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是否償命
問他們過年在哪兒在做什麽,回答都差不多,不是在家裏和幾個朋友吃餃子,就是在大街上看熱鬧,還有人在街邊討錢的,要說有沒有人作證,個個都有。
??縣令深知這些人疏於管教,不吃點苦頭是不肯認罪的。
??驚堂木拿起,眾人都嚇抖了三抖。
??縣令一笑,輕輕把驚堂木放下。
??他還不著急打人。
??昨天林曉驗屍的時候說過,香兒的嘴角有輕微開裂。
??她推測,香兒昨天被綁架的時候張口咬過某個綁匪,而且力氣還不小,對方一怒之下抬腿踹了她一下。
??縣令讓人把兩條胳膊都露了出來,一一看去。
??順利抓住一個年約十三歲的小男孩。
??這個男孩不承認,說這是自己咬的。
??林曉走了出來,道:
??“這簡單,你再在胳膊上咬一口,比比牙印就知道了。”
??林曉抓住男孩的胳膊,她昨晚拓取了香兒的牙印,隻要對比就可以知道了。
??林曉鬆手:
??“大人,就是他,拷打他就夠了,看他能撐多久。”
??林曉目光掃了一眼周圍人,道:
??“剩下的,你們現在主動承認,還可以免受皮肉之苦,也可以從輕發落。”
??那被揪出來的男孩害怕了,掙紮著指著幾個人道:
??“跟我沒有關係,人是他們殺的,他們殺的!”
??林曉鬆手離開。
??這個案子破起來還是很快的,那群孩子也不過十二三歲大,打了幾下就受不住招供了。
??他們都是一些無父無母或者父母無心看管,又或者家窮沒得讀書整日遊手好閑的十二三歲的人。
??其中有一個女的家住香兒家附近,她因為父母不管,隻和那些男孩廝混,看香兒受父母疼愛,心有不甘,便想收拾她一頓,也讓香兒的父母害怕一番。
??過年那天,她就趁香兒父母不注意,攛掇香兒跟他們去吃糖,然後把香兒給帶走了。
??結果香兒又哭又鬧,還狠狠咬了一個男的一口,那男的就踹了她一腳。
??女凶手見香兒不聽話,又上前狠狠捏了一把恐嚇她還敢不敢不聽話了。
??可沒想到他們越嚇唬香兒,香兒哭鬧聲越大,還引來人。
??他們害怕之下就捂住香兒的嘴,不知不覺就把香兒捂死了。
??林曉道:
??“他們說謊。”
??香兒臉上的指痕,還有手指甲裏的組織殘留,再加上她身上的屍斑痕跡證明她死的時候是劇烈掙紮過的。
??凶手是故意殺人的。
??方氏夫妻哭得不行,要縣令一定嚴懲不貸。
??可是那幾個孩子混賴,一個說是他殺的,一個說是她殺的。
??方氏夫妻發狠,說:
??“那就幹脆把他們全殺了!”
??香兒的死,他們統統逃脫不了責任。
??……
??林曉依靠著一顆大槐樹,頭看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什麽。
??霍青山緩緩過來,林曉道:
??“審完了。”
??霍青山道:
??“還沒有確認最終凶手,你有什麽意見嗎?”
??林曉搖頭,她看過那些孩子的手,每個都或多或少有些傷,又沒有DNA怎麽判斷誰是凶手呢?
??霍青山道:
??“這件案子又給了你怎樣的心事,何不說給我聽聽,或許我能給你答案呢。”
??林曉想了想,其實她的心緒很複雜,她問道:
??“找到那個致死的真凶後,他會受到什麽懲罰。”
??霍青山道:
??“他們年齡都不大,應該不會被判死刑,流放或者坐牢或者充軍吧。”
??林曉不語,霍青山道:
??“你是覺得太輕了,還是太重了。”
??林曉道:
??“我不知道。”
??這些孩子最大的也不過十四五歲,最小的才十歲。
??這些孩子放到現代,他們殺了人,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就是責令家長或監護人管教,實在不行就是少管所,很嚴重的十六歲的才會坐牢。
??林曉不知道殺了一個人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什麽,他們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殺了一個不過七八歲的小女孩。
??她學過心理學,有時候可以通過心理分析幫忙捕捉凶手。
??但是麵對這些孩子,她又怎麽去分析呢?
??而且是一群沒有得到管教的孩子,他們可能根本沒有法律的意識,沒有殺人償命的意識,對於生命沒有任何敬畏之心。
??林曉前世也經曆過,年紀小小窮凶惡極之徒,搶劫偷盜都是輕的,還有奸,殺人,並且手段殘忍。
??可是他們最後因為未成年,不會被判死刑,進去關個二十幾年還有可能被減刑。
??那時候林曉就會痛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誰知道那群孩子怎麽想的?真的因為年紀小沒輕沒重?還是骨子裏就是惡人。
??他們缺乏管教,若是把父母叫過來父母也會以孩子沒讀書等等理由求情。
??林曉腦子很亂,她道:
??“如果香兒是你的孩子,她被十二三歲的孩子殺了,你能忍受他們因為年幼缺乏管教而免除死刑嗎?”
??霍青山道:
??“不能。”
??他會要那個人一命抵一命。
??林曉道:
??“忽略你的身份呢。”
??霍青山道:
??“一樣。”
??林曉又道:
??“可如果那個殺人凶手才是你孩子呢?你我忙於生計,沒法照顧孩子,縱容他長成個惡人,偷盜搶劫乃至殺人。現在你跪在縣衙之內,你能接受你的孩子去償命嗎。”
??這個問題霍青山需要想一想,他道:
??“你就是為了這個問題而煩惱的嗎。”
??林曉道:
??“不止。”
??“我在想,如果那些孩子能夠讀書識字,得到管教那還會不會有今日的事。”
??可是林曉知道,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惡的。
??這就像他們之前討論的百彩鎮的問題,那些居民因為沒有和外界很多溝通,一切都處於原始階段,沒有男女大防等等。
??如果教會了他們文化知識,沒有了從前的粗陋,也會有很多的利益爭執。
??林曉信守法律,但是在未成年人殺人這件事上,她對法律的處理有一種極大的複雜情緒。
??林曉道:
??“剛剛那個問題,你能回答我了嗎?”
??霍青山道:
??“我沒辦法回答你,沒有哪個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死的。”
??林曉道:
??“可是他們生而不養,是合格的父母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