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征(一)
全球戰國最新章節
“不行!此事絕對不行!棟兒,爺爺什麽都可以依你,就這件事絕不答應!”
“皇爺爺,您剛才不是說建奴不過是跳梁小醜,我大明大軍一至,必然灰飛煙滅麽?如此弱敵,孫兒跟著去,不過是掛個名,漲漲見識而已。哪裏會有什麽危險?孫兒保證,一定離戰場遠遠的,就在後方遙望就是。”
“不可!絕對不可!棟兒,你是我大明的儲君,也是未來的天子。爺爺跟你說句不好聽的話,便是你那父親要出征,爺爺說不定就準了,但你,爺爺是絕不同意的。”
1611年8月,努爾哈赤起兵並公開消滅鐵嶺衛大明官軍的消息傳到北京,整個大明官場一片詫異。
怎麽回事呢?這建州女真以前不是對我大明極為恭順的麽?隨便一個小遊擊、小都司去了建州,都被人尊稱為老爺。如此謙卑的建州,怎麽就敢對大明動手?
而且這些家夥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直接滅了整個鐵嶺衛兩千兵馬。什麽時候建州女真這麽能打了?
但是,不管怎樣,既然建州都出手了。那大明沒有不打回去的道理,所以,不用各路言官上書,兵部自己就向內閣提交了報告,要求調動軍隊,剿滅建州女真。
一直對此保持高度關注的朱由棟,其實拿到消息比大明北京兵部還要早。在收到努爾哈赤終於豎旗的消息後,朱由棟在感到高興的同時,心裏也有極大的壓力。
雖說一開始是他主動去挑釁人家,但人家根本不接招。沒想到無心插柳之下,日本的那位穿越者給了他神助攻。
然而,當現在努爾哈赤按照他的計劃提前豎旗了,但真要麵對這位在曆史本位麵上,以一落後部落酋長的身份,打下大明整個遼東的軍事天才,朱由棟心裏還是有些發怵!
這當然很正常,到底穿越前隻是個diaosi,穿越前在鍵盤前各種吐槽當然毫無心理壓力。但是現在嘛……
不過朱由棟還是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我是有點怕,但我還是要親自來麵對你!
在接到建州豎旗的消息後,朱由棟先是讓劉招孫率領一隊人,乘坐李如樟派來的內河兵船,押送二十萬兩銀子沿江西上:劉、馬千乘,你們提前準備吧。
然後他立刻向北京請旨:皇爺爺,建州這個事情,因為涉及到寬甸,所以孫兒想當麵跟你商量。而且這要打仗的話,錢肯定花的不少,孫兒這裏還有些錢,想送到北京來。
對於這種主動送錢的事情,萬曆當然不會拒絕:北京戶部這會兒幹淨得可以餓死老鼠,說不得,這打仗的錢又得從內庫出。這就讓萬曆感到肉痛。這會兒有人願意主動出錢,當然是極好了。
朱由棟到了北京後,首先提出的是:這錢我出了,多出點都可以。但是皇爺爺這次千萬不要小看努爾哈赤的豎旗。建州女真本身實力就已經不弱了,這次還勾結上了倭人,更是不可小覷。所以,這一次出兵,不能是遼東鎮一家的事情,得從天下各地抽調精兵強將,將其一舉消滅。
這個要求,萬曆同意了:有人肯出錢就行。
但是朱由棟的第二個要求居然是他要參加這次對建州女真的征伐!
“皇爺爺,我朝太祖、成祖都曾經多次禦駕親征,宣宗皇帝做皇太孫的時候,更是多次跟隨成祖出征,後來漢王造反,宣宗禦駕親征,不戰而逼降漢王。我朱家祖先,都是如此英武,孫兒作為朱家子孫,理當效仿先賢,親臨戰陣,不墜祖先榮光!”
看著萬曆仍然猶疑,朱由棟又往前一步,貼近萬曆的耳朵道:“皇爺爺,雖說以文抑武,確實可以防止國家避免晚唐和五代那樣的藩鎮割據。但現在我大明抑製武人不嫌太過了麽?一個武二品的總兵見到文五品的知府都得自稱末將並且請安,這樣摧折武人,我大明未來的將士哪裏還有力量保家衛國?而且,文臣徹底壓製過武人後,對皇權也形成了隱患。雖說他們不會像武人那樣起兵造反,但是他們現在不斷的挖空我大明的根基,到時候我大明還不是一樣得亡國!而這些文臣呢?換個主子一樣可以做官……皇爺爺,孫兒一定要趁此機會,和武人們建立起聯係,不求恢複到我大明開國時文武並重的局麵,但至少要能在必要時用武人反製文臣!”
這段話,著實的打動了萬曆。
“棟兒,你保證,隻是在後方待著?”
“孫兒可以保證!皇爺爺,努爾哈赤是個梟雄,這樣的人是不笨的。無論如何,當我大明的大軍到了遼東後,他絕不會進入邊牆。所以,孫兒若是此次能去,絕對不會踏出鴉鶻關。”
“如此,爺爺可以答應你。”
“孫兒多謝皇爺爺!”
“嗬嗬嗬,先別急著謝。既然這次你做名義上的統帥,那這次出征的費用?”
“皇爺爺放心,孫兒已經命令南京那邊運來了二百萬兩銀子,若是不夠,還有三百萬兩整裝待運。”
“打個建州哪裏需要這麽多銀子?皇爺爺打播州,持續那麽多年,也不過才二百多萬兩。這建州?哼,大軍到處,一舉蕩平!”
呃……算了,現在整個大明上下,這會兒都沒有把建州當回事。輕敵思想是普遍存在的,朱由棟也懶得去分辨和強調了。
1611年9月,大明朝廷發布命令,從全國各地抽調衛所兵、軍鎮兵向遼東聚齊。
遼東鎮本身負責出兵三萬(含山海關守軍五千)。
大同、宣府、薊鎮這三大軍鎮各出兵一萬。
延綏、寧夏、太原三鎮各出兵五千。
京營出兵三千。
南方的橫海衛5600名戰兵全衛出動,四川鎮出兵五千,重慶衛石柱千戶所出兵一千。
此外,詔令屬國朝鮮出兵一萬,邊牆之外的寬甸衛自行準備衛所兵五千人,隨時準備從建州後方對其進行打擊。
以上全部兵力,總共十萬五千餘戰兵。其後勤輔兵,由出兵的各鎮、衛所自行配齊,粗略統計,輔兵當不下三萬。總之,一共十三萬五千左右的大軍,對外號稱四十萬。
大明朝廷要求,除遼東鎮兵和寬甸衛之外,從全國各地抽調軍隊,應當在萬曆三十九年(1611)內全部抵達山海關一線。戶部、兵部、工部要在此之前備好糧食,民夫,以及提前將北京到關外的道路再次整修。
同時,朝廷發下聖旨,先發內帑一百萬兩,補發曆年拖欠九邊重鎮的軍費。各軍鎮接到旨意後,要迅速整軍出發,盡快趕到山海關聚齊。
同月,啟用剛剛辭職回家的前任遼東巡撫楊鎬,擔任兵部侍郎、遼東經略。負責統帥即將聚齊的明軍,出關作戰。
以上種種事宜,大明朝野上下都沒有什麽異議。便是在楊鎬的任命上,雖然有禦史上書表示反對,但激起的反響也沒有多少。
但是,萬曆皇帝下旨給內閣,讓他們商議皇太孫殿下此次出征,掛什麽名頭的時候。直接讓大明上下的文官們抓了狂!