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第 84 章

  寶貝兒, 訂閱比例不足,三天後解鎖內容~

  賴嬤嬤是榮恩公主的教養嬤嬤, 也是榮恩所居長樂宮偏殿的管事嬤嬤, 素來嚴厲。


  若換了從前的榮恩, 多半就心生退意, 不再堅持了。可這會兒輕城滿心的驚濤駭浪, 早把屬於榮恩的那點怯懦壓了下去, 聞言神情淡淡, 聲音是一貫的輕柔動聽:「賴嬤嬤是你們的主子還是我是你們的主子?」


  百靈心頭一凜, 公主身邊原先的大宮女或杖斃, 或謫貶,全軍覆沒,空出位置來,各宮都想塞人過來, 後來還是淑妃娘娘發了話, 她們兩個才有機會從二等宮女提上來, 正是戰戰兢兢, 不敢造次之時。公主這話實在重,她不敢反駁,只得恭敬地應下。


  正要退出去,輕城又叫住她,「把帷帳放下。」


  重重帷帳阻隔了內外視線, 寢殿里一時只剩了輕城一人。她垂著眸不知在想什麼, 片刻后, 才將手探到身下摸索了番。


  似曾相識的觸感叫她動作微微一頓,隨即繼續,取出一物。


  熟悉的破舊竹簡,卻韋編斷絕,只剩下半卷,上面多了一灘凝固發黑的血跡。


  她掌心汗出,不可思議地看向手中的竹簡。她在這張床上足足睡了三天,寸步未離,萬分確定床上原本並沒有竹簡。


  所以,它是怎麼出現的?還有這血跡,上次並沒有,難道是她前世死亡時噴在上面的?


  輕城心裡有些發毛,將竹簡拿近了些。沒錯,上面依舊是預告她前世死亡的一行字,不過墨跡已經陳舊,顯然已有了年月。


  她倒吸一口涼氣,竹簡竟跟著她來到了這一世!究竟怎麼回事?


  她抿了抿嘴,心中亂糟糟的,魂不守舍地重新將竹簡捲起。指尖忽然傳來刺痛感,她沒留神,被一根竹刺扎入了食指,鮮紅的血珠沁出,染紅了竹簡一角。


  輕城蹙眉,伸手拔刺。再去拿竹簡時,忽然呆住。


  血珠竟一點點在被竹簡吸收,隨即,原本在竹簡上凝固的發黑血跡也一點點消失,竹簡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變得光潔如新,露出下面一排字來。


  這這這,也實在太詭異了!

  輕城又是害怕又是好奇,忍不住低頭辨認,字的筆畫彎彎曲曲的,是她看不懂的古字體。她勉強認出第一個字上面有個「日」,第二個字像個「君」字?其它的實在認不出。


  她只得放棄,小心翼翼地展開竹簡。


  還好裡面依舊是端正挺秀的小楷,內容卻和她剛剛看過的全然不同。


  第一根竹片上方畫了個瓶子模樣的圖案,下面寫著「一百」,第二根第三根竹片是空白的,從第四根開始,出現了一排字,開頭幾字就叫她目光陡然一凝:

  桀帝諱璽,字爾玉,文帝之孫,成帝之子也……


  輕城心頭大震:桀帝——璽?凶暴不仁謂之桀,這個謚號,一聽便知這位君王一生所為該有多殘暴。可,指的究竟是誰?

  先帝的謚號正是文帝,這成帝難道指的是當今宣武帝?可宣武帝只有三子,沒有一個名字中有璽。


  長子趙昶乃皇后所出,聰明仁孝,自幼立為太子,地位固若金湯;二皇子趙榮乃鄭麗妃所出,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成天泡在藥罐中,不見世人;三皇子趙蠻,就是被她腳踩的那位,血統不純,地位卑賤。可以說,除了太子,另外兩人都絕無繼承帝位的可能。


  這個桀帝璽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她心跳如鼓,正要再看下去,帳外傳來百靈的聲音:「公主,楚國公夫人和姜家姑娘前來看你。」


