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全球戰國> 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

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

  全球戰國最新章節

  “殿下,安南阮家來報,今年1月,暹羅大軍進入湄公河三角洲,阮家按照我們的建議駐紮在那裏的三千守軍頃刻化為了齏粉.……”


  “殿下,雲南布政司奏報,自四川總兵麻承詔率軍與昆明鎮完成換防後,隻與暹羅侵入緬甸的軍隊接觸了一次,雙方都沒有交手。整條戰線非常安靜。現在,麻帥已經率軍退入木邦境內。緬軍剩餘兵力也全部轉向其國南部鎮壓該國孟族人的反叛。而駐守在緬暹兩國交界險要處的暹羅軍也緊守駐點,沒有任何動作.……”


  “遼東巡撫、朝鮮國王均奏報,近日,聽聞倭國國內各大名頻繁調動兵力,新任將軍德川義直發動民夫等重修了名護屋城(豐臣秀吉征韓時的大本營),其賊子之心,昭然若揭。遼東巡撫已經命令遼東鎮開始進行相應準備。”


  “我方去年十月按照殿下的教令派往真臘的使者至今未歸.……”


  “我方去年派往柔佛國的使者至今未歸.……”


  聽著臣下們的匯報,朱由棟臉色極為陰沉。


  看來,日泰兩國的穿越者已經完成了具體步驟的協商,開始集體發力了。


  哎,可惜現在我還沒有準備好啊。


  “大司空,我們在長沙船廠的新艦,現在有多少艘了?”


  “自去年十月接到殿下的教令,臣等就派出大量工匠南下蘇州府。聯合長沙船廠原有工人開始大規模造船。如果四個月過去了,已經完工十五艘金陵級(600噸級),有十艘北直隸級正在緊張趕工,預計還要大半個月才能完工。”


  “也就是說,我軍現在馬上能夠調動的,隻有二十艘北直隸級(大阪夏之陣後添了七艘)以及八十艘金陵級?”


  “是。這一百艘戰艦分為兩支艦隊,分別由李國助和顏思齊統帶。”


  “嘶”情不自禁的把頭垂下,十指插入自己的頭發:“這點力量,不夠啊。”


  “殿下何出此言?雖然臣實在想不明白為何暹羅這樣的蕞爾小國,倭國這樣的手下敗將居然有勇氣妄圖挑戰我大明。但如此跳梁小醜,我大明天軍一到,頃刻間讓其化為齏粉!”


  “孤”哎,算了,這個時代的明朝士大夫,雖說已經被金陵日報什麽的洗了好多年。但是這內心深處對本國領袖東亞的驕傲,那是根深蒂固的。


  “諸位,結合各方奏報上來的消息。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暹羅和倭國兩個醜類,已然狼狽為奸,並將在今年在我大明周邊國家甚至我大明本土掀起戰火。雖說這兩國不自量力,自尋死路。但是,現在看起來,這兩國也是處心積慮很久了。


  目前,倭國這邊的戰略相對清晰,就是再次進入朝鮮,然後以朝鮮為跳板,侵犯我大明的遼東。而暹羅這邊稍微複雜一點,但實際上,去年錦衣衛雲南千戶許顯純已經將其戰略猜了個不離十。那便是,重擊緬甸後主力東轉,拿下真臘、湄公河三角洲等沿途港口作為補給站。然後陸軍在其艦隊的護衛下,侵犯我大明的海南島甚至直接攻擊珠江口。


  此外,若是孤料想得不錯的話。暹羅肯定會封鎖馬六甲海峽。到時候,我大明的商船隻怕有去無回。”


  “好膽!這些暹羅賊,野心居然這麽大!”


  哎,看著手下義憤填膺的大臣,朱由棟隻覺得一陣發苦:暹羅那位到底是上位最早,十二年準備,一朝奮起,這手筆來得真的很大!

  “眾卿,現在不是罵人的時候。如今,國內的蝗災過去了,但是大規模的以工代賑仍然在繼續。這數百萬精壯聚集在四五處地方,一個應對不好就是大規模民變,由不得不謹慎。今年黃冊重建已經進入尾聲,新編黃冊今年無論如何都要入庫。此後,魚鱗圖冊的編輯也要開始,還有陝西的水渠建設要繼續,還有北邊的蒙古……事情這麽多,還攤上這麽兩個小醜舉國侵犯。所以,雖然我大明以一敵二也毫無問題。但孤以為,必須得對這兩個小醜分個輕重緩急。畢竟,兩個拳頭同時打出去,可比不上專心用一個拳頭打人有分量。”


  “.……殿下所言極是。臣以為,應該先對付暹羅。”


  “哦?大司馬為何有此論?可否詳細言之?”


