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初識棉甲
片刻後,杜旭和幾名侍衛帶著五套新柳軍衣甲來到演武場。
李淵與一幹大臣早已在此等候。
杜旭急忙跪地道:“罪臣杜旭叩見聖上!”
“杜旭,起來說話。”
“謝陛下!”
李淵上前拿起一件衣甲仔細看了看,沒發現有什麽特別之處,又掂量掂量,分量也不重,比皮甲還要輕上一些。
“來人,綁到木樁和草人上。”
準備就緒後,李淵親自拿著龍泉劍,上前對著衣甲用力劈砍了十幾下方才停手。
李建成等人見狀,紛紛上前與李淵一同查看。
隻見綁到木樁上的衣甲被砍出了十幾條口子,裏麵露出白色像氈子一樣的東西。
李淵仔細翻了翻,發現這衣甲雖然不夠硬,但韌性很好,一劍很難砍透,即便砍透,木樁上也隻留下一道淺淺的印記。
李建成上前用力撕開衣甲外層仔細查看,發現氈狀之物有四層之多,而且在要害部位還襯有鐵片。
眾人退後,有護衛為李淵送上弓箭。
李淵有些感慨,年少時他也是好武之人,也正因箭術出色,才娶到妻子竇氏,轉眼間,發妻去世多年,他也成了白首老翁。
見眾人都在等待自己,李淵笑了笑,年齡越大倒是變得多愁善感了。
拋開思緒,李淵彎弓搭箭,連射三箭。
裴寂笑道:“陛下威風不減當年,可喜可賀!”新網首發m.xz.
“老了,不中用了!”李淵擺了擺手,順手將弓箭交給了李世民。
李淵本是無意之舉,幾個兒子中,李世民武藝最好,箭術最佳,便想讓李世民試試。
李建成卻臉色微變,李元吉更露怒色。
李淵雖然老了,眼神兒卻是很好,見到兩個兒子的反應,心中頓感淒涼,也更思念亡妻,若她還在,幾個孩子或許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吧。
李世民早就習慣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對他的敵意,渾不在意。但看到父親臉色似有淒苦,心中頓感心疼,年過半百,又操心國事,又憂心子嗣相爭,著實不易。
“父皇!”李世民一手拿著弓箭,一手挽住李淵手臂,“您沒事吧?”
李淵心中頓感溫暖,伸手拍了拍李世民的手,“吾兒放心,為父雖然老了,射幾箭還沒問題。”
這個時候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李建成看的心中十分不安,李元吉不敢發怒,索性看向別處。
李世民點了點頭,彎弓搭箭,向著草人上、中、下,左、右,一共射了五箭才停手。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若是平常,定會有人拍馬屁稱讚,但這會兒誰也不敢火上澆油,惹李淵不快。
李淵帶頭上前,但這次沒用他親自動手。
李世民將草人上的衣甲解開,仔細查看箭矢穿透情況。
李元吉看了看,不屑的說道:“這東西別說和鐵甲比,就和皮甲比也差遠了,有什麽特別的,我看是新柳軍窮的沒法子了,不知從哪弄來這破玩意兒對付。”
“還說什麽當兵的不用自備盔甲兵器,這不糊弄人呢嗎,我看咱們不如就此揭穿蕭正的伎倆,其軍心必失!”
李世民搖了搖頭,“不然,三弟你看,此衣甲雖然不比鐵甲和披甲結實,但卻勝在靈活輕便,不容小視。”
李淵回頭問道,“杜旭,李司馬和竇仆射可曾有過交代?”
“回陛下,兩位大人曾言,新柳軍衣甲樣式、顏色十分統一,而且所有普通士兵都著此甲。”
“所有士兵?”眾人很是驚訝,此甲雖然普通,但如果全軍披甲,那就非同小可了。
“不錯,所有士兵,甚至包括輔兵,故此,兩位大人猜測此衣甲必然製作容易,且價格低廉。”
李淵驚訝道:“你的意思是,此衣甲很容易普及?”
“是,所以兩位大人極為重視,特意在戰場上搜集此物,準備派微臣送回長安,請陛下設法在我軍推廣。”
眾人聽罷俱是麵色凝重,唐軍披甲率還不足半數,若是新柳軍所有士兵都身著這樣的衣甲,事情可就嚴重了。
杜旭說道:“這種衣甲還有一個好處,如果受傷的話,用手一捂就可迅速減少出血,比皮甲更為方便。”
李淵點了點頭,“誰認識這氈狀之物是什麽?”
眾人紛紛上前動手查看,好半天也沒有人認出。
李建成皺眉想了一會兒,道:“父皇,兒臣府中鄭虔符曾在北海擔任太守,也和蕭正打過交道,不如召他來問問如何?”
“嗯,此事必須弄個清楚,速將鄭虔符召來。”
滎陽鄭氏與李建成是姻親,也是他最大的助力之一,但鄭氏中鄭元璹位高權重,李建成不敢與其走的太近,嶽父鄭繼伯曾與高僧智越為友,受其影響,好佛而不喜俗事,後來,李建成便把鄭善果和鄭虔符召入府中,鄭善果為太子左庶子,鄭虔符為太子洗馬。
鄭虔符見李淵召見,心中疑惑,問過侍衛才知事關蕭正。
鄭虔符心情頗為複雜,雖然他曾經比較看好蕭正,但也沒想到蕭正會取得如此成就,尤其拿下洛陽,並在襄陽與唐軍首次交鋒中大獲全勝,如今儼然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這讓鄭虔符打心底裏佩服,可現在是對手啊,麵對如此勁敵,實在讓人愉快不起來。手機端:/
入宮後,鄭虔符隨著侍衛徑直來到演武場。
李淵吩咐後,鄭虔符上前仔細查看新柳軍衣甲。
片刻後,鄭虔符轉身施禮道:“陛下,微臣有個猜測,卻不知是否準確。”
“無妨,直言便是。”
“蕭正曾敲詐微臣五千貫.……”
沒等鄭虔符說完,李元吉輕笑道:“我當是多厲害的人物,原來是個市儈之徒!”
“齊王殿下此言差矣!”鄭虔符一臉嚴肅。
“陛下,蕭正此人萬不可小瞧,他攜東阿鄉鄰至臨朐第一件事,便是剿匪,第二件事是分地,此兩點便盡收當地民心!”
“如今新柳軍廣為流傳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便是那時蕭正所提。”
“而且,此人對時機把握極為精準,似乎總能料敵於先,臣以為,萬不可輕視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