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德星傳> 第42章 王爺離開

第42章 王爺離開

  祚王爺聽得肅然起敬,關心地問:“那乾坤門掌門乾陽子後來不知去了哪裏?那可是武林的一代宗師啊。”


  ??曾慈感慨地說:“乾陽子老前輩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寧,不得不解散了乾坤門,之後覺得無顏麵世,更覺得對不起曆代乾陽門掌門和乾陽門的諸先烈賢士。便和副掌門,也就是他的妻子,雙雙潛入雲頂山乾坤洞辟穀修練。他倆各自研創出《乾陽刀》法,《坤女劍》法,和適合夫妻共同戰鬥的《雙修豢》《合壁掌》。


  ??也不知他們活了多少年,在將要寂化前,設下機關,等待有緣人。他們將小冊子寫上《乾陽刀》《雙修豢》、《坤女劍》《合壁掌》放進身前的小檀木箱。引導有緣人真心實意參拜他們,接受他們的傳承。


  ??當有緣人虔誠地對他們的屍骸行了跪拜禮,就被視作有緣的傳承人。兩個人的執念化著一道光芒射進有緣人的眉心,把功法,心法盡數銘入有緣人的識海。就這樣完成了他們獨特的傳承,兩具屍骸轟然暴碎,成為一堆灰塵。”


  ??青鋒這時候忍不住插嘴:“難道你和青鸞就是那兩個接受傳承的有緣人?”


  ??曾慈神情淒楚,暗然神傷,徐徐地說:“是,徒兒和青鸞正是那兩個接受傳承的有緣人。我們接受他們的傳承之後,按照他們教的心法修練。弟子感覺就象是久旱得甘霖,鯨吞象飲,修為也如春筍拔節鳳可見的速度蹭蹭上漲,隻一天時間,體修突入地階初期,從未練過的氣修也象爬樓梯升到罡勁初期。


  ??青鸞比我略慢,但也到了明階大圓滿,突破到罡階瓶頸也不用多久了。”


  ??祚王爺、青鋒轉眼看向青鸞,青鸞點點頭說:“確實如曾慈所言,我按照坤女前輩所銘的心法修練,一天之內從黃階初期連續三破,進入大圓滿巔峰,我想就在近日內會突進罡階。”


  ??祚王爺大喜,放心地說:“昨天朝庭傳來邊報,狼國在暗暗集結兵力,有向我大舉進攻的苗頭,這些天不斷的小股狼兵犯邊,製造糾紛。我想帶著青鋒起程,悄悄潛往邊界,蓄勢以待。


  ??隻是你夫妻還沒回來,也不知你們還有多久才能突破到明境,猴頭峰盜匪在側虎視眈眈。


  ??我想他們上次在這裏敗北,狼狽逃去,必定會吸取教訓,在普平布下了眼線,偵探曾府的實況情報,應該知道了我和青鋒在這裏坐鎮,時刻在暗中監視著我們的行蹤。若是我和青鋒一走,他們必有動作。


  ??所以我才沒動,急切盼望你們突破歸來,慈兒若是突破到黃階,雖與韋英魁同階,卻要遠勝於他,體修比同階的氣修要強一個小階,何況你們自創出了招式,更是如虎添翼,穩操勝券。


  ??正在焦急不安,左右為難的時候,真沒想到你們這麽快就突破歸來了,而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高階,以慈兒的功底身手,怕是前些天的青鋒也未必討得了多大好處。


  ??現在我可以放心走了,守望護學館和曾府的任務,就落到你倆的身上。臨走時要對你們說的是,雖然你們的修為現在已經遠在那幫匪徒之上,但獅子搏兔尚需全力,你二人千萬不可大意。


  ??鸞兒是女人,比男人心細,況且你有女學士之稱,要充分發揮你的才智,作好曾慈兒的好助手。


  ??四個孩子將來必定是國家的棟梁,朝庭的重臣,你夫婦要多把心思放孩子們的教育上,那些雜務打發下人去做就是,不要再插去幹那些你們不該幹的活。


  ??你倆的任務是護家,教育孩子、修練三件大事,絕不能做撿芝麻丟西瓜的蠢事。”


  ??曾慈青鸞唯唯諾諾,附首聽命。祚王爺甚覺滿意,就問青鋒:“我們明天起程,你有什麽要說現在就說,要不明天走了,想說沒人聽了。”


  ??青鋒尷尬地笑了笑說:“要說的王爺你都說了,我就沒什麽說的了。練功的事他倆得到的傳承要甩我教的那些幾千幾萬裏,我沒有什麽可教的了,如果我猜的不錯,等到我們再見麵的時候,曾慈的修為說不定比我還高,也許青鸞也比我要高。青於藍勝於藍,我高興!