  她迅速將竹簡收起。


  這些天,還是第一次有人來探病。


  她被趙蠻咬傷腳踝,掐住脖子,又後腦著地,受了重傷,暈迷了整整一天。醒過來后,哪裡都疼,還頭暈噁心,只能卧床休息,受傷不可謂不重。結果,除了福全過意不去,派了手下的宮女過來送葯;皇後娘娘職責所在,命人來問了問傷情,此外竟沒有一個人過來看她,連夏淑妃都只在她昏迷時來過一次。


  輕城不由同情自己:可真是慘,空有公主的名頭,混得比她前世寄人籬下時還差。


  儘管如此,也還是有人真心對她的,其中就包括現在來看她的兩位,楚國公夫人夏氏和姜家姑娘。


  夏氏乃夏淑妃的嫡親姐姐,榮恩公主的姨母,嫁給了楚國公姜顯為妻,為姜顯生下兩子一女。跟她一起過來的姜家姑娘則是她唯一的女兒姜玉城,今年剛滿十六,也是榮恩的伴讀。


  輕城心中一動,姜玉城這個名字倒和她本名類似。不過,楚國公府姜家可比她出身的寺丞姜家要顯赫多了。


  印象中,夏夫人進宮的次數並不多,可每次來都會來看她,對她又溫柔又體貼,比夏淑妃還要寵她。玉城也是個溫柔端莊的姑娘,平時雖然常常對她怒其不爭,卻也一直很維護她。


  百靈進來掛起帷帳。輕城如今還無法下床,便直接說了「請」,由教養嬤嬤賴嬤嬤陪了夏夫人和姜玉城進來。


  夏夫人保養得極好,已經四十的人了,看上去不過三十許人的模樣,柳葉眉,桃花眼,下巴尖尖,生得極美。


  輕城昔日在閨中時便曾聽說過她的名聲。夏夫人出嫁前便是京中最出名的美人之一,據說先帝在位時,曾有意為當時的太子,也就是今上求娶,可最後還是選了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褚時休之女為太子妃。夏夫人也在不久后嫁入了楚國公府,楚國公姜顯終身只娶了這一個妻子,再未納妾,在京中傳為佳話。


  沒想到這個傳說中的人物竟成了她的姨母。


  此時夏夫人眼睛紅紅的,看到輕城臉色蒼白,渾身是傷的模樣就眼淚撲簌簌而下,心疼地喊了聲:「公主!」跪下要行禮。


  輕城有榮恩的記憶,心中對夏夫人母女倍感親切,不願長輩對她行禮,開口叫免了。


  不料賴嬤嬤虎著臉,一臉肅容:「公主,禮不可廢!」


  輕城皺了皺眉,望向賴嬤嬤。賴嬤嬤面無表情,目光毫不退縮。


  熟悉的畏懼感浮上心頭,夾雜著絲絲縷縷的憤怒與委屈,這是屬於榮恩的情緒。


  夢中,榮恩的怯懦除了夏淑妃的忽視,一大半的責任都在賴嬤嬤身上。這個面容嚴肅的婆子,從小就仗著教養嬤嬤的名義,用各種條條框框縛住她,這也不許,那也不行,一旦做錯一點,便是疾言厲色。堂堂公主,她想說就說,想罰就罰,從不給小姑娘留情面。


  就像現在,自己免了夏夫人行禮,於禮雖然不和,於情卻是可緣,又是在她自己的宮室中,但凡賴嬤嬤有一點維護主子體面的意識,就不該當面駁斥。


  顯然,在賴嬤嬤心中,並不當她是主子,而是一個可以任她搓圓搓扁之人。


  夏夫人見勢不對,知道她的處境,不忍心她被刁難,忙帶著姜玉城行了大禮,又息事寧人地勸輕城道:「嬤嬤說得對,禮不可廢。公主的恩典臣婦心領了。」


  輕城垂下眼,不置可否,只柔聲道:「嬤嬤,我想和姨母,表姐單獨說說話。」


  賴嬤嬤臉色變了變:「公主!」這是在趕她走了?

