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 104 章

  一百零四章

  「不行。」


  姜勁秋斬釘截鐵道:「這樣太危險了。」


  「我們調兵出蜀的消息一旦被蠻夷們知曉, 兩州之地的蠻夷都會趁機下山。單是蜀地的蠻夷就不止二十萬, 更何況兩州的蠻夷了,我不能讓二叔冒這個險。」


  姜度揉著眉心, 道:「我們有險可守,裝備、武器皆在蠻夷之上,況又有雲兒製作的連弩, 一人便能當十人用。對於蠻夷,三十萬兵馬, 足矣。」


  然不論姜度如何說, 姜勁秋只是不同意。


  她回來蜀地的時候, 杜雲彤交代了一遍又一遍,讓她一定要看顧好二叔, 萬不能離蜀地而去。


  其實縱然杜雲彤不交代,她也不會離開蜀地。


  她的父母,皆死於蠻夷之手, 她的兄長雖僥倖活命,但斷了一條腿, 血氣方剛的好兒郎,卻再也上不了戰場。


  姜家人口眾多,可靈位也多, 沒當祭祖時,祠堂里整齊擺放著的眾多靈位, 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累積了數百年的血海深仇, 她想親手刃蠻夷, 為父兄,為姜家,也為蜀地的百姓們報仇。


  如今戰機一觸即發,她怎能領兵出蜀?


  絕對不可能。


  姜勁秋道:「二叔不必再說,我不會走的。」


  彼時太陽已經從雲霧中東升,溫暖陽光灑滿大地,偶有山風穿過窗戶而來,略帶著幾分涼意,撩起人額前的碎發與衣擺。


  姜度抹額的髮帶輕輕擺動,陽光在他臉上投下好看的剪影,他手指微曲,收攏在袖中,笑了一下,道:「秋兒,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於天地來講,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粟罷了。」


  「人的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百年之後,誰都會老去。人會老死,但意志卻永遠不會老。功業,報仇,遠不是姜家的追求。秋兒,我們姜家存在的意義,你還記得嗎?」


  提及姜家祖訓,姜勁秋收起散漫的坐姿,肩膀挺得直直的,正色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不錯。」


  姜度點點頭,讚賞道:「姜家,不止是蜀地的姜家,更是天下的姜家。」


  「秋兒,如今天下需要你,需要姜家。」


  「可是——」


  冰冷的盔甲被體溫暖得溫熱,此時的陽光更添一分熱氣,姜勁秋只覺得手心滿是汗珠,濕嗒嗒的不知往哪裡放才好。


  姜勁秋猶豫道:「蜀地也需要我,也需要姜家。」


  姜度道:「蜀地,有我,就夠了。」


  「宵小之輩,不值得姜家傾盡全力。」


  杯中的茶由適中的溫度變得冰涼,姜度慢慢喝著茶,思路越發清晰。,

  「你必須去幫定北侯。」


  齊家狡詐無信,顏家更是深藏不露,無論哪一個,都是極為難纏的,只有秦鈞的北地將士,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他原本是不打算出兵幫秦鈞的。


  蜀地四周皆是山,山上滿是蠻夷,蜀地自己都應對吃力的情況下,是沒法出兵幫秦鈞的。


  直到拆開杜雲彤的信件,看到杜雲彤對蜀地的籌劃部署,才發覺對付蠻夷,遠不需要這麼多的兵。


  以前的他,思想被困在如何攻進山上,剿滅藏身深山的蠻夷,山路難行,且多毒物瘴氣,無數個姜家兒郎葬身深山,再不迴轉。


  可哪怕死再多的姜家兒郎,剿滅蠻夷仍是需要繼續的事情。


  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想要消滅蠻夷,便需要多蠻夷幾倍的兵馬,蜀地滿打滿算只有五十萬兵馬,以至於剿滅蠻夷的事情推行緩慢,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不敢幫秦鈞的。


  杜雲彤的法子,是把蠻夷引出來打,蠻夷在深山如魚得水,可當到了峽谷平地時,就不一樣了。


  攻防戰、平野會戰是大夏將士最為擅長的,又有杜雲彤製作的諸葛連弩和火油在手,對付蠻夷,只需要用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兵馬就足夠了。