  ??我這一輩子最滿意的事是做過你們夫妻的師父,這讓我這一生有了可傲可吹的資本。謝謝王爺給了我這個機會,跟著王爺這麽些年,這也是做的最好的一件事了。唯一希望就是你們要記牢王爺的話,記住你們背後有王爺和我在給你們撐腰,需要我們出手的事盡管說出來,不要有何顧忌。”


  ??曾慈青鸞垂手肅敬,洗耳恭聽,依依不舍之情溢於眼臉,不約而同地說:“謝謝老爹,謝謝師父。自遇到老爹之後,等於給了我夫妻重生,說是再生父母也恰如其份。師父大恩,我夫妻亦會永遠銘記不忘,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若不是朝庭事大,家中事小,我夫妻願意天天在老爹身邊盡孝,在師父手下受教。明日老爹和師父為國督邊,我二人理當謹遵教誨,把家事管好,讓你們放心。”


  ??祚王爺撫須而笑,為認了這一對幹兒子、媳婦而暗自歡喜。


  ??當晚青鸞替老爹和師父整理好行裝,把猴釀統統縱使帶上。又和曾慈商量:“五百年靈芝和五百年人參要不要分一些給帶上?”


  ??曾慈也不知如何才好,就進去問祚王爺:“老爹,青鸞將猴釀都裝備好了,要不要把靈芝和人參也帶上?”


  ??祚王爺聞言道:“帶一些猴釀就夠了,不要全帶上,給你倆和你嶽父母也留點。那人參和靈芝我們暫時用不上,就不帶了,到了需要的時候,我會來向你要的。”


  ??曾慈:“猴釀還是全帶上,到了邊關,還不知什麽時候才有時間回來。我們要吃的話,可以去猴林找猴王再要點就是。靈芝、人參不帶就留在家裏,用時或者你自己來,或者著人來取。”


  ??祚王爺同意了曾慈的說法,第二天帶著青鋒和一群待衛,先回朝庭。待和皇上商定之後,再去邊關。


  ??便宜老爹和師父走了之後,青鸞留在家清理家務,曾慈去了學館,視察學館操作管理與教學。曾慈來到學館,學子們都在教室內靜聽授課,偌大的學館,占地六百畝,兩千學生,近一百先生,沒有一點嘈雜之音。學館周圍,林秀木茂,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雖然是鄉野農村的學館,不如城裏名氣大,但讀書就求個安靜,才能沉的下心來。想起王冕的《耕讀軒》,曾慈不由得吟誦出來:

  ??路逢誰家子?背手牽黃犢。犁鋤負在肩,牛角書一束。


  ??輒耕且吟誦,息陰坐喬木。南山豆苗肥,東皋雨新足。


  ??涼氣滿郊墟,書聲出茅屋。古來賢達人,起身自耕牧。


  ??買臣負薪歌,倪寬帶經讀。寄語少年徒,行當踵前躅。


  ??曾慈向正副館長要了管理製度看了,又找財務看了財務製度,沒發現什麽漏洞,甚覺滿意。


  ??曾慈找了幾個名儒先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幾個先生眾口一詞,著重誇獎了得福和吳桂姣的兒子常平。常平小時候曾經是被曾慈從鬥牛蹄下救出,時隔十年,已經十八歲了,麵如冠玉目如朗星,腹有詩書,氣質不凡。


  ??因為家窮上不起學,學王冕的樣,邊幹活邊自學。得到了曾葉學館助學,才得已入館苦讀,自然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寶貴機會。進館之後,進步神速,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已經考得了秀才。先生們公認,明年鄉試,必定中舉。


  ??得福年少,天賦不讓常平,而且有誌,不甘落後,小小年紀,也過了童生試,前途不可限量。


  ??兩個被先生眾口一詞稱讚的弟子,都是與自己有淵源的人,曾慈自然高興。


  ??回到家裏,曾慈跟青鸞商量:“學館的安全很重要,家裏的安全也很重要。除了人生安全,還有館藏的那些寶貝,家藏的那些黃白之物。為了不分散力量,你我又不能分守兩地。這樣的話,就出現了顧此失彼的問題。如果我們坐守家中,就顧不了學館,坐守學館,就顧不了家裏。得想出個兩全齊美的力法才行。”


  ??青鸞想了一會說:“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了,我是這麽想的,學館裏還有那麽多的空房,我們住進去綽綽有餘。不如我們把家搬到學館去,就不存在顧此失彼的問題了。”


  ??曾慈:“這個主意好,學館還有大量的空白地,以後建些住房,做長久住宅,我們把家就長期就安在學館裏,這樣可好。”


  ??青鸞說:“長久居住在學館,這樣甚好,就這麽辦。我們到學館外的山林裏修練方便,在學館裏習文也和諧。”


  ??兩口子說幹就幹,馬上告知學館。又把家傭全部叫上,到學館收拾房子。第二天就把家搬到學館裏去了,兩人方才放下心來,既使盜匪來擾,一心守望著學館,也平安大吉。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