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失蹤之迷
楔子
??90後青年曾慈,老是抱怨出身在鄉村,沒受到過好的教育,一生平平凡凡,碌碌無為。日長月久,積憂成病,臨死之時,魂魄人身體飛出,飄飄悠悠,漫無目的,不知過了多久,看到一個屍體,魂魄不由自主赴上屍體,屍體竟悠悠醒轉。曾慈看看自己的穿著,屋內的擺設,這才明白,自己來到了四百年前的前清朝代。
??這個屍體居然與曾慈同名,正在旁邊哭泣弟弟曾善看到曾慈返陽,大喜過望,忙去給哥哥端來開水。
??曾慈知道自己不是這個年青人的哥哥,但這具身體是人家哥哥的,這個便宜哥哥是賴也賴不掉的,隻得以兄弟相處了。
??要適應這個古代曾慈還是有點難度,穿越到文盲的他身上,還得學做文盲,倒是件憋屈的事。但是如果讓人家知道他的哥哥真死了,現在是被別人的魂魄奪了身體,還不知會惹出多大麻煩來!
??唉!好在社會上的人都不識字,識字隻有寥寥幾人,隻好將就著羅……
??第一章失蹤之謎
??中秋節晚上,曾慈、曾善一起賞月。曾善說:“哥哥,你我兄弟無姐無妹,唯有兄弟兩。你已20歲了,到了娶親的年齡,那麽多的謀婆給你說媒,就選一個答應了吧。早娶妻、早生子,了卻地下爸媽的心願。”
??曾慈:“道理我明白,隻是姻緣這東西講究個緣份,我感覺緣份還沒到。不如你先給你娶親,我再慢慢等著緣份到了再娶。”
??曾善:“哥哥你這話說的就沒道理了,那有哥哥沒結婚,弟弟反而先結婚的理,不可!不可!此話萬萬不能再說,你實在要等,就再等段時候吧。”
??曾慈感覺到,冥冥之中有段姻緣在等他。但又怕自己沒來由的等待,耽誤了弟弟的婚姻大事,因此心理矛盾的緊,不得不暫且拖著。
??兩兄弟吃著月餅,說著閑話賞著月。其樂融融,曾善讀過兩年半私塾,識得字,會一些詩詞,此時即節生情,忍不住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曾善知道哥哥不識字,不懂詩詞,就給曾慈解釋一番。
??曾慈聽後,暗說你才讀兩年私塾就這麽厲害,我讀初中時才學呢。兄弟倆一直聊了到半夜才去睡。
??第二天,曾慈做好了早餐,還沒見弟弟起床洗嗽,以為是昨晚睡的晚了點,還沒起床。曾慈朝著曾善的臥室笑道:“懶蟲,太陽出來曬屁股了,起床吃飯。”
??曾慈喊了幾聲,沒有聽到弟弟的回音,走進弟弟的臥室,看到床上沒有人,被也沒疊,亂七八糟的象豬窩。曾慈不知弟弟到哪去了,是不是上茅屋了?不對,上茅屋也得要從他房門口經過,沒見到弟弟過,而且上茅屋也用不了這麽久,一早晨了呀。又走到茅房找,也沒找到人。
??曾慈急了,穿越到幾百年前的古代,他不想失去這唯一的一點親情。
??曾慈到處找曾善,早餐也忘了吃。在小鎮裏找了個遍,把平時去過的地方都找了,還是沒找到,這是怎麽回事呢。難道是出遠門了,這個弟弟啊,要出遠門也得要和哥哥說一聲呀,這不是要急死人嗎!
??找了一整天,曾慈都沒找到曾善。周圍鄰裏都知道這對兄弟的為人,對這種現象也感到莫名其妙,一個個的稱奇道怪,但是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曾慈強迫自己冷靜,仔細思索弟弟失蹤的原因,但是,想來想去,把所有的理由想出來了,又都給否定了。
??可以肯定的是,兩兄弟手足情親,好得象一個人,曾善絕對不會瞞著他去幹什麽不可見人的的勾當。同時也可以肯定,也不會是被人劫走了,這樣的家庭這樣的人,對任何人都沒有值得劫持的理由。
??曾慈想不出弟弟失蹤的原因,隻有一個蠢辦法,不停的去找,鎮裏找不著到鎮外找,今天沒找到明天接著找,曾慈下定決心,不找到弟弟不停止,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才罷手。
??曾慈把找人的範圍逐步擴大,終於在鎮子西南方向十裏的地方,有一個早起拾糞的老頭說出了一點消息:“那是前天早晨,天剛蒙蒙亮,我看見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夥子,高5 尺左右,不胖不瘦,隻穿著一條藍色短褲、白色短袖衫急急忙忙在官道上往西南方向走。我感到很奇怪,這個厚生仔好奇怪,秋涼了難道不怕冷。小夥子,他是你什麽人?”
??老頭所說的那個小夥子穿的衣褲正是曾善失蹤當晚的睡衣,體形、年紀也相付。曾慈可以肯定,老頭所看到的正是自己的弟弟曾善,曾慈把弟弟無故失蹤的事兒告訴了老頭,一再道謝後,折回家裏。
??有了這個消息,曾慈已經了然於心:曾善不是被人劫持了,也不是有意識的離家出走,而是處於高度緊張下的逃亡狀態。
??曾善有什麽事要逃亡呢,曾慈想不明白,兩兄弟朝夕相處,互相了解就象了解自己一樣,曾善從不做壞事,沒什麽事逼的他要逃亡啊。曾善知書識理,更談不上勾結女人私奔,這點從穿著也可以看得出來。
??想來想去,曾慈腦袋裏忽然閃出了一個可能——夢遊。曾善從小時有個夢遊的毛病,每年都會發生一兩次。長大後,這種現象慢慢地消失了。所以曾慈就沒從這方麵想過,現在想起來,覺得倒是有這種可能。
??不過曾慈還是有點不明白,夢遊也就在家周圍,而且最多一個小時就會醒來,弟弟這次走出了這麽久,走的那麽遠,現在都不知道走到哪裏去了,卻又是怎麽回事呢?想到這些,曾慈又猶豫了。
??空想無益,曾慈打定主意,跟著弟弟走的方向,一路尋找下去,一邊找一邊打聽,才是唯一的好辦法。
??曾慈請畫師給曾善畫了個畫像,作好了尋找的打算,把家中所有的銀錢都帶上做盤纏,鎖好門就上路了。臨走前又去告訴周圍街鄰,自己是去尋找弟弟了,請鄰居也替他關注著弟弟的消息,鄰俚們平時關係都挺好的,自然是唯諾著答應了。
??本書越到後麵越精彩,越到後麵越有看頭,請讀者關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