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
新柳軍騎兵以秦瓊為箭頭,組成三列,猱進鷙擊,行如虎奔,唐軍拚命向帥旗靠攏,新柳軍則緊咬不放。
唐軍在張亮的指揮下,且戰且退。
秦瓊轉頭大聲說道:“去城頭,讓守軍立刻開城,同時做好打開南門的準備。”
“是!”其中一騎立刻撥轉馬頭。
商誌忠在城頭看的熱血沸騰,新柳軍士兵更是齊聲歡呼,援軍的到來重新激起了他們的勇氣和鬥誌!
待聽得城下讓打開城門,商誌忠一拍腦袋,“嘿,我這是樂傻了,快,快打開城門。”
同時,商誌忠讓一個傳令兵快去去南門傳令,他明白秦瓊的打算,是要趁著唐軍沒有防備,再去南門衝殺一陣。
長壽城西側為嶺,東側為山,從北門到南門,雖然有路,卻是崎嶇蜿蜒的小路,而且還繞遠,不如穿城而過來的快。
新柳軍上百士兵迅速來到城下。
為了防止敵軍從城門處突破,各處城門布防極為嚴密。
先搬開兩道鹿角,再搬開塞門刀車,然後清理土囊(注1),土囊裏要麽是泥土,要麽是石塊,將整個城門塞的滿滿的。
清理了這些土囊,新柳軍士兵才把城門打開。
秦瓊又帶人衝殺一陣,此時的唐兵已潰不成軍,雖然張亮竭盡所能,但仍無法阻擋新柳軍騎兵的衝擊,萬般無奈也隻能撤走。
秦瓊並未窮追不舍,而是撥轉馬頭,率隊奔向城門,未有絲毫停留,直衝而過。
商誌忠眼珠轉了轉,又命人將城門重新封好,既然秦瓊沒有多說,估麽後麵沒有大隊人馬了,還是小心為上。
長壽城不大,中間一條筆直的大街長不到三裏。
南門處,李允已讓人做好了準備,見秦瓊等人疾馳而來,立刻下令城頭動手,無數灰瓶傾瀉而下,外麵正用撞車攻擊城門的唐軍攻勢頓時一滯。
新柳軍士兵迅速搬開門杠,打開城門。
城門口,撞車堵路,碎石、灰瓶遍地。
秦瓊一馬當先,從撞車與城門的空隙穿過,大隊騎兵緊隨其後。
城門外,李世民、尉遲恭正盤問斥候詳細情況,卻忽見長壽城門大開,從裏麵衝出大量騎兵,鐵騎洶洶,奔騰如潮。
新柳軍騎兵一隊向左,一隊向右,其餘在秦瓊率領下,直撲唐軍弓箭隊。
李世民臉色微變,急道:“快,鳴金!”
“傳令兵,速速回營命喬軌率騎兵來此接應。”
“嘡嘡嘡嘡.……”急促的鑼聲響起,令旗揮動。
命令下的很快,但卻為時已晚。
唐軍根本來不及反應,騎兵便已衝到眼前。
城牆兩側的唐軍,此時正在全力攻城,不少人還在順著雲梯向上攀爬。新柳軍騎兵揮舞著鋒利的斬馬刀,秋風掃落葉般席卷而過,鮮血四濺,屍橫遍地。
中間一隊,以秦瓊為首形成一個錐形,隻見秦瓊身披鎖子甲,頭戴虎頭兜鍪(注2),盔纓如火,胯下黃驃馬疾奔如風,手中馬槊左刺右擊,所過之處唐軍無不潰敗,如利刃劈風斬浪,生生將唐軍弓箭隊從中剖開!
李世民麵色凝重,目不轉睛的盯著秦瓊,心中不由讚歎,好一員虎將,怎麽就投了蕭正呢,真是可惜!
尉遲恭有些擔憂,不由勸道:“殿下,敵軍勢大,還請速速回營,卑職在此斷後。”
“無妨,敬德不必擔心。”李世民鎮定自若的說道,“大營距此不過六七裏,喬軌很快會率軍來援。”
尉遲恭深知李世民的脾氣,也就不再多費唇舌。
城牆上,新柳軍將士一掃陰霾,看的熱血沸騰,不住歡呼叫好。
李允笑道:“別都顧著高興,快把雲梯清理了。”
新柳軍將士聞言齊齊動手,將扣在城牆上雲梯抓鉤通通砸斷。
或許是李世民親臨戰場的緣故,此處唐軍在各部將領的呼和下,體現出了極高的戰鬥素養,潰敗的士兵紛紛向帥旗靠攏,並迅速列好陣型,盾牌手在前,校刀手在後,弓箭手墜後,因為是攻城戰,隻有少量的長槍、長矛手,此時自成一隊,列在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的隨行護衛五百餘人將其護在中間,嚴陣以待。
“弓箭手,準備一一”尉遲恭高高舉起手中馬槊,蒼涼的號角聲在空中回蕩著。唐軍弓箭手聽到角聲,立刻拉動弓弦,吱呀呀的聲音聽的人牙齒發寒,手中羽箭齊齊指向前方的天空。
“放!”尉遲恭手中寒光閃閃的馬槊用力的揮動,瞬間,飛蝗般的羽箭升空,越過自己一方士卒,射向新柳軍。
羽箭齊射,要的不是多大的殺傷,而是遲滯敵軍的速度。
然而,新柳軍這些騎兵裝備精良,根本不在乎落下的箭矢,尤其是打頭的秦瓊,速度不見絲毫減慢,唐軍士兵有的被戰馬直接踏中前胸,頓時口裏噴出一股鮮血,慘叫著倒在了地上。有的被鋒利的斬馬刀直接把頭顱掃下脖頸,吭都沒吭便慘死當場!
慘烈如斯,這些唐兵竟拚死不退,因為他們的秦王殿下就在他們的身後!
眼見己方士卒慘叫連連,成片的倒下,尉遲恭不由心頭冒火,遂以手中馬槊指之,喝道:“此賊如此凶猛,待某殺之!”
李世民有些猶豫,擔心尉遲恭出事。
可李世民這一猶豫,反而激起了尉遲恭的鬥誌,他自認不比秦瓊差,拱手道:“殿下不必擔心,且看卑職斬殺此賊!”
言罷,尉遲恭一馬當先衝了出去,李世民一見不好再阻攔,但還是不放心,立刻道:“快去一隊人保護尉遲將軍!”
幾十名護衛聞言急忙跟了上去。
尉遲恭迅速從唐軍陣型中間穿過,大聲吼道:“秦瓊,可敢一戰!”
秦瓊聞聽有人叫陣,遂抬頭觀看,隻見唐軍中衝出一騎,馬上之人頂盔貫甲,手中一杆馬槊寒光閃閃,正疾奔而來。
兩陣既立,各以其將出鬥,謂之挑戰,這便是俗稱的鬥將,但這種鬥將其實很少見,戰場上的勝負,主要取決於軍隊的戰鬥力和將領的指揮才能,而不在於主將的“匹夫之勇”。
注1:土囊,古代裝泥土的袋子。
注2:虎頭兜鍪,以野獸為造型的獸頭兜鍪始於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