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九章 莫裏斯再上線
現在的緬王叫阿那華隆,他是緬甸東籲王朝最偉大的君主莽應龍的孫子。
一代雄主莽應龍打下了緬甸有史以來最大的疆土(包括今天的緬甸、泰國、老撾全境以及柬埔寨、印度東北端和孟加拉國的一部分),但也嚴重的透支了緬甸的國力。所以在他去世後,東邊的暹羅再次獨立,東南的孟族人也開始反叛。非止如此,暹羅的雄主納黎萱甚至反殺入緬甸境內,割走了不少緬族人的固有領土。
還好,現在納黎萱死了,暹羅的新王需要時間休養生息。所以緬甸東邊的威脅是暫時解除了。剩下的敵人裏,東南方向的孟族人需要的是安撫,西南沿海的紅夷人多少給些好處也是能夠讓其消停的。現在的當務之急,乃是趁著暹羅暫時無力進犯,抓緊時間把木邦這顆釘子給拔了!
此時的緬甸王國,所占據的地盤大多數是位於西部高山和東部高原之間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平原地區對於農業民族來說當然是極好的,但是緬族的統治者每次向東北抬頭,看著位於高原之上,對著緬甸居高臨下的木邦,那真是如鯁在喉。數十年來,曆代緬王都渴望拿下木邦,由此給自己本土的精華——伊洛瓦底江平原部分建立一道可靠的屏障。
可惜,緬甸的國力和大明比起來實在是過於懸殊,即便是莽應龍這樣的雄主,對上大明的一個雲南布政司都力有未逮。終莽應龍一生,不管他在中南半島甚至印度半島的東北端上是多麽的縱橫無敵。但是麵對大明的正規軍,還是難求一勝。
所以這一次,為了拿下木邦,阿那華隆用上了全力。
他動員了整整三十萬軍隊出征木邦,可以說是把整個國家的適齡男子全部掏空了。其計劃就是要速戰速決,用獅子搏兔的架勢,趁著大明還沒有反應過來,迅速的拿下木邦。
六月初一發兵,初十抵達木邦城下,十二日全麵完成合圍。在大規模打造了三天攻城器械後,十五日,三十萬緬軍在各級軍官、邦主的督促下,開始了不計傷亡的蟻附攻城。
也是在這一天,孫承宗、劉綎等率領的一萬餘明軍來到了距離木邦四十餘裏的山穀。
在初步探明了戰場情況後,劉綎做出的決策是:不去木邦城,全軍繞道繼續南下。
二十八日,在瘋狂進攻十三天,付出了三萬餘人傷亡的慘重代價後。木邦城破了……
“恭賀王上踏平木邦!”
“恭賀王上成就曆代先王未曾達到之偉業!”
“嗬嗬嗬,這都是大家忠於王事的結果。”這一代的緬王雖然在軍事才華上比起莽應龍來說差了不少,但在政略上或許還要稍稍好一些。所以,雖然拿下了木邦這個反複糾纏了數十年的宿敵讓人成就感爆棚,但是阿那華隆此時的腦袋還是保持了清醒。
“罕蓋是生是死啊?”
“回王上,罕蓋已經死於亂軍之中。”
“哼!真是便宜他了。其他的罕家人呢?”
“有一些戰死,也有不少投降的。目前城內比較混亂,還沒法清楚的計算出來。”
“傳令下去,百姓秋毫無犯。罕家人一個不留!”
“是,遵命,王上。”
負責攻城的將領退下後,阿那華隆轉過身來:“他泰隆,最近派出去向北查探的探子回來了麽?”
“回王上,三天前派出去的探子還沒有回來。”
“這麽說,暫時還沒有發現明軍?”
“是的,迄今為止,正北方向昆明到木邦的官道上,沒有發現明軍。”
“嗯,那就好啊。看來我們這一次忍受著國內夏收大損的代價,動員三十萬人進攻木邦是對的。”
“英明無過王上。這一次,我們隻花了半個月就拿下了木邦,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半年甚至一年久拖不決,如此,大明再也沒有了反應的時間。”
“嗯,木邦已下。接下來,我們要做三件事。”
“請王上吩咐。”
“第一,派出使者,攜帶黃金珠寶,立即趕赴昆明,向大明的雲南布政司稟報我緬甸與木邦的戰事。一定要重重的賄賂大明的文官,要反複說明,這隻是大明的緬甸宣慰司和木邦宣慰司之間的內戰。絕對不是緬甸國對大明麾下宣慰司的侵犯。沒有了木邦,我緬甸也一樣對大明稱臣納貢嘛……隻要雲南地方官員不想打,大明的皇帝多半就不會再派兵來了。
第二,讓納猜素將軍率領他的兵馬北上,在臘戌山附近沿著官道修築工事……雖然我認為大明在知道木邦已經徹底覆亡的結果後應該不會再出兵,但做事情總要預防萬一。
第三,加緊木邦城內及附近區域百姓的收攏。木邦這地方多山區,出產貧瘠。要盡量的把這些百姓遷到我們的伊洛瓦底平原,讓他們去開墾那裏肥沃的土地,恢複我們的國力!”
