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洪熙
「自今科場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
朱瞻基打馬飛奔在官道上,黑兔猶如風馳電掣。一人一騎,遠遠甩開了身後的隨從。
八月的天氣,還正熱的時候,朱瞻基卻特意一身袞龍袍,頭戴翼善冠,雖然是皇太孫常服,卻不適合騎射。偏要飛騎這樣急趕,為什麼?
榮冬榮夏帶著一群錦衣衛,拚命追趕在後。太孫,這是怎麼了?
朱瞻基面色發白,努力咽回淚水,生怕一個忍不住,就要嚎啕大哭。皇祖父,駕崩了!那個最疼愛自己的皇祖父,不在了!
黑兔彷彿明白主人的心意,四蹄如飛,擊打得官道上塵土飛揚。蹄聲清脆,撕碎了夏日午後的沉悶。
楊榮與海壽,在永樂帝駕崩的當天夜裡,便自榆木川出發,兩人雙騎,一路不眠不休,奔行十七天,趕到北京皇宮,秘密報告了皇太子。
朱高熾聽聞這二人趕回,心知不好,一聽皇帝駕崩,又是傷痛又是憂心,當場昏倒在地。待得救醒,淚流滿面,吩咐海壽趕緊悄悄請來皇太孫,商議對策。
而北征大軍,此時還是由張輔率領著,按原來的速度,往京城緩緩班師。張輔每日依然到皇帝御輦前,恭恭敬敬地請安問候;皇帝的一日三餐,照舊奉上,裝出一副皇帝正常飲食的樣子。永樂帝駕崩的消息,嚴密封鎖,連金幼孜都沒有告訴。這就叫「秘不發喪」。當年秦始皇駕崩於出巡途中,李斯用過這一招。
為什麼呢?
首先是怕大軍動蕩,皇帝是這次北征的主帥,北征二十萬大軍,理論上只服從皇帝。倘如軍士與大小將領知道主帥不在了,誰知道會不會有兵變?即使是張輔,也不敢說隨意取代主帥的位置。
另外便是皇位繼承的大事了。太子在北京城,漢王在樂安,消息一旦泄露,隨時都有奪位的可能。漢王在北京以漢王世子為中心,籠絡了一批死黨;而樂安距離北京太近。
當年永樂帝選擇樂安這個地方,是方便看住二兒子,萬一朱高煦有什麼動靜,自己可以「朝發而夕就擒也」。可反過來,漢王如今要想自樂安去北京,也是朝發夕至。北征大軍在路上,北京防守空虛,漢王在樂安苦心經營了七年,勢力不可小覷,一旦消息走漏,漢王當真自樂安攻至北京,局勢將兇險到極處。皇太子心知肚明,驟然昏厥,其實有這個擔心的因素。
楊榮是太子黨的文臣代表,海壽則是宮中宦官首領,這二人快馬趕回京城,就是要助太子繼位。二人很清楚漢王要奪位的危機,顧不上十幾天連續奔馬的疲憊,圍攏在太子身邊,出謀劃策。
朱高熾一邊哭,一邊與兒子商議。首先是調懷來,宣府的部分軍隊回北京防護,做好萬一之準備。接著命朱瞻基北上迎接北征大軍,當然,還有永樂帝的梓宮。
北征大軍本是皇帝御營居中,五軍營防守御營之外,以及三千營騎兵圍護,再就是神機營掌槍炮火器。如今皇帝駕崩,沒有兵符聖旨可以交付,雖然帶上了東宮監國印信,也只是聊勝於無。唯一憑藉的,竟然是皇太孫在軍中的威望,又要靠朱瞻基的個人魅力。
而此時左右繼位局勢的,正是二十萬北征大軍的去向。楊榮提議讓戶部夏原吉準備大量銀兩,好讓皇太孫犒賞大軍。朱瞻基搖搖頭,示意不用。朱高熾明白兒子的意思,此時無端用錢收買,怕是反而讓大軍疑惑,便也贊成不要急於賞賜。
只是望著兒子特意著上皇太孫服飾的身影,想到不僅東宮,而是整個朝廷甚至大明的命運,都將寄託於朱瞻基這一行,朱高熾的心中,忽然無限感慨。皇太孫的袞龍袍,在烈日下耀眼炫目。
楊榮熟讀史書,吸取秦始皇當日遺體腐爛發臭不得不用鮑魚掩蓋的教訓,皇帝駕崩當日,便收集隨身帶的錫器,做成了梓宮。錫器防腐防臭,然而正當夏日,天氣炎熱,大軍返程要二十多天,是否有變?倘若有變,張輔能否應付?實在不可預料。幾個太子黨眾臣望著皇太孫,都是憂心忡忡。
朱瞻基環顧眾人,個個面色凝重,父親的目光,更混合了擔憂與悲傷。握住父親的手,肥厚的手掌中滿是汗水,不停地在顫抖。朱瞻基緊了緊手掌,似安慰似勸解似鼓勵。
反握住兒子板實堅硬布滿薄繭的大手,朱高熾的眼中,隱隱有了淚光。這一刻,父子二人的心,緊緊相連。
朱瞻基一言不發出了東宮,連自己的護衛都不敢聲張,強忍淚水,打馬直奔居庸關。
大明京西四大名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固關。居庸關位於北京城外西北一百一十多里,楊榮海壽出發前與張輔約好了,皇太孫在這裡接過北征大軍和皇帝車駕。楊榮海壽仔細算過行程,大軍應是這兩天就該到了,當然,前提是倘若沒有出事的話。
居庸關的名字,始於秦代,乃是「徙居庸徒」之意。現在的關城是大明中山王徐達親自督建的,還只有幾十年。朱瞻基飛馬奔至關口,天已將暮,扔下黑兔,匆匆大步上了關樓的北關。
暮色蒼茫,夕陽映照著關城兩旁雄偉的山勢,長城蜿蜒不絕,如卧龍盤伏山上。兩側的高山中間有一水道貫穿關城,遠遠地與長城交叉而過。關口下一條筆直的大道,通往塞北。
朱瞻基一動不動地佇立在垛口,眺望北方,靜靜等待。如同身旁蹲踞的一門門神威大炮,冷冷地發著寒光。
皇祖父的梓宮是否平安?大軍是否順利返程?朱瞻基素來不信神佛,此時心中,卻也不由自主地暗暗祈禱。大明剛剛太平了二十多年,可不能,再起戰禍!