  “是,殿下,諸位同僚。昔年倭賊平秀吉入侵朝鮮,我大明傾其所有對其救援。可是最後得到了什麽?那朝鮮君臣一天到晚就上奏哭訴,說我們的士兵在朝鮮為非作歹禍害百姓。六年大戰打下來,我大明陣亡將士超過兩萬,國家耗銀七百萬兩,卻沒有從朝鮮拿到一塊土地,一兩銀子.……

  殿下,諸位,如果我們要先對付倭國。說不得,我們又得派出大軍進入朝鮮。這沿途糧餉轉運什麽的,這損耗?而且朝鮮這個國家境內多山不說,山勢還多為東西走向。總之就是進軍非常困難。如此,若是我以重兵進入朝鮮,三五年內隻怕無法結束戰事。而此時我大明的南方諸省,說不得就一片糜爛了。”


  “大司馬所言甚是!殿下,臣也讚成先對付南邊的暹羅。其他的不說,我大明最近這些年自從孫承宗去了福建後,這月港每年交給朝廷的關銀可是越來越多。去年更是超過了百萬元大關!這還隻是關稅,民間商人因此致富,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百姓因此而得以改善生計的。更是不計其數。殿下,去朝鮮,每年朝廷起碼虧一到兩百萬元。安定南洋,每年淨賺至少一百萬元不說,廣東、福建、浙江的安寧也能繼續維持這些地方的田稅非但不用因為戰事減免,反而可以繼續征收。一進一出之間,隻怕不低於三百萬!

  所以,殿下,我方的艦隊應該盡早南下。早日掃平暹羅這個跳梁小醜,再轉過身來對付倭賊這個窮凶極惡的老對手。”


  “嗯有道理。”雖然剛才心裏很苦,但這會兒看到手下的大臣們因為利益毫不猶豫的拋棄了朝鮮,朱由棟的心情明顯的好了起來。


  “如此,大塚宰。”


  “殿下,可是要對一些地方的官員做調整?”


  “正是,孤想讓陳時濟擔任雲南布政使。熊廷弼抽出來去廣州,擔任兩廣總督,昆明鎮也跟著熊廷弼去廣東。另外,任命顏思齊為肇慶鎮總兵。”


  “臣無異議,隻是肇慶鎮總兵的任命,還得兵部.……”


  “兵部無異議。”


  “好,那麽孤還想任命孫承宗為閩浙總督,任命李國助為定海衛(基地在寧波)指揮使。”


  “臣等無異議。”


  “好,下令給遼東,讓他們加強戰備。但是,在我們的海軍獲得南洋製海權之前,遼東鎮士兵不準跨過鴨綠江。”


  “臣等領命!”


  “哎,朝鮮,到底是我大明的忠順屬國,還是跟他們說一聲,讓他們加緊守備。必要時,該國世子可以先到我大明來留學。”


  “.……噗嗤哈哈哈哈,臣等領命!”


  果然,還是穿在明朝好啊。雖說這個時代的儒學已經進入了醬缸時代。但到底才剛剛開始變臭,還沒有後世我大清那樣臭不可聞嘛。大明的士大夫們一點都不死板,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事情做起來完全沒有半點凝滯。


  “諸位,雖說我們定下先南後東的戰略,但是,從這兩國犯邊,結合最近幾年我們對女真、對蒙古已經建立了絕對優勢來看。時代,已經開始轉變了。未來,我大明的敵人,將主要來自海上。所以,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勢在必行!”


  “殿下所言甚是。”


  “大司徒,煩請再撥兩百萬給工部,孤要在天津衛再建一座船廠。嗯,後續的造艦費用,連帶長沙船廠那邊,湊個整,再算個八百萬吧。”


  許弘綱的嘴角抽了抽,但還是爽快的站起身來:“殿下,臣領命!不過!”


  “嗯?大司徒想說什麽?”


  “殿下,海路不通,我大明的沿海諸省不得安寧,田賦減少,流民增多。海路不通,國內的諸多商品無法外運變現.……這些,臣都是知道的。所以,這錢,臣出了。但是,不是信不過大司空,而是這.……”


  “好,此事孤明白了。總憲,都察院要派出人手,對此專款進行嚴格審計!”


  “是,臣領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