  輕城依舊不抬眼,聲音柔柔細細的:「嬤嬤,這也有違禮數嗎?」


  少女低垂著眼瞼,無力地靠在大紅織金雙魚紋蜀錦靠墊上,似是弱不勝衣。話中之意卻彷彿藏著譏諷。


  賴嬤嬤心裡起了一點違和之感:公主向來性子綿軟,這不像是她會說的話啊?可再看對方,連眼睛都不敢和她對上,依舊是一副怯懦的模樣,又把那點疑惑拋開了去。自己應該是想多了,公主向來軟弱,大概只是想和夏夫人母女說點悄悄話。


  可心中到底不忿,她咬了咬牙:「禮數自是不違……」


  輕城依舊輕言悄語的,截斷她的話:「那便謝過嬤嬤體諒了。」


  賴嬤嬤噎住,卻拿不到她的錯處,又有夏夫人母女在場。她忍了又忍,不情不願地行了一禮:「老奴告退。」退了出去。


  輕城靜靜地注視她離開,這才轉向夏夫人,靦腆而親昵地叫了聲:「姨母。」


  莫非趙昶竟是死於非命,這個桀帝璽是篡位的?


  輕城被自己的猜測嚇了一跳,越想越覺得這個可能性最大,這個桀帝璽究竟是誰,現在藏在哪裡?

  姜家的消息還未傳回,對了,查詢功能。她心中一動,伸手依次戳了戳「桀帝璽」三個字字。第三根竹片上果然出現了新的內容:是否查詢桀帝資料?

  輕城眼睛一亮,毫不猶豫地點了「是」。


  又一列字浮現:許可權不足,無法查詢,請升級系統。


  什麼?輕城傻眼,居然還要許可權,這個許可權要升級系統才能獲得?系統該怎麼升級?


  她研究了幾遍,沒看出所以然來,望著右上角的數字不覺氣餒:查詢不了,她要這麼多營養液何用!


  恨恨地連戳了竹簡幾下,也不知她碰到了哪兒,第三根竹片上的字忽然變了:是否升級系統?

  輕城再次生出希望,毫不猶豫點了「是」。


  然後讓她想要吐血的一列字出現了:升級系統需營養液三百瓶,營養液余量不足,升級失敗。請主人努力收集營養液。


  這竹簡也黑了吧。上次查詢信息只要二十瓶,這回升個級要三百瓶!她去哪兒湊那麼多營養液過來,難道要天天去惹趙蠻生氣?或者去討這個所謂的關鍵人物的歡心?

  坑,太坑了!

  輕城氣得將竹簡往床上一摔,竹簡上的數字忽然跳了一下,變成了一百八十。熟悉的字跡跳了出來:獲得目標人物怒氣值,人物黑化進度加百分之零點五,獎勵營養液十瓶。


  她什麼都沒做,趙蠻又在生什麼氣?


  腦海中不期然晃過小少年鮮血淋漓的手,她僅剩不多的良心痛了痛,再也無心睡眠。翻了幾次身後,她認命地嘆了口氣,叫布穀找出傷葯,決定親自給趙蠻送去。


  他是為她受的傷,於情於理,她總要見到傷勢妥善處理了才能安心。至於對方見到她會不會繼續氣得蹦蹦跳,輕城苦中作樂地想:氣就氣唄,至少她還能收穫營養液不是嗎?


  布穀苦口婆心地勸她:「王太醫囑咐,您雖然有好轉,還是需要多休息,三皇子住得偏遠,您這會兒出去不合適。」


  輕城被三百瓶營養液的天價打擊得心緒不佳,沒精打采地道:「我不去也行,不然叫百靈一個人過去送葯?」


  百靈哆嗦了下,差點沒哭出來:「公主,我我我,我不敢。」


  輕城很好說話地道:「那布穀去?」她們兩個是她的一等宮女,勉強能代表她出面。


  布穀也怵趙蠻,猶豫道:「不送不行嗎?」


  輕城道:「你說呢?」


  布穀氣餒,說到底,趙蠻的傷是因為公主,於情於理,她們都不能不管。她想了想,提醒輕城道:「王太醫待會過來,看見您不在會生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