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 59 章
第五十九章
天啟城外, 一支勁旅悄悄逼近。
戍守天啟城的戍邊軍早已得到來自正德帝的暗示, 只當做什麼也沒有看到一般,放青州軍臨近天啟城。
天啟城內, 歌舞昇平,一片盛世安詳之色。。
元宵節是大夏朝的情.人節,是為數不多的女孩可以出門的節日。到了這一日, 無論是朱門紅牆裡的貴女,還是農家的小家碧玉, 都會趁著這個難得的節日出門玩耍一番。
街頭小巷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 少男少女們或看燈展, 或去河邊放荷燈,祈求婚姻美滿和順。
杜雲彤來到大夏朝即將一年, 但卻是第一次過這種節日,多少有些新奇,坐在轎子里, 手指挑開轎簾,好奇地看著路上的行人放著一盞又一盞的荷燈。
荷燈順著水波, 流向不知名的地方去。
護城河裡被放滿了荷燈,燈光閃閃,水波粼粼, 像是夜空的銀河一般。
賣荷燈的老闆說,荷燈飄得越遠, 心愿便越容易實現, 善男信女們聽到這個說辭, 更加賣力地往河裡放荷燈。
杜雲彤招招手,讓千雁買個荷燈,也湊一下熱鬧。
她是不好出去買的,一來人太多,二來今晚上若不出意外,便是三皇子李曇身敗名裂之夜,她不能在街上逗留太久。
索性讓千雁代勞了。
千雁應下,領著幾個小廝去辦。
杜雲彤放下轎簾,轎夫們抬起轎攆,繼續出發。
算一算時間,她來大夏朝快一年了,從一個各種被擠兌算計的侯門嫡女,到一個擁有自己宅院,經濟自由,人身自由的秦鈞的未婚妻,她覺得自己挺不容易,也挺知足的。
她是秦鈞的未婚妻,與秦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了大夏,也為了秦鈞,輔佐李昱坐到那個位置。
是非成敗,便看今夜了。
本就萬無一失的籌劃,再加上秦鈞已經抓到李曇私通赤狄的證據,正德帝縱然不想要李曇死,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也只能將李曇賜死。
想想李曇要死,杜雲彤心裡頗為複雜。
宮廷沉浮,並非她所願,可奪嫡之路素來殘酷,李曇不死,死的便是李昱,她不想李昱死。
李昱是目前皇子里,最適合當皇帝的那一個。
奪嫡沒有對錯,成王敗寇罷了,錯的是生於天家,身為皇子。
生於天家的皇子,便是原罪。
杜雲彤雙手合十。
她原本是一個不信神佛的人,如今臨時抱佛腳,也知曉神佛會不會庇佑她。
不過不庇佑也無妨,天時地利與人和佔全了,若李昱仍不能勝,也只能說明,不是她的謀略與秦鈞的悍勇輸於別人,而是李昱確實沒有帝命。
轎簾被突然掀開,微風迎面拂過,一隻精緻的兔子燈出現在杜雲彤懷裡。
轎攆外的世界人聲鼎沸,秦鈞略顯沙啞的聲音消散在風裡:「莫怕,有我。」
杜雲彤睜開了眼睛。
誰說她怕了?邙山狩獵場上的命懸一線她都經歷過了,京師這點小打小鬧,她還真不放在眼裡。
更何況,今夜是李曇與李昱相互比著逼宮的日子,跟她有什麼關係?縱然李曇勝了,也要忙著善後安撫朝臣,根本沒時間對她出手。
再說了,她還是他的未婚妻呢,無論誰勝了,都會忙著順著她這條線,去招攬秦鈞,所以,她是最安全不過的。
雙手合十,不過是偶爾充一下善男信女罷了。
杜雲彤道:「誰怕了?我才不是膽小鬼。」
回答她的是一陣風聲。
秦鈞來得快,也去的快,今夜他比她更忙,既要操心李曇的動向,又要把正德帝控制在龍首殿,也不知道這麼忙的情況下,他怎麼有是時間去給她兔子燈。
一想到秦鈞面無表情在攤位上挑來挑去,最後挑了一個與他清瘦冷冽氣質極為不符的兔子燈時,杜雲彤便忍不住笑出了聲。
懷裡兔子燈很是很別緻,精精巧巧的,讓人一看便心生喜歡,而秦鈞就像一把出鞘的劍,鋒利又危險,杜雲彤實在想象不到他拎著極為可愛的兔子燈時,臉上是個什麼表情。
是忍俊不禁的嘴角微揚,還是面沉如水,眼神能殺死人的冷峻?
