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時空特警> 第26章 立威(2)

第26章 立威(2)

  既然皇上都說這些人是亂軍賊子,該殺,死者的家屬也就不敢有怨言。沒有誅連他們已經是皇恩浩蕩,還敢心存怨念?


  蘇東辰沒收了那些人強取豪奪來的不義之財,賠償給被他們禍害過的百姓和軍中士兵。然後,他私人掏腰包,賞了所有被斬首之人一副中等棺木,收殮好他們的屍首。有家且家就在方圓百里內的,都送回家去,沒家或是家在百里之外的,就葬到大營附近的士兵公墓。


  平民倒還罷了,自認倒霉,接到喪報和送回的棺材只能哭一場,草草辦了喪事。有點權勢的勛貴豪門官宦人家雖不敢明說,卻有死者的直系親屬在靈堂上撒潑哭鬧,指桑罵槐,狠狠地詛咒「蘇閻王」,將安國公府送來的弔唁禮扔出門去。暗地裡與皇子勢力有牽扯的人家,更打定主意要報復安國公府,想辦法將蘇東辰拉下馬來。


  「蘇閻王」的兇殘名聲剛剛在京城傳開,丰台大營新上任的領軍將軍姜元武也開了殺戒。


  這位大將軍年過而立,原在西北邊關抵禦羅剎,身經百戰,最近才奉旨回京,執掌丰台大營。他出自定西侯府,是老定西侯的嫡次子,論家世背景比不上蘇東辰,但他有個非常厲害的丈母娘壽康長公主。這位公主是當今皇帝的嫡親姐姐,當年為保護弟弟出力頗多,然後嫁入當年的第一勛貴英國公府,為弟弟拉攏到許多宗室與勛貴支持,保他順利登基。壽康長公主一生強勢,皇帝對她頗為優容,給她生下的兒女都賞了爵位。她頗為護短,對女婿很維護,因此很少有人敢於正面得罪姜元武。


  丰台大營中被斬首的「亂軍賊子」只有二十人,挨軍棍的官兵有三百餘,比起西山大營少多了,於是姜元武的名聲比蘇東辰要好得多。


  就連姜元武本人都承認,「人的名字有可能起錯,外號卻絕不會叫錯。我在北方被人稱作『姜鐵面』,蘇大人在南方人稱『蘇閻王』,一聽就明白,我殺人比他少,以後還要多努力。」


  蘇東辰投桃報李,笑著說:「情況不同罷了,姜大人與我一樣,都是守御國門,都是殺敵報國,沒有高下之分。況且,『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像我只懂殺人,純粹是武夫,姜大人素有謀略,比我強多了,我以後要多向姜大人學習。」


  當時正是逢十必開的大朝會,御史們紛紛上折,彈劾蘇東辰「暴虐無道,殘兵以逞,殺戮過百,杖責萬餘,哀鴻遍野,上蒼泣血,心性似魔,天理不容」,就因為他的殘暴行徑,以致「感染」了姜元武,說不定還會「感染」通州大營的領軍將軍石青,屆時京城三大營血流成河,人心惶惶,必定導致戰鬥力低下,軍心渙散,無法擔負起拱衛京師、保衛皇上的重任。


  文官們大都對蘇東辰的行為不以為然,紛紛認為如果殺一儆百,自然無可厚非,像姜元武那樣殺上一、二十,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一次殺了一百多,打得一萬多人卧床不起,簡直駭人聽聞,因此紛紛譴責,用詞之激烈,就像是在討伐國賊。


  武將們卻都不以為然,「殺百多個敗類,打萬餘人軍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既然膽敢違反軍規,便是一千人也要殺,十萬人也要打。慈不掌兵,自古如是。」


  姜元武嗤笑出聲,「我在西北邊關逾十年,殺過的逃兵、敗軍、兵賊何止百餘,打過軍棍的官兵何止萬餘,就連我自己也挨過數次軍棍。軍規如鐵,無論是誰違犯,都當嚴懲,否則何以為軍?」


  英國公微笑,「若不如此,何以打造戰無不勝的鐵軍?」


  信國公點頭,「若是治軍不嚴,哪裡能夠抵擋境外蠻族的鐵騎?」


  定西侯笑道:「舍弟將兵,一向鐵面無私,哪裡需要別人的感染?」


  安國公喟嘆,「東辰還是太仁厚,太心慈手軟了,竟把點卯時限放寬了兩刻鐘。要是打起仗來,這幫少爺兵拖延兩刻鐘,只怕軍營都要被敵人攻破了,全部死無葬身之地。」


  「正是。」一干勛貴紛紛附和,「還是殺得太少了啊。到底年輕,太過心慈手軟。」


  蘇東辰微微躬身,恭謹地說:「父親和各位大人教訓得是,我下次一定注意,絕不手軟。」


  這些公侯的身上大都帶著虛銜,平時並不上朝議事,只大朝會的時候上殿站著,基本充當背景,只備皇帝在軍事上垂詢。他們向來對國事不發一言,難得像今天這般踴躍發言,搖旗吶喊。這些對御史冷嘲熱諷的勛貴大都是支持皇帝的保皇派,因而皇帝並不制止,一臉「朕胸懷寬廣,愛卿們儘管暢所欲言」的神情。


