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完結章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率超過百分之五十才可以看更新喲
很快,皇帝召見叔孫通並給他升為博士的消息,就傳遍了朝堂上下。
李斯聽說之後,把眾博士的領導僕射周青臣找來, 問道:「這叔孫通, 是何人啊?」
僕射周青臣也是現查的履歷,忙道:「回丞相大人, 這叔孫通才來做待詔博士沒幾年,是薛縣人,精通儒術, 並沒有特別出奇的地方。小臣實在不知他是怎麼入了陛下的眼, 更不知道陛下是從哪裡聽說了這號人物。」
「真是奇也怪哉。」李斯摸著白鬍須, 一邊琢磨著一邊道:「現放著七十餘位博士, 陛下不召見,見了一個待詔博士。」頓了頓,他自問道:「這人……該不會是趙高舉薦的吧?」
趙高那邊也正摸不著頭腦呢。不過他的辦法可比李斯簡單直接多了, 讓人抬了十鎰黃金去送給叔孫通。
黃金送到的時候, 叔孫通正抱著行囊糾結呢。
不走吧, 萬一再有下一次, 一個不小心就沒命了。
走吧……
走吧,捨不得這博士的俸祿啊!
秦朝官員的薪俸都是按照糧食來算的。
比如丞相, 擔負著輔佐皇帝治理全國的重任, 領的工資也是最高的, 有萬石。
至於糧食發下去, 官員用來換什麼,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博士雖然比不上丞相,可是卻也是秩比六百石,能領六百石糧食呢。差不多,也是高級白領的待遇了。
辛辛苦苦謀了個待詔博士的職位,又一朝走運成了博士。
叔孫通真捨不得這六百石糧食。
就是在叔孫通糾結的時候,趙高的人抬著黃金來了。
兩大箱子明晃晃、沉甸甸、金燦燦的真金!
一鎰為二十兩,這可是二百兩黃金啊!
摸著一輩子都賺不到的大金子,叔孫通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不走了!
胡亥哪裡知道,自己隨口一次提拔,引得底下重臣如此花心思。
他現在每天看奏章,看得欲|仙|欲|死。
為了能保證完成作為皇帝的功課,胡亥特別交待自己的侍者阿圓,「不管朕玩什麼,只要當日奏章沒有看完,你就捧著竹簡追著朕提醒,一定要讓朕玩不下去——聽明白了嗎?」
阿圓之所以叫阿圓,是因為他有圓圓的臉、圓圓的眼睛和圓圓的身子。
可惜,阿圓的性格不太圓,還非常方。
胡亥抱著二郎神,逗狗遛狗。
阿圓捧著兩摞竹簡跟在後面,從竹簡上方露出圓圓的臉,「陛下,您的奏章……」
胡亥跟侍女玩博戲,正贏來一聲「好陛下。」
阿圓托著兩摞竹簡,從賭局上方露出圓圓的眼睛,「陛下,您的奏章……」
就連胡亥沐浴的時候,阿圓也借著送水的時機,來上一句,「陛下,您的奏章……」
胡亥要崩潰了,「朕在沐浴!朕沒有玩!」
阿圓默了默,「可是您一日沐浴三次了。」
「朕熱不行嗎?啊!」
阿圓不語,圓著一張臉退下了。
胡亥一巴掌拍在水面上,生無可戀叫道:「老天啊!讓大秦亡了吧!」
亡了吧……亡了吧……了吧……吧……
大概上天真的聽到了胡亥的祈禱。
胡亥沐浴出來,身上水還沒幹,就聽阿圓說左丞相李斯和御史大夫馮劫一同請見。
能同時勞動這兩位,想必是大事。
馮劫曾為大將軍,父親就是右丞相馮去疾,是朝中主管軍事的。
李斯一進來,便直奔主題道:「陛下,東方來使,報稱從楚地派去戍邊的士兵半路造反,現已經攻下蘄縣,攻入了陳郡。臣與馮將軍得知消息,不敢耽擱,馬上進宮奏報。陛下,您看此事當如何處理?」
以他三十載老臣身份,從接到消息到此刻覲見一路上的功夫,早該想出不下三種處理辦法,此刻該詳盡道來,供給君王挑選參詳才對。可是他絲毫不提自己的看法,只問皇帝的意見,顯然是有意要考校新帝。
胡亥雖然沒想到這麼細緻,卻也知道這會兒若是開口問李斯,頗有些丟人。
他擺擺寬大的袍服袖口,閑閑道:「那什麼……留著那幾十個博士做什麼用的?把他們都召來問問。」
於是叔孫通摸著黃金,激動的淚水還沒劃過臉頰,人就又被提溜到咸陽宮中了。
他一個剛進位的博士,安分守己又偷偷摸摸排在了最後一位,只盼著皇帝看不到他。
叔孫通個子不高,在最後一排藏得挺好,的確沒給胡亥看到。
於是胡亥直接問道:「朕剛封的那個博士呢?」
叔孫通:……媽的,老子早該跑的!
馮去疾陪著笑臉,問道:「不知陛下突然召見犬子,所為何事?」
那侍者既然收了銀子,自然樂意提點,悄聲道:「說來也怪。前半夜,陛下跟左相大人密談良久,後來還親自送左相大人出了宮。沒一會兒,左相大人又送了什麼物件呈給陛下,陛下忽然就叫傳御史大夫馮劫。」
與李斯有關?
馮去疾與兒子馮劫對視一眼,皺眉不解。
他們馮氏與李斯一族,同朝為官,雖然互為制衡,卻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從不曾有過齟齬。
馮去疾看那侍者模樣,知道再多的情況他也不了解了,笑著拱手道謝,讓家僕又取了一封銀子奉給那侍者。
「馮御史,咱們這就走吧?別讓陛下等著。」
馮去疾對兒子道:「陛下有召,不能耽擱。你且往宮中去,我這就派人往左相府上打聽一二。到了陛下面前,你小心行事,不要觸怒殿下。」
馮劫一一答應。
馮去疾親自掌燈,闔府大人無論男女一起出來,送馮劫出府。
直到望不見入宮的馬車,馮去疾才嘆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都回去吧。」打發人往李斯府上去了,自己這一夜是無論如何無法安睡了,便守在書房等消息。
胡亥哪裡直到自己一道詔令,把馮府上下攪得心慌不已、不能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