一群暮歸的飛鳥,自頭領掠過,往南飛去。朱瞻基情不自禁地轉身仰望著,焦慮的心中,湧上一陣陣柔情。輕輕撫摸著項中的促織,朱瞻基想到那個天下獨一無二的女子,心中陣陣漣漪。一別已有三年多,可不知,何日才能再見?當日自己堅持要給她最尊貴的名位,反而成為長久的別離,是否,錯了呢?
天色越來越暗,榮冬榮夏帶著錦衣衛隊在太孫身後已經不知佇立了多久。以二人對太孫的了解,這一定是出大事了。等在這居庸關的北關,難道,是北征大軍出問題了?回想神色緊張的楊榮海壽,二人望著旗杆一樣肅立的太孫背影,心中都有了不祥的預感。
一輪新月升起,淡淡的月光,照在關城上。晚風撲面,頗有涼意。榮冬輕聲勸道:「殿下,微臣們候在這裡,殿下進去歇歇吧!」
朱瞻基緩緩搖頭,不言不語。
榮冬不敢多說,轉身取了個斗篷,想幫太孫披上。朱瞻基依舊是搖搖頭,挺立著一動不動。
月上中天,終於,隱隱傳來了陣陣馬蹄聲,腳步聲,車輪聲。是北征大軍!飄揚的明字大旗之後,十二面龍旗分立左右,之後是皇帝的儀仗車輦,整齊的騎兵步兵隊伍。銀輝映照下,份外肅整恢宏。
一員大將挺立馬上,高聲叫道:「末將張輔,侍奉御駕在此,請開關放行!」聲音平平淡淡,聽不出喜怒悲哀。
朱瞻基吸一口氣,緩緩叫道:「開關!」隨即走下關城,奔到剛剛打開的大門之後,定了定神又吸一口氣,緩緩踱了出去。袞龍袍在銀色的月光下,高貴端方。朱瞻基緩步行來,面帶微笑,神態步履,象足了永樂大帝,威儀霸氣,不可直視。
榮冬榮夏帶著錦衣衛隊,緊隨其後,兩位鎮撫強自鎮靜,榮冬並著雙掌,榮夏握緊了鋼拳。只是二人都知道,倘若大軍有變,武功再高,又有何用?
張輔一躍下馬,噗通跪倒行禮:「參見殿下!」等了也許只是一剎那,急促的心跳中卻極為漫長,身後的二十萬大軍將士齊齊下馬拜倒行禮:「參見殿下!」
朱瞻基與張輔對望一眼,暗暗鬆了口氣。大軍拜服了皇太孫,這一場危機,算是過去了。金幼孜等隨行官員將領,一邊上來拜見皇太孫,「殿下」「千歲」之聲不絕,一邊安排大軍進關。
張輔獨自苦苦支撐了二十天,幾十年似君似友更似父的皇帝駕崩了,哭都不能哭,還要強顏歡笑,每日應付軍中大小將領,處理軍務,早已心力交瘁。此時望著大軍終於平安進了關內,依次返回各自大營,再也支持不住,俯身一個趔趄,堪堪摔倒。榮夏眼明手快一把扶住,朱瞻基示意,先扶了去休息。
朱瞻基踱至皇帝的輦車之旁,車簾緊閉,帷幕深垂。提督太監劉順坐在車側的車轅上,雙目含淚,沖太孫微微示意。朱瞻基掀開車簾,坐進了輦中,吩咐道:「回宮!」
八匹駿馬昂首嘶鳴,車輪緩緩駛動。
車內沒有人,只有一個巨大的錫棺。楊榮海壽張輔為了瞞天過海,苦心想出的這一計策,成功得售,永樂帝的遺體在這樣炎熱的夏季,自榆木川順利運回了北京。
後世的史學家,有不少人因此懷疑楊榮,在皇帝突然駕崩之後的反應,太沉著, 應對得太好了,莫非是有預謀?甚至懷疑起永樂帝真正的死因。可是,堂堂文淵閣大學士,全中國只有五至七名的重臣,難道不該有這樣非凡的應變之才?