“是!”
在曆史的本位麵,阿那華隆這三招都見效了。由此也導致木邦永久性的離開了大明的版圖。非止木邦,由於這塊屏障的丟失,加上後麵女真的崛起,導致大明再也無力守衛西南。然後,木邦東部的孟垠、西北方向的孟養,全都被緬甸拿走了。
不過在這一世,因為穿越者的原因,大明提前派出了援軍。
然後……
“報~~啟稟王上,在我們的後麵,發現了明軍!”
“什麽?!”
七月三日,第一批南歸的緬軍壓著部分木邦的百姓向南回師。結果碰上繞道到了他們前麵的明軍。然後猝不及防的緬軍損失慘重,一個照麵就丟了七八百人。連帶著木邦的百姓也逃掉了不少。
“怎麽回事?明軍怎麽跑到我們後麵去了?”
木邦宣慰司所在的這個地方,後世叫做撣邦高原。(所謂撣(dan,三聲)族,其實就是傣族、泰族。木邦和緬甸為什麽不對付,除了地理位置外,民族原因也是一方麵)。說是高原,但其海拔也就1200米上下,比雲貴高原都不如。所以,這個時代的這塊地盤,其實大部分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嘛,到處都沒有路,但也到處都是路。在知道木邦被三十萬緬軍圍困後,劉綎明智的沒有正麵硬懟氣勢正盛的緬軍,而是從茂密的森林裏繞道南下,跑到了緬軍的後背。
這當然是及其冒險的舉動,但非如此,不能達成朱由棟的要求。
雖然撣邦高原的海拔並不高,但和海拔也就一兩百米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比起來,那就是巍峨聳立了。
現在問題來了:平原和高原移行處,其交通往往是極為困難的。阿那華隆這次出征,花了整整十天時間,也才開辟出一條糧道。而現在這條糧道被劉綎給卡住了!“第一,派出使者,攜帶黃金珠寶,立即趕赴昆明,向大明的雲南布政司稟報我緬甸與木邦的戰事。一定要重重的賄賂大明的文官,要反複說明,這隻是大明的緬甸宣慰司和木邦宣慰司之間的內戰。絕對不是緬甸國對大明麾下宣慰司的侵犯。沒有了木邦,我緬甸也一樣對大明稱臣納貢嘛……隻要雲南地方官員不想打,大明的皇帝多半就不會再派兵來了。第二,讓納猜素將軍率領他的兵馬北上,在臘戌山附近沿著官道修築工事……雖然我認為大明在知道木邦已經徹底覆亡的結果後應該不會再出兵,但做事情總要預防萬一。
第三,加緊木邦城內及附近區域百姓的收攏。木邦這地方多山區,出產貧瘠。要盡量的把這些百姓遷到我們的伊洛瓦底平原,讓他們去開墾那裏肥沃的土地,恢複我們的國力!”
“是!”
在曆史的本位麵,阿那華隆這三招都見效了。由此也導致木邦永久性的離開了大明的版圖。非止木邦,由於這塊屏障的丟失,加上後麵女真的崛起,導致大明再也無力守衛西南。然後,木邦東部的孟垠、西北方向的孟養,全都被緬甸拿走了。
不過在這一世,因為穿越者的原因,大明提前派出了援軍。
然後……
“報~~啟稟王上,在我們的後麵,發現了明軍!”
“什麽?!”
七月三日,第一批南歸的緬軍壓著部分木邦的百姓向南回師。結果碰上繞道到了他們前麵的明軍。然後猝不及防的緬軍損失慘重,一個照麵就丟了七八百人。連帶著木邦的百姓也逃掉了不少。
“怎麽回事?明軍怎麽跑到我們後麵去了?”
木邦宣慰司所在的這個地方,後世叫做撣邦高原。(所謂撣(dan,三聲)族,其實就是傣族、泰族。木邦和緬甸為什麽不對付,除了地理位置外,民族原因也是一方麵)。說是高原,但其海拔也就1200米上下,比雲貴高原都不如。所以,這個時代的這塊地盤,其實大部分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嘛,到處都沒有路,但也到處都是路。在知道木邦被三十萬緬軍圍困後,劉綎明智的沒有正麵硬懟氣勢正盛的緬軍,而是從茂密的森林裏繞道南下,跑到了緬軍的後背。
這當然是及其冒險的舉動,但非如此,不能達成朱由棟的要求。
雖然撣邦高原的海拔並不高,但和海拔也就一兩百米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比起來,那就是巍峨聳立了。
現在問題來了:平原和高原移行處,其交通往往是極為困難的。阿那華隆這次出征,花了整整十天時間,也才開辟出一條糧道。而現在這條糧道被劉綎給卡住了!現在問題來了:平原和高原移行處,其交通往往是極為困難的。阿那華隆這次出征,花了整整十天時間,也才開辟出一條糧道。而現在這條糧道被劉綎給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