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臣服
回途中。
剛剛坐回馬車,王琛看見蕭劍化滿臉不解地盯著自己卻不發一言,心中很滿意。
謀士就該有謀士的態度。
有些事情是該直言相諫,但主公作出決定后,就該不用多嘴。
像蕭劍化這種古代頂級智者,情商自然不會低到哪裡去,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話。
只是人家剛剛跟了自己,不能讓對方寒了心,有些事情還是解釋清楚比較好。
王琛身子微微前傾,笑眯眯道:「蕭先生,您肯定心中有很多疑惑,我為什麼要那麼做,對吧?」
「不敢,主公既然做出決定,肯定是有您的道理。」蕭劍化很識趣道。
話是這麼說,可王琛還是主動解釋道:「不錯,你可能不知道,我坑了通州府衙一把。」
「哦?」蕭劍化有些驚奇道:「可能蕭某才疏學淺,還真沒看出來您是如何坑他們。」
王琛反問道:「您是不是在想,我把良田、城池都讓出去了,賦稅、人口乃至糧食等方面都沒了保障?」
蕭劍化試探道:「您真要我說?」
「是的。」王琛點點頭。
其實他心裡清楚,蕭劍化對這件事非常不理解,或者說,哪怕換諸葛亮再生過來,同樣不會理解王琛的做法,如今時代,沒有一個人會明白他到底打得什麼主意。
即便蕭劍化是古代頂尖智者,見識層面上和現代社會生活過的王琛比,相差太多了。
蕭劍化承認道:「我確實那麼想,我朝官吏一年一考,三考為一任,除了廉潔之外,還有五個主要方面,舉薦賢才、案劾貪謬、實戶口、財用充足、興利除害,你把良田、城池都讓出去了,似乎對考核都不利,不說別的,海門人口原本不及靜海,賢才自然也會少很多,賦稅、戶籍等需要人口支持,另外,海門多處農鄉,宗族、村莊之間矛盾更多,案件繁多不易處理,似乎怎麼看都沒有一件對您有優勢。」
句句點明利害關係,但是王琛卻笑吟吟主動爆了一個大料,「先生可能有所不知,陛下把靜海的所有生殺大權都交給了我,並且,我不需要像其他官員那樣考核,或者說,我的考核內容和他人不一樣。」
「啊?」蕭劍化一臉不解。
關於這方面王琛沒有解釋,而是繼續神情自若說下去,「即便我和其他官員考核內容一樣,你認為我要的地方就不佔優勢了?」
「不是嗎?」蕭劍化一臉奇怪道。
「在常人看來或許確實如此,但是,你大概不明白我要把靜海建設成什麼樣子。」王琛非常仔細說下去,「剛才我也和你說了,陛下把靜海的一切生殺大權都給了我,而我,準備進行大範圍改革,不再讓靜海依靠農業生存下去。」
蕭劍化蹙眉道:「不依靠農業百姓們吃什麼?用什麼?」
王琛沒有正面回答,轉移話題道:「如今良田一畝能收多少斤水稻?」
其實這個問題他心裡十分清楚。
古代水稻畝產非常低,唐朝的時候只有一百三十八公斤,宋朝增產了不少,但也只有二百二十五公斤樣子,而現代社會普通水稻每畝產量已經超過四百公斤,雜交水稻平均能達到四百八十公斤,超級雜交水稻更是達到恐怖的一千公斤每畝。
最關鍵一點,古代種植水稻都是插秧,非常浪費人力,更別說各種種植工具簡陋無比,要是換成拋秧,不說其他,最起碼種植水稻方面能節省一半都不止人手。
這些多餘出來的勞動力幹嘛去?
自然是按照王琛之前的想法從事工業活動。
蕭劍化回答道:「四到六石稻穀。」
王琛眨眼道:「若是我有辦法讓水稻畝產八石到十二石之間乃至更多呢?」
蕭劍化大吃一驚,「畝產八石到十二石?」
王琛點點頭,繼續說下去道:「而且,若是按照我的法子來,務農的人可以比如今減少一半都不止,假設原本一個人種植一畝地能產四百五十斤稻穀,以後一個人能種植兩畝地,產一千九百二十斤稻穀,你覺得,剩下的人幹嘛去比較好?」
蕭劍化倒抽了一口涼氣,微微顫抖道:「用一半的人力生產四倍多的糧食,這……」他有些難以置信,「主公,你所言屬實?」
「不僅屬實,有可能比我說的更誇張。」王琛非常認真道:「這是小事,你回答我的問題,多出來的人幹嘛去比較好?」
這個問題要是放在現代社會好回答的不得了,打工、經商,甚至寫網路小說、做直播等等,能回答的太廣了。
但是在古代,這個問題比較困難,因為古代人能從事的職業就那麼多,最主要的還是務農。
果不其然,蕭劍化的答案非常符合古代,「當商人或者從軍?」
王琛笑眯眯道:「為何不是去作場幹活?」
「哪來那麼多作場請人幹活?」蕭劍化搖搖頭道。
王琛卻道:「不知你聽過水泥沒有?」他沒有給蕭劍化說話下去的時間,繼續說下去,「相信你有所耳聞,水泥是我的獨家秘方,一個水泥窯,大概需要一千人左右,而接下來若是我運作一番,水泥消耗量會非常巨大,光水泥這一塊,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內替靜海解決十萬人的營生問題。」
蕭劍化震驚道:「水泥能結果十萬人的營生!?」
「是的,這還是保守估計。」王琛再次確認,隨即道:「王記的各種稀罕品你見過不少,接下來我或許會把部分稀罕品在靜海建立大型作坊,到時一樣商品的作坊可能就需要幾千人上萬人,這裡保守又能解決十萬人左右的營生。」
蕭劍化已經吃驚的說不出話。
對於這個結果王琛並不意外,他淡淡道:「生產大量的商品需要賣出去,貨運重要無比,若是我不拿下各大碼頭,到時怎麼出貨?」