  文官們的臉黑成一片,聲音更高了,子曰詩云,引經據典,「殘暴」、「冷血」等負面評價層出不窮,抨擊得更加激烈。


  大殿上一陣唇槍舌劍,吵得熱火朝天,幾乎動起手來。


  蘇東辰並不怎麼說話,照理說御史彈劾他,他便需上摺子自辯,不過現在他懶得多說,只不動聲色地暗中觀察內閣首輔鄭義成。當然,還有其他大臣,他都仔細看過、感應過。有幾人給他微妙的感覺,彷彿與他找尋的第一節點有關。現在他毫無頭緒,只能記住這幾個人,回去后就叫人專門收集他們的資料,再和晏斐一起分析。


  文臣武將爭鬥一番,內閣七位閣老均未參與,都老神在在地微闔雙目,似在養神。三位皇子都在殿上,也聰明地沒有加入,只微微含笑,袖手旁觀。


  蘇東辰也笑,姜元武同樣笑而不語,石青與以往一樣沉默。三人同樣品級,同樣職務,因此站在同一排。


  蘇東辰宛若謫仙,姜元武偉岸如山,石青精悍似鐵。三個人三種風格,差異極大,站在一起卻並不互相排斥,瞧著十分和諧。


  皇帝坐在龍椅上,看得龍顏大悅。石青寒門出身,從士兵一步步做到將軍,可謂九死一生,全靠皇上提拔栽培,因此一心忠君,誰來拉攏也不理。另外兩個大營的上一任領軍將軍本來也是皇上的人,誰知皇帝最近略微有些精力不濟,這些人就急忙尋找機會,攀附潛龍,想要爭取從龍之功,讓皇上氣得不行。這次換上的兩位大將軍雖然出身勛貴豪門,卻都是保皇派,目前看來還是對他忠心的純臣,讓他暫時放下心來。只要解除外來威脅,他就可以集中精力,與朝臣和三個兒子好好鬥一鬥了。


  三個皇子都是庶出,其生母也不是他特別寵愛之人,因此他並沒有親疏遠近。既是要將這萬里河山、億萬子民交託,總得要讓他看到他們是否有明君的潛質,所以他才遲遲不立太子,就是想要好好看一看。


  現在什麼牛鬼蛇神都爬出來了,雖然讓皇帝厭煩,卻也讓他慶幸。早一步看明白,就可以早一點剷除這些隱患,也讓下一任皇帝輕鬆些,不似他當年初登基時那麼艱難。當然,像蘇東辰和姜元武這樣剛過而立之年的忠臣也是他特意栽培出來,想著將來可以留給兒子用。


  如今秋收已過,各地都在繳納稅收。今年雖有小災,大部分地方卻都風調雨順,是難得的好年頭。百姓有飯吃,就不會造反,從南到北一派太平景象。今天的大朝會就沒討論其他的要緊事,一直在爭吵蘇東辰是否暴虐兇殘。


  作為當事人,蘇東辰心平氣和,「諸位大人治國,要不要嚴守律法?本將治軍,難道不該嚴守軍規?按照十七禁五十四斬,那些人足夠斬首好幾十回了。挨了軍棍的官兵本應全部斬首,本將容他們的頭顱暫時寄在項上,只以軍棍略施小懲,允他們以後將功折罪,已是法外施恩,特別寬宥。各位大人若是認為本將如此做法竟然還有錯,那何不先彈劾大理寺和刑部。每年秋決那麼多罪犯,是不是也要算做『暴虐無道,殘民以逞』?」


  每年秋季行刑的死刑犯都要報皇上親審后勾決,蘇東辰的這席話信息量無比巨大,可以從中延伸出無數意思,每個意思都讓人心驚肉跳。爭得面紅耳赤的眾大臣戛然而止,一時組織不出有效的語言反擊,很快就面色蒼白,紛紛退下。


  看到蘇東辰一介武夫,居然短短一席話能把御史說得啞口無言,皇帝龍心大悅,「太祖曾經說過,軍隊要有鐵的紀律,沒有紀律就沒有戰鬥力,嚴守軍規是每個官兵都必須做到的。蘇將軍和姜將軍都做得不錯,朕期待你們儘快把兩大營打造成戰無不勝的鐵軍。」


  蘇東辰和姜元武同時出班行禮,「謝陛下,臣定不負陛下隆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