會因為你背負上收受賄賂的罪責。
你將東西白送上門,憑什麼要求人家就一定答應你的請求,直接扔出來還是好的,揍你一頓都不為過。
而程立軍別無所求,就好比你無意中救了一個人,並沒有想要這個人還你的救命恩情,但是卻並不能抹去你對這個人的幫助。
再加上程立軍屬實不是個會作妖的性格,壞事不做,好事則是做了一大堆,胡老頭愈加的欣賞程立軍,隔三差五的就潛伏在程立軍身旁,儼然將程立軍當成了後輩。
聽到這裡,就連程立軍都驚訝了,因為他壓根就不記得這一茬了,也完全感覺不到胡老頭的存在。
不過我倒是不驚奇,這些陰曹公職人員,生前也都是凡人,自然也有自己的性格,古往今來有許多這樣的事情。
最有名的要數四大判官之一的陸判,因為與朱爾旦交好,因為朱爾旦心竅堵塞難以登上仕途,於是為朱爾旦換心,為朱爾旦的妻子換頭,最後等朱爾旦死了之後,還為朱爾旦在陰間某了職位。
自古以來,忘恩負義者有之,情深義重的則是更不少,像胡老頭這樣因為欠下因果拚命保護的也有很多。
胡老頭有不明顯的尷尬,「這件事情說來也是小老兒一時糊塗,險些害了立軍。」
程立軍連連搖頭,「沒有沒有……」他顯然還有些懵逼,說話的時候眼神都是迷茫的。
我想了想,便說,「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如今不是多說這些的時候,既然胡老哥一直跟在他左右,應當知道那女鬼的底細?」
然而胡老頭卻搖了搖頭,「我公職在身,也不能一直看護這他,更何況緬甸距離此地實在太遠,我在城隍爺座下任職,自然不能離開。」
就在我有些失望的時候,胡老頭繼續說道:「不過立軍第一次離開我的看護範疇,我不放心,就找城隍爺求了一塊護身牌藏在他隨身所帶的平安扣之中,那晚感覺到護身牌的異動,我就趕去了緬甸,被困這些日子,我也發現了一些端倪。」
我腦海中恍然,我一直奇怪一塊算不上法器的平安扣是怎麼護住程立軍的,感情其中還這麼複雜。
我連忙問胡老頭究竟發現了什麼,他是第一個接觸到女鬼,也是接觸時間最長的,而且看他這沉重的語氣,肯定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胡老頭嘆口氣,目光深沉的看了程父一眼,說道:「這件事情也算是程立軍祖上做的孽。」
程父一怔,指著自己的鼻尖問道:「是我家老祖宗欠的債?纏著我兒子的女鬼和程家的老祖宗有關係?」
胡老頭搖搖頭,「和你娶的媳婦有關係。」
聽胡老頭這麼一說,我頓時腦海中開始清明起來,看樣子剛才程父所說的不錯,我們猜測是對的,果然和那位程立軍在緬甸遇到的程先生有關係,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具體緣由。
索性胡老頭髮現了端倪,他攤手道:「接到林老弟的召喚,我找到了出路,之所以沒有馬上趕來,是因為我去求見了當地的城隍,知道了一些當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