馬蹄篤篤,車輪滾滾,龍輦往紫禁城駛去。朱瞻基跪倒在棺前,撫著冰冷的錫棺,強忍了很久的淚水,終於滂沱而下。
榮冬騎馬守在車旁,聽著緊閉的車簾后皇太孫壓抑的痛哭聲,皺緊了眉頭,喟然長嘆:皇帝,駕崩了?然而連自己也不敢承認的是,心底居然也有一絲高興。
永樂大帝晚年,與太子黨,與群臣,甚至與宦官侍衛,都頗有些關係緊張。朝中可以說人人自危,後宮同樣也是個個如履薄冰,不知道皇帝何時會龍顏大怒,不知道自己何時會飛來橫禍。而太子朱高熾仁和寬厚,大家的日子無疑會好過許多。
皇帝駕崩,全國舉哀。停朝市,去刑戮,斷音樂,禁屠殺,禁婚嫁,停大小祀,大明上下一片悲傷肅穆。
朱高熾為首,朝臣全部著喪服,白衣白帽麻牒帶穿了一個多月。樂安的漢王朱高煦,也身著喪服,嚎啕痛哭的同時,咬牙切齒地,又狠狠罵了朱瞻壑一頓,這麼大的事,怎麼會在朱高熾詔告天下的時候,才知道?
朱瞻壑反省來反省去,實在是楊榮海壽和張輔瞞得太好;軍中宮中枉有諸多眼線,竟然都不知道!漢王世子痛定思痛,急忙再次布防,下一次,可一定要搶在前面!
皇帝繼位,規矩是要「勸進」。即百官百姓的代表,上書勸繼承人繼承皇位,而繼承人一般謙虛兩次,到第三次才答應。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禮教中,最虛偽的一個。
而皇太子朱高熾,很奇怪,連續三次的勸進都沒有答應。甚至群臣第四次勸進,也被拒絕。楊士奇,楊榮,蹇義等這幫太子黨大佬費心琢磨,哪裡不對呢?終於,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在群臣勸進到第五次,搬出了《皇明祖訓》中立嫡立長的祖訓,也就是大明高於一切的法制之後,太子朱高熾終於同意繼承大統,九月七日正式登基,成為大明歷史上第四位皇帝。
定第二年(公元1425)改年號為洪熙,史稱「洪熙帝」。或因廟號,后稱為「明仁宗」。
洪熙帝坐在金鑾寶座上,感慨萬千。身為大明做太子時間最長的皇帝,這二十年的等待,只有朱高熾自己才知道這中間的艱辛。父皇的猜忌打壓,弟弟的謀權陷害,身體上精神上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折。然而,終於還是勝利了!
二十多年間,早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做。洪熙帝沒等到永樂年結束,就毫不猶豫地開始了。
第一件事,就是親至詔獄,放出了夏原吉,仍然委任做戶部尚書。放出了黃淮,楊溥,重新組織內閣,大明歷史上最強的「三楊內閣」出現。升內閣大學士官職,比如讓楊士奇兼兵部尚書,內閣從此成為真正的實權機構。
第二件事,頒布大赦令,大赦天下。同時減免百姓的欠繳賦稅。不知道是撫慰還是示威,兩個弟弟漢王趙王,加歲祿二萬石。
第三件事,取消鄭和下西洋的計劃,取消邊境納貢貿易。
第四件事,平反大量冤案。包括方孝儒等靖難忠臣,包括解縉梁潛等被迫害的太子黨等人都在這時得到了昭雪。當然,沒忘了南北榜案。洪熙帝發布了一系列平反詔書,傳檄天下。
當傳到南京,瑈璇與白煙玉,歡欣雀躍又哭又叫。此時距離二人初識七夕結盟,已經過了十年。甘棠蒯祥望著緊緊相擁的二人,也是熱淚盈眶。一生有幾個十年?又有幾個人的十年,能如這二人一樣,精彩瑰麗?
洪熙帝吸取南北榜案的教訓,每科會試的結果也擺在眼前,貢士進士這樣下去南方人太多,幾乎難得看到北方人了。朱高熾早就思慮了很久,要改革科舉制度。
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洪熙帝下詔曰:「科舉之士需南北兼收,南人雖善文詞,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選,北人僅得十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場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從此,分地錄取便成為科舉的一項常規制度,在明朝中期,又分為北,中,南三個區域。一直到清末科舉滅亡,分地錄取始終是科舉的基本制度。而這,又直接影響了高考制度。至今,每年六月的高考,採用分省考試錄取,南北方甚至東西部的差異,體現在考題錄取分數等各個方面。
六百年前,洪熙帝作出這樣的變革,是為了「公天下之道」。那分地錄取,究竟是否起到了公道的作用呢?還是,留給歷史評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