著實讓人想象不來。
秦鈞的陽光倒是保持著他一貫的高水準,兔子燈俏皮可愛,紅紅的眼睛像是活了一般。
放不了荷燈,欣賞一下兔子燈還是不錯的。
等三皇子的事情了結之後,等來年的元宵燈節,或許她就能和秦鈞並肩而立,共賞荷燈美景了。
那樣的日子不會太遠。
秦鈞留給杜雲彤的暗衛有很多,一路上,負責各處的暗衛輪流上前低聲向杜雲彤彙報各處的動態。
一切都如她所料,一切也都在往她希望的方向發展,過不了多長時間,李昱就能替先太子和姜皇后報仇了。
只希望報完仇的李昱,整理整理心情,把心思放在治國之上。
今夜的計劃不止收拾李曇,還要把正德帝一塊料理了,或把正德帝送進皇陵永遠休息下去,或讓正德帝退位安享晚年,總之不會再讓他插手朝政。
李昱成為新帝,秦鈞再無後顧之憂,平叛天下,恢復大夏朝舊日的鼎盛榮光,指日可待。
天邊綻開進城信號,很快便被漫天的煙花所掩蓋。
「回府。」
李曇母族的青州病馬上就要攻城了,大街上不安全,還是儘早回府呆著為好。
號角聲傳來,喧鬧的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太子謀逆了!」
原本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玩樂的少男少女們迅速整理衣服還家,小商小販們手腳麻利地收拾攤位。
大夏朝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天子腳下多宮變,尤其在眾位皇子陸續成年的這些年,更是不得太平。
宮變多了,天啟城裡的百姓也就習慣了。
一旦遇到宮變,大門緊鎖,在家中呆個幾日,等宮變事情平息之後,再出門不遲。
畢竟無論誰登上皇位,為了洗刷自己宮變的不好影響,都會做一番仁慈愛民的表現來,故而天啟城裡的百姓,只要不是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有意作死,比如說出門看熱鬧之類的,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危險。
看熱鬧也不是不能看,搬著梯子坐在自家牆頭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不出門,無論哪一方的軍隊,都不會找你麻煩。
每當天啟城宮變時,百姓們大門一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扒拉自己碗里的飯。
皇城裡的禁衛軍,都沒有天啟城的百姓應對宮變應對得這般純熟淡定。
守城的將領早被李曇買通,抵擋片刻后,佯作敗退開城門。
青州軍浩浩蕩蕩攻入天啟城。
姜府內,燈火通明,李曇脫了外衫,輕輕披在被他灌醉的姜勁秋身上。
「表妹,對不住。」
燭光閃閃,李曇找到了兵符。
「若有來世,我再報答你們的恩情。」
李昱拿了兵符,號令姜家府兵,屋裡是被李曇灌醉的姜勁秋,以及杜雲彤派過來的暗衛。
姜皇后出身姜家,自幼長在蜀地,與姜家府兵一同長大,也一同上過戰場,情誼非比尋常。
她明艷颯爽,善良直率,是姜家最耀眼的一顆明珠,也是蜀地的驕傲,她的突然離世,讓原本便對正德帝不滿的姜家府兵,更是仇恨正德帝。府兵們早有想要替姜后報仇的心,只不過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李昱正是知道府兵的心理,才會大膽灌醉姜勁秋,偷姜家虎符號令府兵。