  若非如此,他也不敢讓姜勁秋領兵出蜀,去襄助秦鈞。


  盔甲相撞,副將帶著一身陽光,走進了屋。


  副將對姜度見禮,姜勁秋起身向副將抱拳還禮。


  副將還禮后,道:「少府,將士們集合完畢,等候少府閱兵。」


  姜度站起身,看了姜勁秋一眼,道:「秋兒。」


  姜勁秋慢慢站起身。


  門大開著,直射進來的陽光有些刺眼,姜勁秋看著面前永遠意氣風發,永遠壯志酬籌的男子,嘴巴張了張,想說些什麼,但最後什麼也說不出來。


  二叔說的不錯,秦鈞需要她,天下也需要她。


  她既然出生薑家,就要承擔起姜家人的宿命——敢為天下先。


  姜家人的命,從來是由不得自己的。


  她不能任性。


  「二叔,走吧。」


  逆著光,姜勁秋走在姜度身後。


  男子身材高大,為她擋去刺目的陽光。


  點將台上,姜度分給姜勁秋十萬府兵,十萬募兵,又點幾位經驗豐富的老將隨她而去。


  姜勁秋深深拜下,深呼吸一口氣,閉目朗聲道:「末將領命!」


  姜家旌旗飄起,浩浩蕩蕩的人馬奔騰出蜀地。


  姜度看了一眼,收回了目光。


  正午陽光甚烈,姜度眯眼道:「募兵退守劍門關,姜家府兵隨我出征,若非府兵全部戰死,募兵不得出劍門關半步!」


  副將微驚,道:「少府,這.……」


  校場之上,刀槍如林,盔甲似雪,十萬姜家府兵,神情肅穆,聲音渾厚,直衝雲霄:「願為少府死!」


  姜府閉上了眼,聲音幾不可聞:「有死無生之事,姜家府兵來做就夠了。」


  得了消息的蠻夷們蠢蠢欲動,蠻王點將之後,蜂擁下山。


  山風蕭蕭,抵擋蠻夷的第一關定武關在山石箭弩齊下的攻擊下,轟然開城。


  蠻王眸中閃過一抹得色,指揮著蠻將們繼續往前沖。


  靖軍關又被攻下,狼嘯與蠻夷們的叫聲在山谷回蕩。


  四個蠻夷抬著廣寧公主來到蠻王身邊。


  廣寧公主一身白衣,長袖掩面,垂眸輕輕咳嗽著。


  難聞的氣味越來越近,廣寧公主手按著胸口,低聲咳了一會兒,柔聲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蠻王手捏著廣寧公主因咳嗽而微微泛紅的臉,手指在那柔軟的臉上撫摸著,銅鈴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道:「哎,都是公主的主意好。」


  「要不是公主提議,本王還不敢過來呢。」


  蠻王手勁頗大,在廣寧公主臉上留下幾個指印,廣寧公主微微側臉,額眉微蹙,像是一朵搖曳在風雨中的山茶花,嬌嫩欲滴,我見猶憐,瞧上一眼,鐵漢也要化作繞指柔。


  廣寧公主垂眸輕聲道:「大王弄疼我了。」


  蠻王哈哈一笑,鬆開了手指。


  夏人就是嬌弱。


  山風吹來,廣寧公主又咳了起來,伺候她的奴隸們捧來了山參熬成的湯,喂她飲下。


  廣寧公主慢慢飲下,方覺得好受一點,這才抬眉看向蠻王,撒著嬌道:「一會兒若是打起來了,大王可要好好保護我。」


  「哦?」蠻王一挑眉,道:「你是夏人公主,他們哪個敢對你不敬?」


  聽到夏人公主四個字,廣寧眼中泛起霧氣,眼眶裡聚滿了水,直直地看向蠻王,道:「我已是棄子,沒有人希望我回去。若是不然,我又怎會幫大王出謀劃策,去攻打故土夏人?」


  美人落淚,如梨花帶雨,她又出生天家皇室,一舉一動都說不出的好看,惹得站在一旁的蠻將們紛紛替她抱不平。


  蠻王眼睛微眯,把廣寧公主摟在懷裡胡亂安慰著:「公主委屈了。」


  攻下一關,蠻夷們稍作休整后,又重新出發。


  姜家人騎白馬,著銀甲,遠遠望去,如山間飄來一片雲一般。


  姜家人曾在此處將蠻夷殺得望白馬而逃,此關故名白馬關。


  白馬關不同定武、靖軍,它更為高大恢宏,也更為難攻。


  石頭堆積成的關隘,堅不可摧,任由蠻將如何叫罵,守關之人皆是堅守不出。


  一連三日,蠻王沒了脾氣。


  晚間生火,廣寧公主身披著銀狐大氅,圍著火堆烤火。


  蠻王啃著烤肉,口齒不清道:「公主有什麼好法子?」


  山間溫差極大,廣寧公主緊了緊大氅,溫柔道:「堅守不出,必然是因為姜度帶兵出蜀,此地兵力不足,故而才不敢與大王交戰。」


  廣寧公主環視著周圍高.聳入雲的山脈,秀眉動了動,道:「兵力空虛,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王若不抓著這個機會將蜀地拿下,等姜度回援,可就再也沒機會了。」


  蠻王咬下烤肉,眸色深沉:「明天我去叫罵。」


  無論是打架,還是罵街,蠻王都是一把好手。


  然無論蠻王如何叫罵,守關之人只是不出戰,蠻將們攻城,六棱箭如雨,打著旋射下,屍首堆積如山,逼得蠻夷們不敢再靠近。


  前方叫罵聲震天,後方廣寧公主接過蠻將遞來的六棱箭,輕輕地笑了。


  關隘下的屍首們幾乎能將山路封死,二十萬大軍,尚未攻下白馬關,就折了一萬。


  蠻王心中鬱悶,迎著箭羽督促攻城。


  蠻將們若是膽敢退戰,被他手起刀落劈成兩半。


  如此僵持數日,白馬關終於有了鬆動。


  石頭製成的城門緩緩開啟,為首的夏人將領身騎白馬,銀甲銀槍,如一道閃電般,衝進了蠻夷陣營!


  馬蹄聲如雷震,滾石火油配合箭弩齊下。


  修羅場降臨世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