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朝舉措
典禮過後,蕭正於乾陽殿設宴與群臣歡飲,君臣興致頗高,至傍晚方才散去。
翌日,蕭正連續下旨封賞妻妾子女和三個妹妹,去世的爹娘自然也有追封。
接下來便是大封百官,國公、侯爺封了幾十個。
政治方麵,中央依舊為三省、六部、一院(都察院)、五監、九寺,其中戶部新增商業司。
除此之外,蕭正增設了稅務總署、巡捕總署,又在都察院新增廉政公署和審計署。
教育方麵,除國子監外,新設格物學院、工匠學院以及皇家軍事學院。
地方上,蕭正正式確立鄉一級的行政區域單位,徹底結束底層的鄉紳自治,這一點蕭正相當堅決,社會秩序的維護必須由官府來主導。
財政方麵,中央設立銀行,各郡以及主要縣城設立分行和支行,主要業務是異地存取。
同時,正式發行新幣:元康通寶。以往五銖錢、白錢則按照相應的比例回收,民間百姓可到各處錢莊換取,超過一定數額則需要到總行報備、審核。
在宣布成立中央銀行的同時,蕭正正式頒布“青苗法”。
雖然王安石變法失敗,但蕭正覺得青苗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所以曾在臨朐等地施行過,很受當地百姓歡迎。
當然,在實施過程中蕭正總結出必須注意的幾點。
首先,即便放貸不是以增加國庫收入為目的,但終歸是商業行為,因此,由官府直接放貸是不合適的,不能讓官府既當裁判又當球員,所以,此次施行便由中央銀行來負責,而且要堅決杜絕攤派。
其次,利息不能高,年息不能超過二分,除利息外,也不能再有任何費用。
最後,要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民間借貸,隻要雙方講好價錢即可成交。而由銀行貸款雖需要審核,但也不能太過繁瑣,隻要戶籍清晰、有土地,三戶擔保便可放貸。
經過和楊文昌、魏征等人仔細商議後,都覺得可行,蕭正便正式下旨施行青苗法。
軍事方麵,蕭正設立了樞密院,以淩敬為樞密使,劉簡、岑文本為樞密副使,此舉一則是目前還處在戰時,必須有一強力的單獨部門處理軍務,再則也是加強皇權。
禁軍方麵設立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殿前司都點檢熊二毛,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指揮使分別為薛茂林和徐剛。
軍隊方麵,設立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禦衛和左右屯衛共十二衛,由牛秀、秦瓊、龐卿惲等人分別擔任十二衛大將軍。
十二衛之下便是鷹揚府,蕭正覺得楊廣起的這個名字還是很不錯的,便沿用下來。
軍隊編製方麵,蕭正總覺得稱呼秦瓊、程咬金這些人為司令或軍長有些別扭,所以也沒做改動。
各鷹揚府轄八百到一千二百人,主將為鷹揚郎將,副將為鷹擊郎將。
鷹揚府轄四到六個團,每團二百人,設校尉。
團下為旅,每旅百人,設旅帥。
旅下為隊,轄五十人,設隊正。
隊下為火,每火十人,設火長。
旅以上設監軍,主管政治、教育以及維護軍風軍紀。
誠然,蕭正本身並不不具備一個出色政治家的天賦,但他的優勢也極為明顯,那就是對曆史教訓記得極為深刻,比如驛站,前隋時期,郵驛係統已經非常成熟,而新朝隨著地盤的擴大,郵驛必將成為朝廷的負擔,那個快遞小哥李自成造反和其下崗不無關係。
故此,蕭正下旨成立皇家郵驛司,郵驛司可接受民間郵寄業務,完全自負盈虧,如此不僅可以減輕朝廷的負擔,而且驛站驛卒在名義上隸屬皇室,在這個時代乃是莫大的榮耀,日後也將成為忠於皇室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或許,他們戰力不足,但消息的傳遞卻是極為靈通,地方官若有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之舉,也可起到監督作用。
這一係列舉措,尤其一些新設的部門,群臣中自然會有不同聲音,但蕭正態度堅決,加上楊文昌、魏征等人對蕭正非常信任,倒也沒什麽波折,很是順利。
二月二十五,洛陽皇宮乾陽殿早朝。
蕭正高坐龍椅之上,頗為感慨。
人有的時候真很奇怪,名義、名分這東西似乎很虛無飄渺,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極為重要,登基立國才三天的時間而已,似乎整個氣氛都不一樣了。
正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古人總結的實在讓人讚歎!
沿襲前隋,新朝尚書省也不設尚書令,楊文昌為尚書左仆射、許仲林為右仆射。
楊文昌的首次正式進言居然是請蕭正後宮采選,而此舉也得到包括魏征在內的群臣一片讚同,這讓蕭正有些哭笑不得。
他理解這些人的擔憂,在這個年代,蕭正隻要一個兒子,在他們看來,子嗣太過單薄,也太過危險。
蕭正卻對采選很是排斥,一入宮門深似海,大多數爹娘都不會舍得把女兒送進皇宮,而且大肆采選必然勞民傷財,故此,蕭正當即下旨,新朝永久廢除采選,同時宣布永久廢除太監。
眾人見蕭正堅持,也隻能作罷。魏征等人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們這位陛下的品性著實讓人讚歎。
散朝後,蕭正單獨召見了禮部侍郎張鎮周(注),命其著手籌組商隊出海,此次出海可不是去高句麗或者百濟,而是到琉球或扶桑,並以二者為補給點繼續向東直至美洲。
蕭正親自畫了圖樣以及詳細的標注,其中有土豆、玉米、番薯、花生等等,鄭重交給張鎮周,囑咐他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用心,農耕社會,這些高產作物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蕭正對此很是期待。
曆史上,在南朝時期便開辟了中日南道航線,而張鎮周在前隋時期便和朱寬到過琉球,對組建船隊、出海還是很有經驗的,蕭正也對其寄予厚望。
注:《隋書》記載的610年朱寬、張鎮周等赴琉球所經過的高華嶼,即今釣魚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