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參觀
第201章:參觀
餘見海和嶽佳偉談得正歡,幾輛小號車已經到了。
“嶽維佳嶽總吧?”不等馬天水介紹,唐永飛已經樂嗬嗬地走了過來,向著嶽維佳伸出了手。
嶽維佳淡淡一笑,熱情地和唐永飛握手,順便也聽唐永飛介紹了一下隨行人員。分別是辦公室主任馬天水,招商局長龍飛,以及其他幾個陪同人員。
“嶽總,天潤集團可是咱們國內肉製品行業的龍頭老大呀!”唐永飛也不過多的客套,直接開門見山道,“聽說嶽總這次是代表集團為籌建的養殖基地選址的,不知道對我們雲水滿意不滿意呀?”
嶽維佳笑了笑,“唐縣長,您這消息挺靈通的呀!”嶽維佳也不否認,隻是笑道,“我是代表集團為籌建的養殖基地選址的,不過我也隻是實地調研一下,具體的還要等集團高層做決定。”
“那是那是!”唐永飛點頭表示同意這個說法,“嶽總,你看我們雲水,環境優美,交通方便,現在又是招商引資的關鍵時刻,對於落戶的企業有很多的優惠政策,不知道嶽總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
“唐縣長,我隻是個實地調研的。”嶽維佳依舊笑笑,“我隻能把看到的了解到的如實向集團高層匯報,等他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餘見海聽了心裏暗暗點了個讚,看看人家這領導做的,絕對要給滿分。無論是說話的分寸,還是對於當地政府的拿捏,都是十分恰當。
是的,我隻是個調研的,具體的任務就是把看到的聽到的了解到的,如實向集團高層匯報,至於高層如何決斷,那是高層的事情。隻是看到了什麽了解到了什麽,又是如何向集團高層匯報的,那就隻有看嶽維佳的了。
“嶽總,你看,”唐永飛不愧是縣長,直接就介紹起了雲水的優勢,“我們雲水,依山傍海,環境優美。前後左右一共有三條高速公路經過,還有一條規劃中的鐵路,已經通過了審批,估計三年以內肯定動工。最關鍵的是我們雲水的土地多,像貴集團新建一個大型養殖基地,需要的土地肯定不會少。現在是寸土寸金,光是征地這一塊,如果落戶在我們雲水,就可以省下很大一筆資金。”
“這些我都知道。”嶽維佳笑笑,“說句實話,唐縣長,我們天潤隻要決定在哪個地方投資,除了想享受一些該有的優惠政策之外,其他該出的資金一分錢都不會少拿。隻要在哪個地方能有發展前途,我們集團是不會在乎投資額的多少的。”
我的乖乖,看看人家嶽維佳說的話,多麽的牛逼衝天。不會在乎投資額的多少,那是不是意味著這次天潤的投資將是史無前例的?
如果能夠讓天潤的新基地落戶在雲水,那得能帶動多少人的就業啊!如果能夠讓天潤落戶,那唐永飛在雲水縣長這個位置上可謂是功勞不小。
天潤可是國內肉製品行業的龍頭老大呀,還是國內財富五百強企業之一,能夠讓這樣的企業落戶,那得多帶勁啊!
唐永飛已經激動了,也是強行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嶽總,那你看我們雲水還有什麽不足之處嗎?如果有,我馬上通知整改,保證能夠符合貴集團的要求。”
“唐縣長,我看到的聽到的也都是別人說的,如果您想了解一下本地有什麽不足,為什麽不問問當地的老百姓?”嶽維佳還是笑笑,“就像我身邊的這位餘見海餘老板,可是地地道道的南城人,對於本地的環境是最有發言權的。”
“哦?”唐永飛打量了一下餘見海,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餘見海?這名字我怎麽好像聽說過?”
“縣長,他就是前一陣子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那個養豬能手,養出來的豬肉質特別好的那個。”馬天水趕緊低聲提醒道,“他還是很有名的蔬菜種植能手,種出來的瓜菜賣得特別火!”
“哦?你怎麽知道?”唐永飛低聲問道。
“我女朋友就特別愛吃他們家的黃瓜,別人家的從來不買。”馬天水有點不好意思道,“就是他們家的黃瓜太貴了,我都舍不得買!”
“餘見海?”唐永飛細細打量著這個年輕人,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年輕人,不錯!好好幹,用自己的能力發家致富,也帶動本地老百姓一起致富。”
餘見海得體的笑了笑,“縣長說的是,我一定記著縣長的教誨。”
“嗯,”唐永飛點了點頭,“餘見海,那你就說說,對於本地政府的工作,有什麽意見和建議嗎?”
“縣長您都親自來了,我哪裏敢當著領導的麵提意見?”餘見海半真半假地笑笑,“不過既然縣長已經問了,那我就請縣長參觀一下我的養豬場吧!”
“好的,”唐永飛點了點頭,“我也聽說了你的事跡,正好學習一下。”
大家都站在養豬場的門口,進去參觀也就是很短時間的事情。也不用像很多養豬場一樣消毒換工作服,餘見海直接就帶著他們進了豬舍。
一頭頭肥碩的生豬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好像壓根就沒有看到這麽多人進來。偶爾有一兩頭豬起來撒尿屙屎,也是懶洋洋地看了看進來的人,直接走過去方便完畢,又慢悠悠地回來躺下了,連看都懶得多看他們一眼。
“縣長,我們養豬場的飼料配方裏添加了中草藥,生豬吃下後可以促進生長,增強抗病能力,飼料轉化率也特別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餘見海一邊走一邊介紹,我們養豬場出產的生豬,大部分都是賣給了天潤,已經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他們家的豬肉真的好吃。”一個隨行的幹部點頭道,“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女婿給我送了二斤,絕對稱得上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豬肉。”
“不錯,致富典型啊!”唐永飛回頭對幹部們說道,“這是個典型的新時代農民呀,不正是我們提倡學習的嗎?對了,餘見海,聽說你還種了不少大棚,是不是真的有這麽回事啊?”
餘見海笑了,心說機會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