「原來如此。」蕭劍化恍然大悟道:「我早聽王總管所言,主公神奇無比,各種稀罕品當世人聞所未聞,原來是想拿下碼頭貨運?可是貨運也無需把良田什麼都讓出去吧?」
王琛微微一笑,「等到我大量作場開起來,恐怕靜海無人種地,良田留在手裡豈不是浪費?」
「無人種地?需要那麼多人手嗎?」蕭劍化疑惑道:「按照之前您在地圖上的劃分,靜海少說也有六七十萬人,您剛才說要解決二十萬人營生,剩下四五十萬人不種地幹什麼?」
「問得好。」王琛打了個指響,道:「我剛才只是說了兩塊方面就要解決二十萬人營生,實際上接下來我要建立的作坊遠遠不止這兩塊方面,有些事情我暫時沒辦法和你太過細緻解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若是按照我的計劃,六七十萬人去作場做營生一點都不多,六七百萬人還差不多。」
這不是誇張。
等到電能研發出來,靜海工業會進入空前的繁榮,各種各樣能生產的獨門產品太多了,到時別說六七百萬人,就算是六七千萬人都不嫌多。
要知道在一九八七的時候,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正式工人就有一億八千多萬了,至於到了二零一九年,這個數字更加恐怖,除卻老人小孩,幾乎達到了全民打工的地步。
當然,按照北宋現如今的條件,肯定達不到這個數字,但是解決幾十上百萬人的工作,王琛覺得自己還是能夠做到的。
蕭劍化眼睛瞪直了,「六……六七百萬人?這麼多?」
「是的。」王琛又一次肯定,然後問道:「你試想一下,靜海若是所有百姓都進了作場,是不是沒人種植糧食了?但糧食是人生存的根本,咱們靜海人不能不吃飯啊,那麼,要吃糧食怎麼辦?」
是啊。
都進作場幹活了,糧食怎麼辦?
蕭劍化一愣道:「花錢買?」
「問誰買?」王琛再次問道。
蕭劍化多聰明一個人啊,瞬間反應過來,「您是指找通州買?」
王琛笑而不語。
蕭劍化越想越明白,他眼前一亮道:「所以咱們把大部分良田留給通州,再把您先前所說生產畝產八石到十二石的辦法教給通州百姓,讓他們替我們生產糧食?」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拍手,「妙,這個辦法妙啊,如此一來,靜海人人有營生,又不用從事農業,只是我還有一點不明白,如此一來等同咱們在帶動通州發展,並未坑他們啊。」
王琛嘿嘿笑道:「要是我告訴你,畝產八石到十二石頭的工具、肥料乃至種子都需要咱們靜海生產呢?」
蕭劍化怔住了,隨即苦笑地拱拱手道:「我服了,主公,我徹底服了你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這些話不用說得很清楚。
種子、工具和化肥等農業所需的東西都靜海生產,想要買肯定要錢吧?而糧食本來就不是暴利的東西,通州那邊苦哈哈生產大量糧食,沒賺幾個錢,反而養活了靜海集體黎民百姓,等於成為靜海的糧食倉庫,以後都要看靜海臉色行事,畢竟王琛不從通州買糧食,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賣,況且能夠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掌握在靜海這邊,到時不止通州農民需要花錢購買這些玩意,就連其他地方也需要,靜海還不得賺的盆滿缽盈?
總結就是一句話,只要按照王琛設想去發展,靜海會成為「老闆」,而通州則是「打工仔」,如果王琛心裡不爽,想要掣肘一下通州,通州一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水運都歸靜海所有,哪怕通州糧食產量通天,沒有水運想要出貨?得,您慢慢用驢車拉吧,別拉到糧食發霉了還沒賣出去一星半點。
作為古代頂尖智者的蕭劍化一點就通,立刻把王琛的如意算盤看的清清楚楚,正因為看得清楚,他此刻才發現,自己的才識和王琛相比還差的很遠啊。
其實蕭劍化並不明白,如果只是算智商的話,王琛估計不如他,畢竟蕭劍化可是能在當前時代想出「金融戰爭」的鬼才,用多智而近於妖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是,王琛的見識層面太廣了,或者說,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現代人在見識層面上,基本上都能夠吊打北宋的「土著」們,自然而然,王琛一番簡簡單單的話,給蕭劍化造成了「智商巨大差距」的錯覺。
先前蕭劍化只是為了自己弟弟蕭峰著想才認了王琛當主公,自身還是十分清高的,古代智者基本上都這樣,比如說賈詡這貨,壓根瞧不起曹操,哪怕被收服后,都懶得出謀劃策,這是古代智者的優越感。
而如今,蕭劍化徹底服了王琛,還是心服口服的那種,不像一開始權宜之計,因為他在王琛面前,感受不到半點智商上的優越感了啊,要知道他來之前,只想到讓王琛不要放棄靜海良田等歸屬,壓根沒想到把通州變成「打工仔」,這裡面的行事差距實在太大了,大到宛如一條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