風聲烈烈,府兵們身著寒甲,手中武器寒光閃閃,齊聲道:「為姜后,百死無悔!」
李昱大笑出聲。
姜家府兵,忠於的,從來是姜家的人,他也好,太子兄長也罷,都抵不過出身姜家的母后。
李昱翻身上馬,目光看向遠方巍峨威嚴的皇城,道:「將士們,且將性命託付於我!誅昏君,斬佞臣,以慰母后在天之靈!」
夜風烈烈,揚起李昱高高束起的發。
害母后的,害大哥的,他都會一一討回來。
天下為棋,他為別人手中棋子,別人亦為他手中棋子。
此戰之後,他再不欠任何人什麼,大夏朝會有一個出色的儲君,一個優秀的皇帝,秦鈞下不了手的,他去做,秦鈞想要的,他都會給他,就當還了,多年的輔佐之情。
姜家府兵驍勇善戰,摧枯拉朽般攻入皇城。
街道上的廝殺聲響起,一波又一波的暗衛陸續進入杜府,向杜雲彤彙報著各處的進展。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杜雲彤抿著茶,燭火搖曳,映著茶杯上。
這套茶具是姜度送來的新年禮物,她喜歡得緊,最近喝甘蘿葉時,總是用這套。
千雁盛了參湯過來,道:「夜深了,姑娘且喝一口暖暖身子。」
參湯入喉,通體舒暢,杜雲彤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秦鈞交給她的那些府兵她還給了秦鈞,讓秦鈞去攔截來幫助李曇的青州兵。
有秦鈞坐鎮,青州兵根本不是對手,再加上秦鈞已經抓到李曇通敵的把柄,這個局,是萬無一失的。
說起來還是李昱悠閑,旁人都在累死累活賣命,他卻在陪姜勁秋玩樂賞燈,還去太后那討了酒,去哄姜勁秋。
當真是讓人羨慕。
千雁又將盛著參湯的勺子送到杜雲彤唇邊,杜雲彤原本眯著的眼睛猛然睜開。
不對。
姜勁秋雖然喜歡喝酒,但並不是無酒不歡的人,酒量也並非千杯不醉,李昱沒必要在宴請她的時候非要帶上酒。
杜雲彤推開千雁的參湯,站了起來,秀眉微蹙,道:「跟著太子的暗衛多久沒迴音了?」
但願是她想的多。
暗衛道:「在一刻鐘之前。」
杜雲彤定下的規矩,五人成組,各司其職,每隔一刻鐘,便來一個人彙報最新消息。
折騰是折騰了點,但這樣一來,各地方消息通暢,更容易行事,也方便杜雲彤發號施令。
一刻鐘之前,沒有超過她規定的時間。
杜雲彤復又坐下,道:「派個人過去看看,盯好太子,不要讓他出姜家大門。」
杜雲彤的話音剛落,一個暗衛身上帶寒風衝進了屋:「姑娘,大事不好!」
「是不是太子盜取了姜姑娘的虎符?」
杜雲彤閉上眼,輕聲問道。
來的暗衛垂首,道:「是。」
千算萬算,還是沒能算到李昱的心。
她早該知道的,李昱這個人,寧折不彎,他的世界非黑即白,沒有將就與隱忍。
他根本就不可能什麼都不做,讓秦鈞和她去替他報仇。
先太子與姜后的仇,他會親手去報。
「留在府里的暗衛有多少人?隨我去皇城。」
還來得及,姜家府兵善戰,個個以一當十,大抵是能夠護住李昱性命的,只要撐到她的到來,或綁或勸,總之只要把李昱弄走,那今夜的謀划,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暗衛道:「不可,姑娘千金之軀——」
話未說完,就被杜雲彤打斷了:「千什麼金?再千金,李昱就涼了,侯爺拿什麼當權臣?」
能被秦鈞留下來照看杜雲彤的,武功與心智都是極為拔尖的,如何不知李昱貿然攻入皇城的重要性?
