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銅錢造假案
論這個時代有多少奇奇怪怪的藥草。
久聞可使頭腦昏沉,但是醫書上沒有說聞了之後會讓人昏迷不醒,這又該怎麽治。
皇帝隻能下令派人去尋找這種藥草,有了藥就好發現解藥了。再者,世間萬物相生相克,要是找到了赤瑙也許可以在附近發現相克的藥草。
藍柏也想辦法去找華無醫,可是他行蹤不定,很難即使找到他。
皇帝對藍柏林曉找到中毒途徑一事褒獎了一番,接下來就沒他什麽事了,跟何望書房有關的下人統統被抓去審問了一遍。
就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中,皇帝聖壽到了,下旨賞賜,大擺宴席,各位大臣誥命紛紛入宮給聖上拜壽。
因為天氣冷,林曉估計也不會有什麽特別活動,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飯看看表演賞賞大雪看看花的。
事實也跟林曉想得差不多,在宮裏大家應酬過後就可以離開了。
不過聖壽之後卻發生了一件林曉預料不到的事情。
程蕊被宣召入宮為妃了,封做美人,眾人給程家道喜。
林曉隻想問,喜在哪兒?
她整個人都震驚加不好了好嗎!
程蕊今年不過十五六歲,皇帝的歲數是她的一倍!
雖然林曉知道皇帝是皇帝,他喜歡哪個女人都可以召入宮,可是他和程磊關係這麽好,又寵信他妹妹,他們再相處不會別扭?
哦哦,林曉知道,皇帝寵信程磊,那麽再寵愛他妹妹,對於程家是一件很好的事。
但是林曉還是很難接受這件事,甚至為程蕊覺得悲哀。
她問霍青山:
“程磊怎麽想的。”
霍青山沒說話,看起來心情有幾分凝重。
後來林曉看到程磊,他依舊麵帶笑容,看起來還是很能接受這件事的。
好吧,是林曉這個現代人太保守了,古人在這方麵想得比較開。
後來林曉和衛萄見麵,說了這件事,衛萄雖然也有點驚訝,但是很快就想清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隻是道了一句:
“她的性子烈,隻怕進宮後日子不好過。”
林曉想進宮規矩多,程蕊怕是想烈也烈不起來了。
衛萄道:
“姐姐看起來挺惋惜程蕊的樣子。”
林曉道:
“我們雖然和她關係不太好,可是宮裏的日子並不好過,哪怕她有程磊這個好哥哥,唉。我是為她擔心。”
衛萄道:
“人各有命,姐姐不用多憂了。”
……
那邊霍青山在書房獨處,麵前擺著信紙,尚未落筆。
程蕊入宮這件事對他而言不是什麽小事。
她會入宮是得了聖上眼緣,在宮宴休息的時候踢毽子被皇上注意到了,聖上留了心。
但是聖上對程蕊留了心也未必會召程蕊入宮,因為程蕊的姿容雖佳倒也不是多上等。
皇上會召她入宮,也是有人推波助瀾的。
十三告訴他,程蕊被皇帝撞見後很快程磊就出來了,笑談回去夠要好好關鍵程蕊,免得找不到婆家等言。
程蕊能入宮,是有程磊進言助力的。
皇帝正值壯年,不過子嗣不多,且三皇子癡癡傻傻的。要是程蕊入宮之後生下個健全的皇子,悉心教導,將來再有程家這樣的人家助力……
霍青山想到這兒臉色就越發沉了。
他提筆很快書信一封,落成後交給人傳達。
霍青山在上朝的時候將發現了假銅錢一事上報。
這一次的銅錢造假非同小可,霍青山發現造假的銅錢相當精細清楚,造假的人恐怕不簡單。
霍青山請求徹查錢監,他懷疑有內鬼。
雖然他和林曉還沒有把所有的銅錢給找出來,因為公主府裏的錢太多了,這次的錢也沒那麽好區分,但是已經發現了不少,隻怕世麵上還有更多。
皇帝震怒,下令將此事交給霍青山徹查。
霍青山便帶人去錢監視察,將鍾官、辯銅、技巧三官先照例詢問一番,還有各個工匠等等。
這是一件大工程,霍青山讓人送信給林曉,道他這幾天怕是難回家,讓林曉自己一個人小心。
林曉回信,問三年前廣林苑修繕工人撫恤金案會不會跟銅錢造假案有關。
林曉詢問得知,國庫入賬收支大額都是用銀子的,比如軍餉、建築等等,銅錢是作為輔助使用,這也就導致大量白銀是先集中到國庫,再從國庫慢慢流入世麵。
而官銀分發下來後要到官方機構融化鍛煉成碎銀才能正常使用兌換,否則會被扣上一個盜取官銀的罪名。
但是廣林苑的撫恤金是支出銀兩後先被兌換成銅錢才到了各位縣令手上。
林曉懷疑是有人利用廣林苑撫恤金一事,將造假的銅錢流入世麵。
霍青山看過信後會心一笑,林曉啊林曉,有她在,自己真的省心很多,她這個腦子著實好使的很。
林曉幫著把山茶把祖宅賣了,她不怕吃苦也會做飯,就送到太平酒樓幫工了,至於妹妹小蝶就送入學堂讀書。
藍嫣藍姍本來說過完年就不能來了,但是大抵上次她們交談的時候藍嫣受了氣,便托病不來了,藍姍也緊跟其後。
學堂少了兩個老師,又忙了些,且也有幾個老師有些心不在焉的衛萄就吃力些。
林曉知道她們忙,所以空著就時常來學堂幫忙教書,還暗自觀察,從學生裏挑選優秀者,有心等她們學好一點,從中錄取做英華學堂的老師。
林曉還告訴衛萄,要教會孩子們互幫互助,讓她們有自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她又走訪了幾個學生家,見他們家境都很貧寒,把女孩送到學校,還省了一頓飯錢,心裏都高興不已。
但是林曉萬分擔心這些人會真的把讀過書的女兒高價賣掉,於是又找機會把會在學生裏挑學得好的孩子,讓她們留在學堂教書,月錢一兩銀子,另外有夥食、住宿、車馬補貼。學堂辦得好,還能再漲工資。
其實一兩銀子並不算多,像在朝鳳城這樣的地方,普通民辦教書也能二兩一月,像國學一月二十兩,還有補貼。
這個消息一下子振奮了那些家長。
一兩銀子,對他們而言簡直是救命稻草,是一條人命。
於是各個都耳提麵令,讓孩子好好讀書,有機會留在學堂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