原本杜雲彤計劃的非常好,借李曇潑李昱污水,將計就計,騙李曇的青州兵來京都。
青州兵攻入京城后,秦鈞截下青州兵,再讓自己的府兵扮作青州兵的裝束,去攻打皇城。
皇城的禁衛軍早就得了正德帝的暗示,一看是青州兵,裝模做樣打一會兒,便會放他們進皇城。
皇城易守難攻,只要進了皇城,正德帝還不是瓮中捉鱉?
到那時,殺李曇,正德帝或死或退位,迎李昱為帝,不再跟其他皇子在奪嫡路上掰扯不清。
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原本應該在姜府陪姜勁秋賞月賞燈的李昱,偏偏自己領兵去找正德帝麻煩了。
禁衛軍看到是姜家的府兵,必然會死戰不退,更有甚者,會燃烽火調附近的兵士前來天啟城勤王。
杜雲彤的計謀本是以快打快,制住了正德帝,天啟城周圍的兵士見大局已定,未必會再來反李昱,再說了,大夏朝一脈多宮變,兵士們早就習慣了。
但若是正德帝或者,且發出了求援的信號,皇命在身,兵士們是一定要來援助勤王的。
大軍壓城,秦鈞有萬軍不當之勇,或許能夠逃出,但是其他人呢?
秦鈞的府兵,姜度的府兵,李昱的性命,全部都要交代在這。
暗衛知曉事情的嚴重性,沒有猶豫太久,暗衛道:「姑娘且換一身衣服。」
杜雲彤一把撕下廣袖,連帶著寬大的裙擺也一併撕掉,道:「哪還有時間換衣服?趕緊走。」
「另外,找個機靈點的人,去找太后的弟弟楊節楊大人,讓他帶自家府兵前來,他若不來,就讓他等著給太后以及楊家滿族收屍吧!」
太后一心想要李昱登基,對其他皇子並不算好,李曇若是兵變成功,必然不會容忍太後繼續把持朝政,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辦法,便是趁兵變之際,順手殺了太后。
太后出身華陰楊氏,她若死,楊家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依李曇的心狠手辣,多半會連帶著天啟城的楊家一同端了。
反正已經殺了那麼多的人,他不會在乎再多殺幾個。
楊節之前不願意插手奪嫡之事,是怕牽連楊家不得善終,可太后姓楊,就註定與楊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太后死,楊家也會敗落,一味的躲避與藏拙,並不能改變什麼。
大夏朝尚武,並不禁止百官們養府兵,根據官職的品階,制定的有養府兵的人數。
楊節原本位在三公,便有千餘人的編織。
這只是明面上的,背地裡的,只怕更多,雖不能與數萬的禁衛軍相比較,但多一點總歸是好的。
畢竟在這個時不時就會出現兵變的朝代,不養些府兵,心裡著實沒有安全感。
楊節若是有點頭腦,便會集閤府兵,隨李昱一同攻打皇城,太后若死,他也好不了。
暗衛領命而去。
說來奇怪,秦鈞手把手教她騎馬時,她非但沒有學會,反而摔傷了腳踝,而秦鈞走後,杜雲彤卻學會了騎馬。
杜雲彤翻身上馬,囑咐著千雁今夜的一切千萬別讓柳姨娘知曉。
柳姨娘素來膽小,若是知道了,不知道又該擔心成什麼樣子。
天啟城是大夏京師,佔地極廣,有內城與外城之分。
杜雲彤住在內城,如今秦鈞的府兵與青州兵尚未打到內城,還在外城廝殺著,內城與外城相隔太遠,外城裡哪怕喊殺聲震天,內城這邊還是一片寂靜。
內城的百姓知曉又是一輪宮變,個個緊閉大門,大街上空無一人,只有馬蹄聲回蕩在寂靜夜空中的聲音。
這樣倒是方便了杜雲彤。
寒風迎面吹來,像是刀子割在臉上一般,杜雲彤渾身發抖,不知道是凍的,還是被馬顛的。
皇城下,火把點點,姜家府兵已經與禁衛軍交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